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鲁迅与中国现代女性文学
-
作者:
王吉鹏
赵欣
来源:
现当代文学文摘卡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鲁迅
中国
现代
女性文学
-
描述:
我们立足于中国现代文学 30年历程 ,以不同时期女作家创作同鲁迅小说的相似处为起点 ,重点分析冯沅君、萧红、丁玲、罗淑及张爱玲等 5位女作家与鲁迅小说创作的联系 ,试图在文学精神和思想内涵上把握鲁迅对中国现代女性文学的影响
-
女性文学批评中“拒绝对话”现象的分析
-
作者:
王艳芳
来源:
文艺评论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学批评
文学研究者
中国女性文学
文学研究界
女性文学研究
小说作品
贞操问题
本土文学
女性写作
女性主义
-
描述:
在近年来的文学批评热潮中,女性文学批评不可避免地渐渐成了一门“显学”,这样说绝没有拔高或贬抑的意思。首先女性文学创作的丰富性和多样性构成了研究的基础,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方法的涌人,又强烈地吸引了一大批中国本土的从事女性文学批评的学者,共同的女性经验和审美取向使她们发现了存在于异域和本土女作家创作之间的众多相契之处;其次女性文学批评方法在不断借鉴精神分析学、语言学和解构主义等批评方法的同时丰富和完善了本身的理论内涵,并以其激越的立场和鲜明的思辨性对中国女性文学创作中的问题具有针对性的说明性和分析力,因而风
-
鲁迅与中国现代女性文学
-
作者:
王吉鹏
赵欣
来源: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鲁迅
中国
现代
女性文学
-
描述:
我们立足于中国现代文学30年历程,以不同时期女作家创作同鲁迅小说的相似处为起点,重点分析冯沅君、萧红、丁玲、罗淑及张爱玲等5位女作家与鲁迅小说创作的联系,试图在文学精神和思想内涵上把握鲁迅对中国现代女性文学的影响.
-
女性文学批评中“拒绝对话”现象的分析
-
作者:
王艳芳
来源:
现当代文学文摘卡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研究方法
研究者
女性文学批评
女性主义者
文学创作
女性文学研究
女性写作
批评方法
本质主义
中国女性
-
描述:
女性文学批评中“拒绝对话”现象的分析
-
都市中的沉沦
-
作者:
王英纳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都市
“堕落”女性
女性意识
男权中心文化
社会转型
-
描述:
本文以20世纪90年代都市文学中女小说家笔下部分“堕落”女性形象为研究对象。“堕落”女性是指在20世纪末中国社会现代化转型时期,市场化、商品化的都市中,背离传统公认的道德规范、利用肉体与男性进行交易以获利的那部分女性。她们一方面貌美,另一方面沉沦,在当代文学人物画廊中具有“恶之花”的特色。文中通过对人物形象特点的分析,追溯了它们文化思想上的根源,这也是本文的主要研究目的。
全文包括上、下两篇和一个简短的结语。上篇中以人物内在女性意识的强弱、对待外部世界的方式和态度将“堕落”女性形象大致分为四类,
-
从沉默到反抗
-
作者:
王丽娟
来源:
东北师范大学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独特的华裔文化
文化冲突
寻找自我
回应
-
描述:
美国华裔女作家汤婷婷[Maxine Hong Kingston 1940-]于1976年发表了她的处女作《女勇士》。作品以一个在美国出生的华裔女孩的视角展现了第二代华裔青年在中国传统文化与美国白人文化之间的彷徨迷惑寻找自我属性的心路历程。作品问世以来受到了文学界的瞩目。各种分析评论层出不穷。然而批评家很少对作品中的文化冲突现象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并忽略了对女主人公的人生抉择背后作者所要表达的一种华裔文化观的研究。
本文将从作品中女主人公与她的第一代移民父母及与白人族群之间的矛盾入手,说明
-
女性走向自我的心路历程
-
作者:
王丽娟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意识
女性散文
省查
人文精神
女性文学
-
描述:
散文作为“美文”,是人类精神与心灵秘密最自由的显现方式。它的物质外壳是日常、人性且质朴的,而它的内在核心则饱含丰富的感情、思索以及对现实的尖锐触及。
女性散文指女性文学在散文创作方面的成就。新时期女性散文与同时代文学发展的总体趋势取同一路向,成为本时期散文创作中不可忽视的一只力量。但值得注意的是,到目前为止有关女性散文的理论研究仍处于基础阶段,理论成果零碎、分散、不系统,相对人才济济、创作成果丰盛的作家作品来说,显得很不协调。
把女性散文置于二十世纪中国宏阔的思想文化背
-
二十世纪西方女性文学的审美特征
-
作者:
王晓英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
描述:
当代美国小说家达歇尔·韩美特(Dashiell Hammett)曾作过这样的结论:“十九世纪男人感到自信,而女人不是;但到二十世纪情况则反过来了。”(Gilbert & Gubar,1205)韩美特的结论也许过于简单,但它确实反映了西方社会,尤其在文学领域的重大变化。我
-
重读《吕蓓卡》
-
作者:
王腊宝
沈韬
来源:
外国文学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权控制
女性主体意识觉醒
《吕蓓卡》
女性哥特小说
-
描述:
作为 2 0世纪英国女性哥特文学的经典代表 ,达夫妮·杜莫里埃的小说《吕蓓卡》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曾被看成一部现代通俗妇女浪漫小说。本文拟从当代女权批评关于女性哥特文学的理论立场出发对这部现代女性文学的经典之作进行重读。文章通过对小说中不同人物之间的关系、尤其是两位女主人公之间存在的特殊关系进行考察之后指出 ,小说《吕蓓卡》在讲述一个传统爱情故事的外表下面揭示了男女两性之间控制与反控制的权利斗争 ,小说在批评男权社会竭力控制女性的个体发展的同时着重表现了女性本能而不妥协地要求挣脱男权控制并在女性主体意识觉醒的
-
王安忆女性意识的张扬与女性主义批评
-
作者:
李永花
王苹
来源:
徐州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意识
女性主义批评
顺应现实
自觉
取法自然
-
描述:
由于王安忆的“三恋系列”以鲜明的女性意识张扬了女性性心理的情感方式和生命体验过程 ,且在她的诸多女性文本中存在着阴盛阳衰的两性关系模式 ,使她的女性文学创作不可避免地进入女性主义批评家的解读范畴。但王安忆主观上并不认同女性主义。这是因为女性主义批评常有的两性二元对立的格局与王安忆“取法自然、顺应现实”的人生态度是截然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