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作者:王】搜索到相关结果 1539 条
-
从儿童文学视角看《城南旧事》
-
作者:
王震亚
来源:
名作欣赏(鉴赏版((上旬(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短篇小说集
林海音
童年往事
城南旧事
童心未泯
台湾著名作家
文学视角
厚厚敦敦
儿童文学作品
令人心酸
-
描述:
林海音(1918-2001)是台湾著名作家。她的小说,在海峡两岸通常被划入怀乡文学、女性文学的范畴。但她同时又是一位爱心深重、童心未泯的作家,经常追忆童年往事,并热心地为儿童编刊物,写童话。短篇小说集《城南旧事》无疑是林海音的代表作。该书,对她曾经生活过二十五年的老北
-
从林白、陈染的创作看女性主义文学创作中的个人化倾向
-
作者:
王林彤
来源: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性视阈
陈染
林白
个人化写作
女性主义
-
描述:
个人化写作是20世纪90年代女性写作中的一种突出现象,它不以记述身边琐事为中心,也不突出女性传统意义上被压抑的灵肉冲突,反而以童年记忆、成长期性意识以及同性之恋和自恋作为文本的主要结构。这种个人化写作无疑受西方女权主义理论,尤其是“躯体写作”对女性欲望的深掘这一理论的影响。女作家们超越女性的一般历史情境和现实处境,深入女性生命的本体,书写她们的身体与欲望,这是对女性文学的新突破。然而,拘泥于男性文化批评视阈的人,往往只见身体而不见灵魂,只注意物质而不关注思想。使得这些优秀的女作家们陷入深深的忧郁和孤独,她
-
六位现代女性作家的女性书写
-
作者:
王海兰
来源:
北京印刷学院学报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作家
现代文学
文学批评与研究
女性主义
-
描述:
分析了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具有鲜明女性意识的六位女性作家———庐隐、丁玲、白薇、萧红、苏青和张爱玲的女性化写作,指出现代女性文学由认同"五四"以来文学主潮的反封建意义,逐渐有意识地从性别角色的反思层面上来认识和体现女性自身价值,从而为现代文学史书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
妇女解放与中西女性文学
-
作者:
王萍涛
来源:
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
描述:
妇女解放与中西女性文学
-
冷静的自我省查--20世纪90年代女性散文的精神特质
-
作者:
王丽娟
来源:
菏泽学院学报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20世纪
散文
女性文学
-
描述:
进入20世纪90年代,女性散文的省查品格最终在转型期社会所带来的巨大的社会变动和对人们心灵的强烈冲撞中凸现出来,中青年女作家成为散文创作的中流砥柱;女性主义散文的创作势头表现得越来越强劲.
-
冷静的自我省查——20世纪90年代女性散文的精神特质
-
作者:
王丽娟
来源:
菏泽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20世纪
散文
女性文学
-
描述:
进入20世纪90年代,女性散文的省查品格最终在转型期社会所带来的巨大的社会变动和对人们心灵的强烈冲撞中凸现出来,中青年女作家成为散文创作的中流砥柱;女性主义散文的创作势头表现得越来越强劲。
-
北京大学“中国妇女与中国传统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
作者:
王春梅
来源:
妇女研究论丛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世界妇女大会
妇女问题
中国传统文化
北京大学
妇女地位
中国妇女
研讨会综述
国际学术
女性文学
妇女观
-
描述:
北京大学“中国妇女与中国传统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王春梅1994年11月23—25日召开的“中国妇女与中国传统文化”学术会议,是北京大学中外妇女问题研究中心成立以来的第三届国际学术研讨会,也是95年非政府组织论坛“中国妇女与中国传统文化”专题论坛的...
-
反叛女性与权力话语——从《简·爱》到《苏拉》看权力话语
-
作者:
王晓玲
来源: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权力话语
反叛
简·爱
苏拉
-
描述:
运用福科的权力话语理论 ,比较分析了两部不同时期的女性文学代表作 :《简·爱》和《苏拉》。女性努力挣脱权力话语的束缚而实现自我是它们的共同主题 ,但在反映女主人公的反叛和抗争上 ,两部作品各自又展现了不同的特点
-
元代女散曲家述论
-
作者:
王正威
来源:
天水行政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性情
自言体
女散曲家
元代
思想
-
描述:
在元代散曲作家中,女散曲家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她们聪慧机敏,富有才华,向往、追求幸福美好的生活,以其优伶歌伎的卑微身份,与官僚文人、书会才人交游并受到对方的称赏与尊敬.她们为数不多的曲作,表现了她们的真思想、真性情,写出了她们的生活史、心灵史,并因此在中国女性文学史上占有了一席之地.
-
浅谈琵琶曲中的女性形象
-
作者:
王慧慧
来源:
云南艺术学院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琵琶曲
形象塑造
女性形象
艺术特色
-
描述:
中国琵琶艺术的发展史是一幅多姿多彩,与时俱进的漫漫长卷,历代作曲家在不同的文化背景和社会背景下创作出不同音乐风格的琵琶作品,琵琶作品的创作取得了很大的成果,其中涌现出大量的以女性为题材来进行创作。如传文曲《昭君出塞》讲述了汉代王昭君远嫁匈奴,传达出昭君出塞时的激昂悲愤之情和离别故土的哀怨悲痛之情;近现代乐曲《诉-读唐诗《琵琶行》有感》通过对琵琶女往昔的浮华与当下凄惨境遇的形象对比,联想到白居易作者自身的怀才不遇,并发出“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哀叹之情;琵琶协奏曲《花木兰》讲述了木兰替父从军,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