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作者:王魏魏,姜婷,李春雨,吴昊,张劲松,朱正,胡寅,张群雄,杨春红,陈彦】搜索到相关结果 15 条
-
倭马亚“艳情诗”与“贞情诗”中女性形象对比
-
作者:
吴昊
来源: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对比
倭马亚
“贞情诗”
“艳情诗”
-
描述:
诗歌是阿拉伯人的史册。倭马亚时期的情诗分为艳情诗和贞情诗两大类,本文将通过分析艳情诗和贞情诗产生的原因,对艳情诗和贞情诗中女性自由度、品格、美和在爱情地位上的比较,揭示倭马亚时期艳情诗和贞情诗中女性形象的差异。
-
倭马亚“艳情诗”与“贞情诗”中女性形象对比
-
作者:
吴昊
来源:
现代语文(文学研究)(上旬刊)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
描述:
倭马亚“艳情诗”与“贞情诗”中女性形象对比
-
为市场经济下的女性而歌:读长篇小说《金色指甲》
-
作者:
吴昊
来源:
共产党人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
描述:
女作家艾琳的长篇小说《金色指甲》为我们塑造了一系列当代女性形象,约略可以分为3种类型:一类以欧阳婷为代表,还有孙悟音、安琪、罗蝶、孟飞飞……另一类是杨菲;第三类以费冰冰为代表,包括雪儿、青儿。欧阳婷是全书的中心人物。作者在《后记》中说:在女主人公欧阳婷身上,我寄托了自己所有的理想和梦想——成功的事业和理想的爱情,这也许是全天下所有女人梦寐以求的东西。这个人,是我全力塑造的一个新的女性,也是我理想中的人物。作者的这段自白阐释了她的关于女性的价值观,也透露了长篇小说的题旨:成功的事业和理想的爱
-
左翼政治与经典构建中的玛丽?麦卡锡创作研究
-
作者:
张劲松
来源: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自传体小说
经典性
左翼政治
双重本体
-
描述:
20世纪上半叶,美国左翼政治催生了一大批文学经典作品和作家。玛丽·麦卡锡及其文学创作尤为引人瞩目。其作品能进入经典主要有四个原因:(1)美国特殊的历史造就了她传奇的人生和不同凡响的文学创作;(2
-
左翼政治与经典构件视阈中的玛丽·麦卡锡创作研究
-
作者:
张劲松
来源: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
描述:
20世纪上半叶,美国左翼政治催生了一大批文学经典作品和作家。玛丽·麦卡锡及其文学创作尤为引人瞩目。其作品能进入经典主要有四个原因:(1)美国特殊的历史造就了她传奇的人生和不同凡响的文学创作;(2
-
浅论曼斯费尔德小说《幸福》中女性幸福感的幻灭
-
作者:
杨春红
郑友奇
来源: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幻灭
曼斯费尔德
幸福
女性
-
描述:
曼斯费尔德在其短篇小说中创造了众多女性形象。对女性形象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就是描写了现实生活中她们美好梦想的破灭,即女性在小说中所经历的幻灭感。通过对女主人公美好的期待与残酷的现实发生冲突,最终导致愿望的破灭的描写,作者表达了对当时社会中女性命运的思考和无奈,同时也流露了对她们的同情和愤慨。
-
为市场经济下的女性而歌--读艾琳的长篇小说《金色指甲》
-
作者:
吴淮生
吴昊
来源:
黄河文学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市场经济条件
女性作家
女主人公
文学作品
金色
女作家
指甲
长篇小说
女性文学
女性形象
-
描述:
女作家艾琳的长篇小说《金色指甲》是一部女性文学作品。什么是女性文学作品?有人认为凡是女作家(者)写出的作品都可称之为女性文学。这个界定得到了文学界比较多数人的认同,宁夏曾经创办的杂志《女作家》的编辑们便是这样认知的。也有人主张,以反映女性生活为主的作品,可以称之为女性文学。笔者前些年有几首赠内的诗,发表于某省的《女子文学》杂志便是一例。这样说法并不周延。《红楼梦》里塑造了那么多光彩照人的女性形象,但却没有听说过有人称它为女性文学作品。但这并不要紧,文学上的概念,其边际常常是模糊的。无论从何种意义上讲,《金
-
对《名利场》女性形象比较研究
-
作者:
陈彦平
来源:
中国电子商务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名利场
女性形象
研究
-
描述:
《名利场》是由英国著名小说叫威廉·梅克皮斯·萨克雷编写的批判现实主义小说,这部小说自出版以来,一直深受读者喜爱,至今广为流传.小说以两位女主人公的命运为线索,在特定的时代背景,勾勒了一个纸醉金迷的社会,同时作者展现了两个女主人公婚姻观和价值观,并将他们的形象特征描绘的淋漓尽致,深入人心.
-
浅析德莱塞作品中的新女性形象
-
作者:
陈彦平
来源:
网友世界(云教育)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德莱塞
《嘉丽妹妹》
新女性
《金融家》
女性主义
-
描述:
本文立足于上个世纪之交的时代背景,从女性主义的视角出发,来解读德莱塞作品中新女性形象。
-
“昏”而不离:试析老舍小说《离婚》中的女性形象
-
作者:
陈彦文
来源:
时代文学(下半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昏”而不离
传统女性
知识女性
-
描述:
老舍的《离婚》展现了传统女性和知识女性在婚姻家庭中不同的生存境遇及类似的生存需求和情感依附,指证了根植于思想的奴性意识和愚弱精神导致她们女性本体意识的缺乏,从而昏而不离的可怜可悲之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