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对安娜·卡列尼娜与子君悲剧命运的比较
作者: 王艳   来源: 新余学院学报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子君   社会悲剧   安娜·卡列尼娜   死亡命运   爱情悲剧  
描述: 托尔斯泰笔下的安娜和鲁迅笔下的子君是一对敢于冲破封建旧道德观念束缚,敢于离经叛道,追求个性解放和爱情自由的女性形象。在她们大胆争取自由爱情的同时,客观上成为了反抗封建伦理道德的代表,充分反映了当时社会制度残酷、阴暗、不可理喻的一面。两个深深陷入感情泥淖中的女人,为了爱情抛弃了一切,结果被一切所抛弃,终没有得到最后的幸福,她们只有以死来表达对这种社会制度的抗议与批判,完成自己的悲剧命运。
简·爱形象在译本中的性别视角差异
作者: 王艳   来源: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简.爱   性别视角   差异  
描述: 《简.爱》是夏洛蒂.勃朗特的一部经典作品。《简.爱》在我国的广为流传与翻译家的翻译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文主要比较《简.爱》的两个中文译本,从中揭示男性译者和女性译者对文学作品中女性形象解读的差异。
什么造就了“女强人”
作者: 王艳   来源: 健康生活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个性特点   女性特点   女强人   女性生理特点   成就动机   成就的需要   贤妻良母   女性形象   遗传基因   父系社会  
描述: 古今中外,出现了许多“女强人”,她们有魄力、有能力、有风度、有韧性,使许多须眉男子交口称赞和甘拜下风。到底是什么因素造就了“女强人”呢?有人认为是“遗传基因”在起作用,有人认为“纯属机遇”,还有人认为是“众星捧月”的结果。但是,心理学家分析认为。“女强人”之所以“强”,主要强在个性上,并指出“女强人”最基本的个性特点有三个:一、她们解除了女性自身的软弱心理。女性的软
里约大冒险
作者: 王艳   来源: 世界环境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环保组织   巴西   城市可持续发展   联合国   代表团   绿色经济   大会   中国   冒险   谈判  
描述: 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里约+20"峰会)于6月20日至22日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而此前在16日正式开幕的,被称作"人民峰会"(Civil Societyevents)的可持续发展对话,则被誉为推进大会谈判进度的重要推手。所谓的"人民峰会",其实是由9个工作组(majorgroup)召集的诸如私营企业、NGO、科学团体、妇女组织等,参与各种重要的会议议题讨论,发出自己的声音,表达自己的立场。北京时间15日晚,笔者随中国NGO代表团奔赴天使之城里约热内卢。
大众传媒与新时期女性文学30年
作者: 王艳芳   来源: 中国社会科学报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报纸
描述: 大众传媒与新时期女性文学30年
新时期以来少数民族电影女性形象探析
作者: 王艳美   来源: 文化研究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少数民族电影   新时期   女性形象  
描述: 女性形象是少数民族电影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女性形象的改变在某种程度上也是社会变迁的一种体现。本文将从现象分析的角度分析新时期以来少数民族电影中呈现出的女性形象,并借此探讨时代变迁与少数民族电影中塑造的女性形象的关系,以及这些女性形象背后所蕴含的民族文化。
《劝导》中的女性形象与女性主义意识
作者: 王艳   丁爱侠   来源: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简·奥斯丁   女性形象   女性主义意识  
描述: 文章通过比较《劝导》中塑造的女主人公形象特征以及社会对于女性角色定位之间的差别,探寻简·奥斯丁在女性意识和婚姻观方面的改变和发展,深入了解其勇敢挑战传统、积极追求平等的女性主义思想倾向和特征,从而阐述作家在女性主义意识方面颠覆传统、超越时代的现实意义。
丁玲早期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分析
作者: 周铭文   王艳   来源: 新闻爱好者·下半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意识   丁玲   女性形象  
描述: 丁玲是一个十分关注女性命运的作家。她早期小说中的女性形象体现了她作为女性作家所具有的现代女性意识。这种女性意识首先表现为女性对自我欲望与情感的肯定和对男性形象的审视,其次表现为女性在失去男性庇护后,内心的孤独与无助。
丁玲早期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分析
作者: 周铭文   王艳   来源: 西江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莎菲   女性意识   自杀   日记   社会秩序   丁玲   早期小说   女性自我   意识觉醒   女性形象  
描述: 丁玲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引人注目,有一种特殊的魅力,"娼妓、天使、英雄、圣哲、独行侠、弱者、淑女特点集于一身,卑贱与高贵集于一身"。她早期的小说,如《梦珂》、《阿毛姑娘》、《在暑假中》、《自杀日记》、《莎菲女士的
《奇异的插曲》中尼娜的女性形象解读
作者: 王艳玲   来源: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两性关系   《奇异的插曲》   尼娜  
描述: 《奇异的插曲》是美国著名剧作家尤金.奥尼尔的一部名作,剧中男性人物虽然在数量上远远多于女性人物,却被剧作家称作"女人戏",因为凄艳绝美、亦正亦邪的女主角尼娜周旋于并成功控制了多位男性,为我们演绎着一个女人在男权社会中生存困境和生存方式的人生启示录。她勇敢地反抗父亲的权威,向往真正的爱情,鄙视物质主义和科学主义。尼娜的故事承载着剧作家对女性处境、两性关系和人类社会的沉重思考。
< 1 2 3 ... 7 8 9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