关键词
从夏目漱石代表作品分析其两性观念
作者: 王佳雯   来源: 天津师范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两性关系   夏目漱石   两性理想   突破  
描述: 夏目漱石是日本近代文学的杰出代表,他的小说大多以“两性关系”为基础构建故事,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是他的前后三部曲(《三四郎》《从此以后》《门》《春分之后》《行人》《心》)以及晚期作品《道草》和《明暗》。这些作品刻画了一系列带有时代印记、个性鲜明的男性和女性形象,塑造了几段苦涩悲凉的情感故事,展现了男女两性在爱情或婚姻关系中呈现出的不同特色。这些作品代表了夏目漱石小说的最高成就。面对两性问题,夏目漱石始终走在探索的道路上,他的思索和进步都通过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忠实地得以反映,他的两性观念也越来越成熟、越来越完善。
论《红字》中基督精神在海斯特身上的体现
作者: 王田风   来源: 四川师范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红字》   基督精神   海斯特   体现  
描述: 一八五零年出版的《红字》因其深刻的内涵,至今仍受到众多读者的青睐。该作品中渗透着象征主义、心理描写、圣经原型、复义性等文学元素。自该部作品问世以来,批评家们从多个角度,多个层面,运用多种方法对其进行解读分析和评判,诸如心理分析,原型批评,以及女性主义不等。很多评论家将评论的焦点集中于海斯特这一女性形象。本文亦从海斯特这一女性形象入手,探讨基督精神在其身上的体现。绝大多数评论家认为,海斯特是一个积极的女性形象,一个哈钦森式的新型女性,她敢于反叛清教权威和父权人物。然而,对于《红字》这样一部富有包容性和延展性
宋代宫词研究
作者: 王春婧   来源: 辽宁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七绝联章体   宋代   宫廷生活   宫词   颂美与讽谏  
描述: 发展的一个良好开端,自建《宫词百首》后,后世的宫词创作蔚然成风。其创作主体上至帝王妃嫔,下至文官皆有所作。其内容多为描写历代宫廷内部生活,甚至包括一些在史书中都难以找到的封建皇室的轶事。其体制上采用
《我的安东尼亚》与《啊,拓荒者!》的双性同体解读
作者: 王晓燕   来源: 青岛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气质   双性同体   男性气质   薇拉·凯瑟  
描述: 薇拉·凯瑟以描写西部边疆、歌颂拓荒者精神而闻名于世。她被认为是20世纪20年代最富盛名的乡土小说家。《我的安东尼亚》和《啊,拓荒者!》是其拓荒者小说的代表作,都描写了女主人公在荒芜的土地上获得成功,实现自我的过程。自出版以来,学者们从多个角度对其进行讨论,然而,很少有人从双性同体角度进行分析。本文从双性同体角度分析两部作品中的女主人公亚历山德拉和安东尼亚,深入挖掘女拓荒者的双重性情特征。论文由引言、正文和结论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引言,简述这两部作品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本论题研究的意义。第二部分是正文,由三
红色电影:潇湘电影制片厂的品牌研究
作者: 王嵩松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湖湘文化   红色影视   品牌追求   潇影集团   革命战士  
描述: 建国以来,以革命战争为题材的红色影视一直活跃于荧幕之上。红色影视一直备受我国影视界的重视。随着红色影视的被重视以及市场经济的刺激,作为七大影视集团之一的湖南潇湘电影集团充分发挥地域文化优势,创作出一大批优秀革命题材影视作品,使潇湘影视集团在影视界获得较高的荣誉。红色影视也逐步成为潇影的重点特色产业之一绪论部分概述了本选题的背景,确定了“红色影视”的内涵及其发展历史。进而陈述了选题的意义以及红色影视的研究现状。第一章“红色影视的生成境遇”,从国家政策入手,分析潇影集团逐步成长的过程与国家政策息息相关,再联系
论20世纪中国文学中的潘金莲形象
作者: 王晓文   来源: 曲阜师范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潘金莲形象   重塑   20世纪中国文学  
描述: 在中国文学史上,潘金莲形象及其相关的故事情节从问世起,就引发了人们极大的关注,在《水浒传》之后,有兰陵笑笑生的市井小说《金瓶梅》,还有像沈璟创作的传奇《义侠记》这样的“水浒戏”相继问世。在古典文学中,潘金莲都是以一个淫邪的坏女人的形象出现的,这个形象集淫荡、美丽、恶毒等种种特征于一身,被视为印证着“女人祸水论”的典型,潘金莲就是以这样一种“美而坏”的形象被定格于历史的尘埃中。直至20世纪20年代后期,在欧阳予倩先生创作的话剧《潘金莲》中,她才褪掉了身上那层妖冶淫邪的色彩,摇身变成了一个敢于反抗封建伦理道德
莫迪里阿尼与林风眠绘画中女性形象比较研究
作者: 王晓青   来源: 河南师范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莫迪里阿尼   比较研究   女性形象   林风眠  
描述: 在东西方绘画中,女性题材的绘画不计其数。艺术家们以女性为题材创造了风格迥异、绚丽多姿的女性形象。绘画作品中的女性形象的创造不仅与艺术家生活的时代和艺术历程密切相联,也承载了艺术家的个人情感、艺术追求。纵观20世纪的画坛,作为东西方的绘画大师莫迪里阿尼和林风眠各自创造了具有独特个性的女性绘画形象。两位艺术大师来自不同的国家,他们的文化不同,他们的画种也不同,但他们作品中的女性形象似乎存在着某种特殊的联系。这些女性形象造型独特,都存在着一定的变形和夸张;女性人物面部奇特的五官组合也存在着一定的相似性;女性人物
论严歌苓新世纪小说女性形象的“祛魅”
作者: 王海盟   来源: 沈阳师范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思想内涵   祛魅   女性形象   严歌苓  
描述: 二十余岁创作至今,严歌苓凭借自己的文学成就已然成为享誉世界文坛的华语作家,她用自己独特的性别视角,展现了女性作家独有的生命体验和性别姿态。纵观她的小说,已经形成了一个丰富多彩又与众不同的女性世界。本文以严歌苓新世纪的三部小说《第九个寡妇》、《一个女人的诗史》、《小姨多鹤》中的女性形象为研究对象,采用文本细读的方式,挖掘作家笔下的女性人物的共有特征和丰富的内涵。论文分为四个部分进行论述:第一章介绍严歌苓的女性意识和立场。《第九个寡妇》、《一个女人的史诗》、《小姨多鹤》这三部作品都着力塑造了一些生活在战争年代
高中职工业类群女学生性别内隐认知、学校幸福感与生涯自我效能之相关研究
作者: 王俐尹   来源: 台南应用科技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学校幸福感   性别刻板印象   生涯自我效能  
描述: 传统性别刻板印象让人们相信男生适合念理工科系,女生适合念人文艺术科系,所以在学科领域上存在着极大的性别差異。选择高中职工业类群的女学生是突破传统性别意識型态的学习者,成为性别少數者的受教育经验与性别内隐认知有别於传统学科领域,也影响其学习幸福感受及生涯发展的信心程度。本研究旨在探讨不同背景变项及性别内隐认知类型之高中职工业类群女学生在学校幸福感及生涯自我效能间的差异与关系。研究方法采用凯利词录方格测验及问卷调查法,以台南市国立高中职工业类群女学生为研究对象,施测样本数681人,有效样本数668人,有效问卷
笔炼阁小说研究
作者: 王金霞   来源: 陕西理工学院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思想内涵   拟话本   笔炼阁小说   艺术特色  
描述: 笔炼阁小说是清代初期文人话本的代表作之一,《五色石》和《八洞天》的创作都吸收了前人话本小说创作的经验,在此基础上作者又做了大胆创新,充分体现了清初话本小说创作的特点,在话本小说发展史上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劝善惩恶、警世醒世的创作意图贯穿于两部小说的始终,作者的目的是用文字来挽救、重塑世道人心,补人间种种缺憾,因此他有意将不和谐、不美好的东西剔除,去除一切滞碍后得到“大团圆”的结局,文人意识较为突出。小说中塑造出了各色各样的人物形象,在这些人物形象身上都体现了作者对生活细微观察和深入思考。科举制度下挣扎的世人
< 1 2 3 ... 8 9 10 11 1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