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明清女性保贞术母题及其印度文化溯源
作者: 王立   来源: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印度史诗   母题   中外交流   小说民俗   女性文学  
描述: 古代女性保贞术母题往往借助于神物功能,可溯至印度史诗《罗摩衍那》、《摩诃婆罗多》。其文化意蕴有三:(1)在男性为中心的文化中,女性的处女身份,对情节发展和人物命运有意义,“大团圆”结局离不开这一
《聊斋志异》侠女复仇对于传统文学主题的新突破
作者: 王立   来源: 河池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母题模式   聊斋志异   侠文化   复仇主题   女性人物  
描述: 《聊斋志异》中的“美狄亚”复仇故事 ,超越了先前母题结构的内涵 ,以新的人物性格、身份、人物关系和情节安排 ,注入了前所未有的价值追求。侠女复仇主题重大突破一是不杀子 ,充满了人性味儿与世俗性 ;二是在生命连贯性观念支配下 ,更加淋漓尽致地展示正义复仇者的超凡能力 ,从而以阴阳神人一体化的形式 ,打破了或现实仇杀、或冤厉索命的单一化描写 ;三是注重将众所肯定的相关历史人物 ,同笔下描写的复仇侠女联系比照 ,有效地唤起读者肯定赞许的理解视界。
长春党史人物辞典
作者: 王立祥   来源: 长春:长春出版社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图书
描述: 本书是在《中共长春党史人物传》第一卷至第十五卷基础上编辑整理、供读者了解长春党史人物的工具书。全书收集党史人物387人,少数民族标明族别,女性人物标明性别。
中国妇女运动
作者: 刘王立明   来源: 北京:商务印书馆 年份: 1934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妇女运动  
描述: 内分妇女运动之动机及对象、向政治上要求解放、女子的经济独立、近代女子教育、恋爱与结婚、离婚问题、家庭制度的变迁、未来的中国、妇女与世界大同、妇女团体及刊物等10章。
杜伦大学商学院:培养企业家精神
作者: 王立伟   来源: 东方早报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报纸 关键词: 企业界   企业中心   扶持中小企业发展   商学院   经理人   学院学生   女性学   企业家精神   英国大学   领导人  
描述: 杜伦大学商学院:培养企业家精神
《路得记》与《以斯帖记》的历史文化意蕴与诗学风格
作者: 王立新   来源: 社会科学家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以斯帖记》   诗学风格   历史意蕴   《路得记》  
描述: 《路得记》和《以斯帖记》在《希伯来圣经》中是两部联系着不同历史时期民族记忆的特别的经卷。它们以女性人物为主人公,以不同的诗学风貌讲述了主题意蕴截然相反的故事。文章认为,这两部经卷是属于“历史小说”性质的文本,其与时代背景密切相关的成书时期体现了作者的明确意图。两书分别具有的“乡村风情纪事”和“宫闱政治传奇”风格,与各自的主旨高度一致。同时,它们与特定犹太节期文化相联系的事实也表明,两书具有承载民族集体记忆的“伟大故事”的功能。
隐秘的历史情怀 诗意的乡村叙事:《路得记》的历史文化意蕴与诗学风格
作者: 王立新   来源: 书摘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历史文化意蕴   诗学风格   叙事文本   历史情怀   诗意   乡村叙事   《路得记》   短篇小说  
描述: 《希伯来圣经》归入“圣录”部分的作品中,最具有短篇小说性质的文本之一是《路得记》。干百年来,其主人公摩押女子路得的形象一直受到人们的喜爱。圣经时代是一个男权社会特征极为鲜明的时代,无疑许多杰出或重要的女性人物的声音会受到压制、乃至在历史书写中被“消声”,但是,历史复杂性的魅力之一就在于,在历史的主导叙事文本之下,必然存在着“潜叙事”或“潜文本”。
论金庸武侠小说中的“过目不忘”母题——一个主题史内涵的跨文化寻踪
作者: 王立   隋正光   来源: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武侠文学   过目不忘   佛经故事   金庸小说   母题  
描述: 金庸武侠小说的过目不忘母题,或直接化用,或弱化、化嵌、合理变形。该母题确立,来自中古时期的佛经传译,其间印度与西域僧人来华的博闻强记,引起了中原人极大的惊奇、钦敬与效法,佛教密宗,对母题确立有最突出的贡献。金庸小说中的超人记忆描写,主要体现在女性人物上,这与金庸小说整体上对于女性的人文关怀合拍。金庸还关注到,女性的惊人记忆力拥有及使用,往往会伴随着沉重的代价。在"精英淘汰"机制支配下的"削强适弱"心态,使人们不愿将"过目不忘"荣誉再送给男人,女性拥有这一特异功能则较易于被接受。
归属感与悲剧命运:浅析袭人的形象
作者: 华亮   王立强   来源: 作家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归属感   悲剧   命运  
描述: 自《红楼梦》诞生以来,在红楼梦众多的女性人物形象中,袭人是受非议比较多的一位。有论者认为她老于世故,心机深重,是一个奴性化的人物。然而袭人只是《红楼梦》中的一个丫环,她以温柔和顺的性格为手段层层向上攀爬,但终究还是被吞噬,成为悲剧的主角。作为封建社会大家庭中的女奴,在她的身上处处可见一个女人的悲哀,这不仅仅是一个女人个人的悲哀,女性注定要成为牺牲品,这是当时社会的悲剧所在。
金庸武侠小说草原大漠描写的跨文化眼光
作者: 王立   韩林   来源: 阴山学刊(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金庸   武侠小说   民族气质   民族交流   草原大漠  
描述: 金庸小说并不是局限在一种文化圈或特定地域本身来展开故事的,而往往是设有一个异质文化的参照系,以一种跨文化的视野,透视文化交流与撞击过程中人物性格的变化.并通过个体形象的方式使其观念具体化.表现在男性人物身上,是相对于中原的"涉入者"与"回归者"的差别;在女性人物身上则体现为,造成其爱情悲剧契机为主动的与被动的两种.造成这诸多变化的直接原因,是特定人物与特定环境之间的互动,究其根本则是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两种文化互渗互融的结果.
< 1 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