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论毕淑敏创作中的生命关怀
作者: 王畅   来源: 东北师范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毕淑敏   女性意识   白色意象   生命关怀  
描述: 女作家毕淑敏的小说创作,在当代的文学创作中以其独特的创作特色成为一道绵长而亮丽的风景线。在她的小说创作生涯中,她以中国人的禁忌话题——死亡作为其创作的主题,以此来唤醒人们的死亡意识。同时,毕淑敏对生命意识和女性意识也表现出了极大的关注,从而共同构成了她小说中独特的生命关怀。 由于毕淑敏在生死观方面所表现出来的特殊理解以及由此所体现出来的对人类生命的关怀,所以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本文试从三方面阐述毕淑敏的“生命关怀”小说创作的演变流程,归纳其独特的生死观,并且透过她的生死观,体会到她由此所表现出来的生命关
杰克·伦敦在《马丁·伊登》中矛盾的女性观
作者: 王理历   来源: 同济大学外国语学院;同济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描述: 《马丁·伊登》是美国著名小说家杰克·伦敦的自传体小说,也是他的代表作之一。对于该作品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小说主人公马丁身上,如个人主义、种族主义、社会主义等方面,对于其中个性鲜明的女性人物的研究和解读还较少。然而小说的情节发展与这些女性人物是密切相关的,如果简单、孤立地去分析马丁一个人物,会导致观点过于片面,甚至会对文本产生误解。所以,本文从女性主义这一角度来剖析《马丁·伊登》,意在拓宽对作品的研究领域,从而为读者理解和把握这部作品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本文以女性主义批评为理论基础,首先着重研究了影响杰克·伦
女性主义法学视角下的平等就业权思考
作者: 王丽丽   来源: 湖南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平等就业权   社会性别   女性主义法学  
描述: 女性主义法学是女性主义和法学相结合的产物,它作为一个独立的学术流派存在是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后的事了。它是女性主义运动及其理论在法学领域的表现。世界妇女运动历经三次高潮,为女性主义的发展提供丰富的实践经验。各派女性主义理论也对女性主义法学影响深远。在女性主义法学思潮中重新认识了平等的含义,提出了社会性别视角来解读男女权力关系。尤其是后现代主义法学对平等含义的颠覆和超越。研读女性主义法学的思潮,提炼出对平等就业权的主张,然后再分析中国妇女发展的历程和现状,进而借鉴西方女性主义法学的有关主张,建构我国女性平等
1920~30年代的开平侨乡妇女——侨刊的视野
作者: 王静   来源: 中山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1920   侨乡妇女   开平   侨刊   30年代  
描述: 在中国海外移民过程中形成的侨乡,是中国较为特殊的乡村社会,在社会构成、经济构成、文化教育、居住形态、社会风俗等方面都有其自身的特点。而留守侨乡的侨眷生活形态也颇值得关注。在侨乡,女性因其所处的生活环境和男性大量出洋的客观形势而呈现出诸多与同时代的一般中国乡村妇女不同的面貌,她们在思想观念、文化教育、婚姻家庭、社会地位等方面都有许多自身的特点。随着近代妇女运动的开展,更是有了一些新的变化。本文选择了广东省较具代表性的侨乡开平市为例,用以乡情为主要基调、能最原始的体现侨乡状况的近代侨刊为基本研究资料,对处于这
论堕胎问题与美国政治:1973-2007
作者: 王晓华   来源: 天津外国语学院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罗诉韦德案   美国政治文化   堕胎政治  
描述: 堕胎争议在美国由来已久。1973年之前,堕胎问题经历了从非法到合法化的两个阶段。堕胎问题发展的每一个历史时期都见证了美国妇女自我意识的觉醒,也见证了她们为自身福祉而奋斗的艰辛。然而,反对者认为堕胎是不道德的。正反双方的矛盾观点最终被扩大,从而形成了美国的堕胎政治。 美国联邦最高法院的几个典型案例折射出堕胎政治发展的几个阶段;此外,因为堕胎争议分裂并引发了美国各政府部门在选举、制定公共政策、官员任命等方面的一系列矛盾,堕胎政治呈现出更加多元化、复杂化的特征。分析堕胎政治背后的政治行为、利益冲突,
性别与想象力-新世纪中国女作家长篇小说创作片论
作者: 王曦   来源: 南京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文学批评   意识形态   长篇小说   女性文学   女性主义  
描述: 性别与想象力-新世纪中国女作家长篇小说创作片论
困境中的反叛与突围
作者: 王璐   来源: 吉林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生存困境   探寻   反叛与突围   女性解放   精神和品格  
描述: 本文以1990年代中国女性文学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文本的深入解读在文化与人性的冲突之中把握女性文学的精神走向和创作品格。1990年代中国女性文学是从人性和人的价值的高度上探寻和思考着女性的生存困境和精神解放的道路的。无论是对父权制菲勒斯中心主义文化价值观念的批判和否定,还是对女性/母亲的文化价值的重新认同和界定,以及对女性自身身体的认识和发现,亦或是在性和爱的纠缠中对人性的审视,都是立足于对人性的提升和完善的价值立场,使人能真正超越性别狭隘的偏见,走上通往人性的自由、健康和和谐发展的理想天国。这既是女性作家
辽金女性作家及作品考论
作者: 王荣华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作家   作品     女性  
描述: 时至今日,辽金女性文学的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仍没有任何一本有关此一内容的专著问世。因为作品的严重散佚以及编写者源自主观的不够重视,使得现在所能见到的各种有关辽金文学研究的作品中,对辽金女性文学的描述普遍较为简略。所常见载的辽代女性作者也总是局限于萧观音、萧瑟瑟、耶律常哥等零星几人,且常是蜻蜒点水般的几语带过;论述金代女性作家及作品的篇章,更是鲜见。有鉴于此,本文作者查阅了数百部文献,搜集到辽金两代共计三十一位女性作家、八十篇女性作品的相关资料。并在这一篇论文中,对这三十一位作家的生卒年、生平事迹、所生活
梅娘小说创作论
作者: 王慧   来源: 山东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意识   小说   民族意识  
描述: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末至三四十年代,带有社会革命色彩和民族解放斗争气息的文学创作,成为相当一部分女作家的聚焦。与此同时,在这一主潮外,还有一些女作家执着于表现内心体验,讲述凡人琐事,尤其关注女性命运,从而表现出很强的女性意识。梅娘就是其中一位。这位曾于张爱玲并称为“南玲北梅”的女作家,在经历了人间的百般磨难之后,自上世纪九十年代才逐渐引起研究者的注意。与张爱玲的大红大紫相比,梅娘显得颇受冷落。笔者在本文中将从以下方面对梅娘的小说创作加以阐述,以期对梅娘及其小说创作的研究尽一点微薄之力。论文分为引言和正文两部分
论柳·彼德鲁舍夫斯卡娅作品的悖廖艺术手法
作者: 王卓   来源: 吉林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艺术效果   表现形式   悖谬艺术手法   人物形象   生存环境  
描述: 柳德米拉?斯捷凡诺夫娜?彼德鲁舍夫斯卡娅(Людмила?Стефановна?Петрушевская? )是俄罗斯当代著名的戏剧家、作家。她凭借自己独特的创作艺术手法,得到了女性文学研究者的密切关注,悖谬艺术手法就是其中最重要的创作手法之一。我们从作家的作品入手,分析了她笔下主人公孤独的人生,分裂的性格,挖掘了造成这一切的根源,展示了悖谬艺术手法的应用,阐述了其创作意义。作家以悖谬艺术手法表现了人物生存环境,揭示出了作家创作的倾向和审美意图。最后分析了彼德鲁舍夫斯卡娅作品悖谬表现形式和艺术效果:辛辣、
< 1 2 3 4 5 6 ... 7 8 9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