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作者:王】搜索到相关结果 710 条
-
女性意识的诗意把握
-
作者:
王慧
来源:
当代文坛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欲望
女性作家
男权文化
现象分析
女性意识
诗意把握
女性小说创作
女性文学
城市女性
徐坤
-
描述:
女性意识的诗意把握
-
女性生命和情感的写真——舒婷诗歌创作回眸
-
作者:
王雅平
来源:
求索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生命
女性意识
情感
舒婷诗歌
-
描述:
舒婷的诗歌是当代女性文学的重要起点之一。它既有高扬责任感、使命感的超性别叙述 ,又有对女性生命和情感的真切诉求 ,对女性作为人的“自然形象”的建构。前者体现出朦胧诗人共同的精神向度 ,后者则体现出舒婷作为一个女性诗人更原初、更本质、更个人化的意义
-
"半空中开放的家":女托邦,或爱的修辞学
-
作者:
王东东
来源:
星星·下半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
描述:
与其说周瓒的诗给了我一次想象女性诗歌的机会,不如说她的诗给了我从一个侧面体察和认识当代诗歌的机会.这么说并没有简单否定的意思,作为一个积极的提法,尤其看到它的政治性和意识形态含义--这是其自身意义的延伸--"女性诗歌"(泛言之"女性文学")理应在概念运动中占有一席之地.
-
张玲女性主义意识的彰显
-
作者:
王静
来源:
时代文学·下半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亲和力
女性体验
张玲
性别意识
女性主义意识
-
描述:
随着女性文学的发展,涌现出越来越多的女作家和女译者。然而不是所有的女性创作者都具有性别意识。本文以我国女翻译家张玲为对象,从其翻译选材的标准、作者的思想观念、译者序以及其它文学作品入手,探究其女性主义意识。
-
思夫怀远——宋代女诗人常见题材研究之一
-
作者:
王彩萍
来源:
社会科学家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生命格局
现代意义
原因
情感状态
特点
-
描述:
以现代女性的目光来观照古代女性文学,本文主要论述思夫怀远这样一个宋代女诗人常见题材形成的原因、特点及由此呈现出的宋代女性的情感状态和生命格局,并且论述了它对现代平等双性世界建构的意义。
-
浅议自居易对日本平安文学的影响
-
作者:
王雅楠
来源:
职业时空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白居易
白诗
日本平安文学
白氏文集
-
描述:
在中国古代诗人中,对日本平安朝文学影响最大的是白居易.该文从汉诗、和歌、女性文学三个角度来分析自居易对平安文学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探讨白居易的作品被日本文人广泛接受的原因.
-
陈染小说里的性描写
-
作者:
王斌
来源:
新学术论丛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性爱叙事
身份
陈染
战争
-
描述:
女性文学中的性描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文学现象。本文即从女性的身份、男性的身份和性爱叙事三个方面对陈染小说里的性描写进行全面的分析。性,既是女性文学的叙事策略,又是一种丰富文的化想象;既是女性文学向世界撕开的伤口,又是她展示自我的极限。性,把文学变成了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
-
女权主义理论与中国当代女性先锋文学
-
作者:
王宁
来源:
社会科学战线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女性同性恋
批评理论
女性意识
女权主义理论
西方女权主义
中国当代文学
当代女性
女性文学
女权主义运动
-
描述:
讨论女权主义理论与中国当代文学无疑是比较文学的超学科和跨文化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因为这两者的比较具有跨越文化传统和语言界限的东西方比较文学研究之意义;而运用(来自西方的)女权主义理论来阐释中国当代女性先锋文学则有着双向意义:对照西方女权主义理论思潮的发展及其现状,我们固然可以在中国文学的各种现象中窥见与其相象或相似的
-
冰洁:透明的流动和凝化--评迟子建的散文集《伤怀之美》
-
作者:
王干
来源:
当代作家评论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阿央白
伤怀之美
美学
迟子建小说
女性生殖器
散文集
俄罗斯文学
女性文学
性别意识
迟子建
-
描述:
冰洁:透明的流动和凝化──评迟子建的散文集《伤怀之美》王干大约在十年之前,在《小说选刊》上读到了一篇迟于建的小说,叫《沉睡的大固其固》,后来又读到了她的《北极村童话》等一些小说,我便留心这样一位萧红的“后人”。她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她是谁?或许这种...
-
浅析《简·爱》的时代进步性和局限性
-
作者:
王娜
来源:
时代文学·下半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意识
先进性
局限性
-
描述:
《简·爱》是19世纪女性作家夏绿蒂·勃朗特的代表作品,作品一经问世,就得到了许多人的关注。作为女性文学作品,《简·爱》主人公追求正义、平等、反抗压迫的精神,其新型的婚姻观具有时代进步性,都值得我们学习;但是其表现出的自卑心理和对男性传统的依附心理又表现了其不可避免的时代局限性。
<
1
2
3
...
28
29
30
...
69
70
7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