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她们真的是魔鬼吗?:《夜色温柔》和《了不起的盖茨比》的女性解读
作者: 王艳   来源: 才智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菲茨杰拉德   父权制度   新女性  
描述: 菲茨杰拉德被誉为"爵士时代的代言人"。其代表作《夜色温柔》和《了不起的盖茨比》均对女性形象进行了生动的描绘。其中的女主人公经常被人们认为是"魔鬼"。我们如果从女性主义批评的角度来看,就会发现作者强烈的父权思想以及"魔鬼"们即是当时"新女性"的代言人。
对安娜·卡列尼娜与子君悲剧命运的比较
作者: 王艳   来源: 新余学院学报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子君   社会悲剧   安娜·卡列尼娜   死亡命运   爱情悲剧  
描述: 托尔斯泰笔下的安娜和鲁迅笔下的子君是一对敢于冲破封建旧道德观念束缚,敢于离经叛道,追求个性解放和爱情自由的女性形象。在她们大胆争取自由爱情的同时,客观上成为了反抗封建伦理道德的代表,充分反映了当时社会制度残酷、阴暗、不可理喻的一面。两个深深陷入感情泥淖中的女人,为了爱情抛弃了一切,结果被一切所抛弃,终没有得到最后的幸福,她们只有以死来表达对这种社会制度的抗议与批判,完成自己的悲剧命运。
被男性英雄世界边缘化的女人:女性诗学视野下《江格尔》与《伊里亚特》女性形象比较
作者: 王艳凤   来源: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江格尔   伊里亚特   边缘化   女性  
描述: 蒙古族史诗《江格尔》和古希腊史诗《伊里亚特》是闻名世界的英雄史诗。这些故事的主角是男性英雄。在男性光环的笼罩下,女人被遮蔽了,她们似乎变得无足轻重。但当我们细读文本时,不能不看到那些被男性英雄世界边缘化的女人,她们与战争有着密切的关系。《伊里亚特》中的女性形象虽然数量较少,表演机会不多,描写简单,但她们却要承担着战争起因的罪名和战争苦难的结局。相比而言,《江格尔》中的女性不仅人数多,出场率高,描写也相当细腻。但是,蒙古族史诗中的女人同样没有逃脱古希腊史诗中女人的不幸命运。当我们从女性诗学的视角透视战争时,
“性别与影像:台湾女性电影与跨文化研究学术研讨会”述评
作者: 王艳云   来源: 电影艺术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电影   上海大学   上海市   影像学   纪录片   跨文化研究   女性形象   女性主义   重点学科   台湾电影  
描述: 2010年12月10日至12日,由上海市第三期重点学科电影学、上海大学、台南艺术大学、台湾女性影像学会主办,上海市影视文献图书馆协办的"性别与影像:台湾女性电影与跨文化研究学术
“性别与影像:台湾女性电影与跨文化研究学术研讨会”综述
作者: 王艳云   来源: 浙江传媒学院学报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电影   女性导演   女性身份   影像学   女性创作   纪录片   跨文化研究   女性形象   学术研讨会   台湾电影  
描述: 近十几年来,台湾女性影像呈现出强劲的势头,特别是纪录片方面,出现了很多优秀的女性创作者和作品,在台湾本土、韩国、日本甚至是欧美都获得了较高的荣誉。但由于种种原因,台湾女性影像与大陆的联系还比较零散,相关的研究还处于生长的阶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们对台湾电影、对
九连妇委会活动亮点纷呈
作者: 王艳霞   来源: 兵团工运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竞赛活动   亮点   女职工   农二师   多种形式   创建活动   合法权益   引导   妇女组织   妇女儿童  
描述: 近年来,农二师三十团九连妇委会广泛开展了"巾帼建功"和"巾帼创业"系列竞赛活动,在组织妇女、引导妇女、服务妇女和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等方面呈现许多亮点。
立足点和沦陷地——对新时期女性主义文学的反思
作者: 王艳丽   来源: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新时期女性主义文学   二元思维  
描述: 新时期女性文学在近30年的发展过程中产生了众多各具特色的作家和作品,然而综观这些作家作品发现,二元对立的思维始终是她们的一个共性。文章从作品题材、作家立场和文字表达等方面对新时期女性文学中的二元对立思想进行剖析,指出这一特点对女性文学发展的双重意义。
社会变迁中的角色变化:《斯通家史札记》中第二性分析
作者: 王艳   来源: 内蒙古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社会变迁   加拿大   女性主义   第二性  
描述: 卡罗尔·希尔兹(1935—2003),一个马尼托巴省温尼伯市的加拿大籍美国人,是当代加拿大极负盛名的作家之一,发表过三本诗集、四部短篇小说及近十部长篇小说。她的《斯通家史札记》一书,曾于一九九三年至一九九五年的两年里先后荣获英国布克文学奖、加拿大总督文学奖、美国全国书评界奖、普利策文学奖及奥林治文学奖等重要文学奖项。这是希尔兹的代表作品,标志着她的创作高峰。享有与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爱丽丝·门罗和玛格丽特·劳伦斯同样的盛名,希尔兹还是唯一的一位在近短短两年内荣获如此之多奖项的加拿大作家,正是由于《斯通家史
试论男权意识下的黑人女性文学:赫斯顿与《他们眼望上苍》评析
作者: 王艳红   来源: 作家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黑人女性文学   赫斯顿   《他们眼望上苍》女性意识   觉醒   男权意识  
描述: 《他们眼望上苍》是享有"黑人女性文学之母"美誉的美国当代著名非裔女作家赫斯顿的经典力作。小说通过珍妮三次截然不同的婚姻历程,详实地记录了一位普通黑人女性反抗传统男权意识束缚、追寻自我价值实现的坎坷一生。小说彻底颠覆了美国黑人文学的固有性别模式,深入剖析了生活在男权意识下的黑人女性极其矛盾的内心世界,充分展示了黑人女性意识由初露端倪到逐渐觉醒的过程,开辟了黑人女性文学振兴的新纪元。
台湾女性文学的前沿思考 论台湾女性小说的生态伦理关怀:以朱天文为例
作者: 王艳芳   来源: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台湾女性文学的前沿思考 论台湾女性小说的生态伦理关怀:以朱天文为例
< 1 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