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女性主义批评与《荒原》中的女性形象解读
作者: 王军   来源: 国外理论动态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性作家   女性主义文学   妇女解放运动   女性主义视角   女性主义批评   《荒原》   解读   女性形象塑造  
描述: 女性主义批评与《荒原》中的女性形象解读
论洪迈《容斋随笔》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 王军   来源: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洪迈   女性意识   容斋随笔  
描述: 洪迈在其著作《容斋随笔》中塑造了大量多姿多彩的女性形象:伟烈女子、贤良女性、恶劣女子等,这些女性形象身上蕴含着作者对女性的的深刻认识,有一定的时代先进性。
枯萎凋谢的玫瑰:《所罗门之歌》中女性人物悲剧命运解读
作者: 王军   来源: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性别歧视   种族压迫   黑人女性   悲剧命运  
描述: <所罗门之歌>是美国黑人女作家托尼·莫瑞森的第三部作品.小说在讲述主人公奶娃道德成长历程的同时,对同奶娃有着密切关系的四个女性人物(母亲露丝,姐姐莉娜和科林西安丝以及情人哈格尔)的悲剧人生进行了描写.本文旨在对她们遭受的性别歧视和种族压迫的悲剧命运进行解读,揭示黑人女性只有获得物质上和精神上的独立并以本民族文化作为立身之本,才能赢得自身的解放.
美国少数族裔女性文学的历史与沿革
作者: 王军   来源: 社会科学家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化批评   美国少数族裔女性文学   族裔意识  
描述: 当代美国少数族裔女性文学,是西方后学语境下的必然结果。美国少数族裔女性作家通过文学文本的创作表达了觉醒的女性自我主体意识和少数族裔意识,以及在当代美国社会更多的对文化身份的寻求。她们以其娴熟的技巧与丰富的想象力发出了曾经被主流文化所压制的声音。正是当代少数族裔女性文学的产生才使新近的美国文学史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
20世纪中国女性主义文学与批评概述
作者: 王军   来源: 理论月刊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女性主义文学   女性主义批评   发展与流变  
描述: 中国女性主义文学与批评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以探讨女性问题、女性经验和女性书写为内容。中国女性主义文学不仅描述女性的生活经历,还试图寻求一种包容两性的有性的文学视野。中国女性主义批评以西方女性主义批评为理论基础,以女性文学话语为切入点,力图拆解中国文学中的男性霸权主义思想,建立女性的话语体系。然而,随着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中国女性主义批评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困境,同时也为中国女性文学及批评的不断完善提供了动力。
当代美国少数族裔女性文学研究概述
作者: 王军   高雪   来源: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当代美国少数族裔女性文学   文化身份   女性意识   边缘  
描述: 美国少数族裔女性文学是一种在特定的异质文化环境下所进行的艺术创作.少数族裔女性作家将边缘写作视为一种创作状态,从自身经验出发描写少数族裔女性的生命历程;从族裔身份出发,书写族裔女性的文化身份.当代美国少数族裔女性文学糅合了族裔女性意识和女性特有的生理、心理体验,继承了本民族的文化传统,承载着美国异域文化经验,成为美国文化与文学中一种独有的美学奇观.
新女性形象的塑造:妇女首先是作为人的觉醒:谈凯特·肖邦及其小说《觉醒》
作者: 张丽   来源: 名作欣赏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觉醒   传统女性   新女性意识  
描述: 美国女作家凯特·肖邦在其小说《觉醒》(The Awakening)中塑造了一位不同于传统女性的新女性形象:女性首先是作为人的觉醒。从而揭示了妇女在社会和家庭中被动地位的状况,和由此而引起的女主人公的觉醒和反抗,因此产生了与传统道德、宗教和习俗等方面的冲突。
深切的同情 深刻的思索:浅谈论鲁迅笔下的女性形象
作者: 张丽   来源: 安徽文学(下半月)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压迫   封建理念   失败  
描述: 妇女问题,是关系社会文明与进步的重要问题,鲁迅始终都深刻关注着中国的妇女问题。鲁迅用作品中的妇女形象为例,深刻地揭露了封建宗法制的种种罪恶,愤怒地控诉了封建社会吃人的本质。鲁迅在同情她们的命运时,也对妇女问题进行了深刻地思索。
相同的结局,不同的形象:解读《街头女郎梅季》和《觉醒》
作者: 张丽   来源: 山花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掀起了一系列的大规模运动,黑人反对歧视的民权运动要求政治和经济平等;学生激进运动;妇女解放运动,目的是解除性别歧视和任何形式的男权主导地位。其中妇女运动对男权社会具有更大的颠覆性,尤其是在文学领域,女性文学批评和女性文学一是要求对男作家作品中的女性形象
从《夏洛特姑娘》看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的女性困境
作者: 张丽   来源: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夏洛特姑娘》   维多利亚时代   困境   女性  
描述: 1883年英国桂冠诗人阿尔弗莱德.丁尼生发表叙事诗《夏洛特姑娘》,该诗折射了维多利亚时代男性心中的理想的女性形象,揭示了禁锢在男权社会中女性的困境,以及试图挣脱男性神话的女性的欲望与挣扎,失败与毁灭。本文试图以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独特视角探讨诗中夏洛特姑娘的幽居形象,以及深入了解受困于重重社会道德伦理樊篱中的维多利亚社会中产阶级女性的社会地位与性别角色、女性意识等。
< 1 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