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浅析《无名的裘德》中淑·布莱赫德的爱情观
作者: 王颖   来源: 作家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传统   爱情观   叛逆不羁   矛盾  
描述: 本文通过对哈代《无名的裘德》中的女性人物形象淑·布莱赫德的解读,深刻剖析了淑在叛逆与保守中的矛盾与挣扎。追求自由的女权主义思想与恪守传统的道德规范的激烈冲突,无时无刻不纠结在淑的内心中,由此造就了淑内心中那份特有的叛逆而纯粹、传统而挣扎、彷徨而迷茫、矛盾而纠结的爱。然而,坚持纯洁而高尚爱情的淑,始终挣扎在痛苦而矛盾的心情中,并最终臣服在传统的世俗观念之下,亲手埋葬了她的理想爱情。
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根据地反家庭暴力的历史实践
作者: 王颖   来源: 中国妇运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反家庭暴力法   家庭虐待   抗日根据地   儿童保护   婚姻自由   历史实践   土地革命时期   妇女组织   家庭暴力   妇女工作  
描述: 2015年9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球妇女峰会上的讲话提出:“男女共有一个世界,消除对妇女的歧视和偏见,将使社会更加包容和更有活力。我们要努力消除一切形式针对妇女的暴力,包括家庭暴力。”2015年12月2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出台,标志着我国妇女儿童保护迈出了里程碑式的一步。反对家庭暴力历来是中国共产党妇女工作和妇女运动的重要内容。早在土地革命时期,中央就明确指出“反对虐待妇女”“反对虐待
巾帼示范村——打造新时期农村妇女工作品牌
作者: 王颖   来源: 中国妇运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品牌   巾帼   新农村建设   黑龙江省   妇女组织   农村妇女工作   示范村   科技含量  
描述: 巾帼示范村——打造新时期农村妇女工作品牌
《小时代1》中的女性话语与新女性形象
作者: 王颖   姜鑫   来源: 电影文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多元   女性话语   新女性形象  
描述: 女性话语受到生理、社会、认知因素的影响,有着更规范、更礼貌、更委婉的话语特征,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女性话语特征逐渐发生变化,呈现多元化发展。电影《小时代1》就是成功地运用女性多元化的话语特征展现了现代
苦难·屈从·抗争:萧红小说中女性形象解读
作者: 冯永朝   王颖   来源: 电影文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苦难   屈从   抗争   女性  
描述: 萧红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具有成熟女性意识的女作家之一。她笔下的女性形象多为农村下层劳动妇女,这些形象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屈从于苦难的女性,她们挣扎在自然的和两脚的暴君的双重奴役之中;一类是在苦难中抗争的女性,发出女性不甘卑弱、屈从、从属地位的声音,让挣扎于苦难和黑暗中的女性看到了一线光明。她们融合了萧红对封建男权制下女性命运的同情、思考和想象。
解读莎翁早期喜剧作品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 王颖   毕绍斐   来源: 文教资料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喜剧   莎士比亚   女性形象  
描述: 莎士比亚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剧作家之一,他的作品广为人知,具有不朽的艺术魅力。他笔下所描写的女性形象个个妩媚聪颖,真挚善良。本文以莎士比亚早期喜剧为例,着重探讨其中两种典型的女性形象。
从月份牌广告中的服饰元素探析女性的性别角色变迁
作者: 王颖   申亚萍   来源: 新闻研究导刊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民国时期   月份牌   女性形象   性别角色  
描述: 月份牌广告折射了将近半个世纪的历史,是整个民国时期的缩影。在历史的发展中,服饰文化起着阶层和地位的表征作用,随着西方民主思想的进入、女权运动的推广,男女平等的意识形成,女性性别角色意识萌生,迫切地需要改变没有自由、依附于男性的地位,正是这种思想推动了民国时期的服饰变更。本文以上海月份牌广告中的女性服饰作为研究对象,从传统裙装、旗袍、文明新装和泳装等四种服饰形式解析当时女性服饰发展演化的原因及其折射出的女性性别角色变迁。
困境、抗争、自审:梅娘小说女性意识解读
作者: 王颖   冯永朝   来源: 名作欣赏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生存困境   女性意识   自审意识   抗争意识  
描述: 梅娘的小说以20世纪40年代东北沦陷区为背景,以家庭、婚恋纠葛为主要题材,刻画了众多女性形象。在形象的刻画中,梅娘既熔铸了对女性命运的深切关注,又充满了女性对男权世界的抗争,更有着对女性依附心理的自审,体现了鲜明的女性意识。
困境\抗争\自审:梅娘小说女性意识解读
作者: 王颖   冯永朝   来源: 名作欣赏·中旬刊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生存困境   女性意识   自审意识   抗争意识  
描述: 梅娘的小说以20世纪40年代东北沦陷区为背景;以家庭、婚恋纠葛为主要题材,刻画了众多女性形象。在形象的刻画中,梅娘既熔铸了对女性命运的深切关注,又充满了女性对男权世界的抗争,更有着对女性依附心理的自审,体现了鲜明的女性意识。
生命历程的转折点:新疆支边妇女被组织安排的婚恋
作者: 石彤   王颖   来源: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新疆支边妇女   妇女口述历史   生命历程   组织安排   婚恋方式  
描述: 新疆支边妇女于20世纪50年代在国家政治动员下进疆支边。依据生命历程理论,进疆支边和被组织安排的婚恋是支边妇女生命历程中重要的生命事件和生命转折点。研究表明:组织安排婚恋方式真实存在并发挥重要作用,对于支边妇女的生命历程产生很大影响。支边妇女个体生命历程在社会历史、结构变迁中的嵌入性,被组织安排的婚恋的生命事件与其他生命事件的关联性,以及不同支边妇女与不同性别生命轨迹的差异性则是生命历程转折的表现。
< 1 2 3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