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从空间叙事看香港新浪潮电影中女性形象建构
作者: 王磊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香港新浪潮电影   空间叙事   女性形象  
描述: 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的香港,一批从海外攻读电影课程归来的青年才俊,如许鞍华,严浩,徐克,谭家明,方育平等一批满怀理想的电影人,他们回国后先后投身于香港电视界,在电视界实践从西方所学的先进传媒理念,后来又不约而同的投身在了无生机的香港电影界,用自己的所学以及对电影的热情,试图慢慢改变香港电影业,他们中的很多人成为了香港电影业的主力。香港电影“新浪潮”序幕的拉开是以1978年严浩、余允航与任泰合组公司拍摄的影片《茄哩啡》的上映为标志的。1979年,《疯劫》(许鞍华)、《蝶变》(徐克)、《点指兵兵》(章国明)和
论“女兵作家”谢冰莹
作者: 王磊   来源: 河北师范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谢冰莹   女兵   女性解放   战争  
描述: 本文主要是讨论“女兵”作家谢冰莹在去台湾之前的文学创作历程,本文除了“引言”和“结语”之外,分为四章开始讨论。“引言”部分主要是对谢冰莹在去台湾之前的文学创作进行一下梳理,并阐明本文写作的意义、目的与方法。第一章“第一‘女兵’作家谢冰莹”,本章内容分为两节,首先是她身处的环境对她的熏陶;其次是介绍她的文学创作历程充满着怎样的艰辛。第二章“谢冰莹的小说创作”,分别从小说创作的主题和女性形象两个方面进行论述。第三章“谢冰莹的散文创作”,本章分为两节进行论述,第一节重点介绍女兵形象的出现及其影响,第二节主要介绍
试比较中美女性杂志广告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 王晶   来源: 重庆大学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视觉因素   女性化   女性亲和力   文化结构   语言因素  
描述: 其中的广告。 根据前人研究和经验所提出的三个假设被其后所做的研究结果所证明:1)中国杂志广告中的女性形象在
内米洛夫斯基小说中的女性身份研究
作者: 王晶   来源: 西北民族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犹太人   内米洛夫斯基   身份   女儿   母亲   困境  
描述: 从17世纪至今,身份问题一直是文学界关注的重点问题。尤其是20世纪以来的战争导致的人口迁移和流动,使得身份问题一度成为学术界炙手可热的讨论话题,尤其是用来考察移民、亚文化成员、边缘群体以及在全球化中发生急剧社会转型的民族的身份认同等。伊莱娜·内米洛夫斯基是出生在俄国生长在法国的犹太女作家,她以俄国十月革命、一战为背景,塑造了一系列形色各异的女性形象。论文从作家的特殊的身份入手,结合犹太民族的历史及作家创作的时代背景,探究这些女性形象的象征意义。论文分七部分对内米洛夫斯基的身份及其作品中的女性身份进行解读,
精美包装下的性别固定成见——论女性网站与网络女性频道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 王晶   来源: 北京大学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频道   性别歧视   角色定型   精美包装   女性网站  
描述:     随着数字化技术与网络传播的不断发展,女性网民的数量日益增多。面向女性受众的女性频道与专业性女性网站也相继出现,它们在女性文化发展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传播学研究中,关于“性别与传播”的研究历来是传播学学者关注的焦点。但目前的研究重点却多集中在女性在传统媒体中的形象问题上,对网络新媒体中的女性形象与女性角色问题涉猎较少,或者认为网络由于其本身的特性必将带给女性更为民主与自由的叙述空间。本文提出的假设是,作为新媒体的一部分,女性网站与网络女性频道虽然在技术
通向自我的之路--对《觉醒》的女性主义解读
作者: 王晶红   来源: 吉林大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批评   自我   死亡   女性解放  
描述: 凯特·肖邦的《觉醒》被认为是历史上由美国女作家所著的第一部取得美学上成功的小说,同时也开创了美国传统女性文学的新时代。小说在描写主人公的性和社会解放方面均超越了前人。我的论文主要探索主人公的觉醒历程和从女性主义角度分析理解她的死,以此来吸引更多的读者关注肖邦的作品。本文的三章有机的构成一个整体意在得出:只有超越传统的生活方式和传统身份认同标准,一个新的自我才能重生。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