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傲慢与偏见》与《简·爱》的女权主义爱情观
作者: 周海燕   来源: 电影文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自尊   反抗   伊丽莎白   《简.爱》   爱情观   女权主义  
描述: 《傲慢与偏见》与《简.爱》通过伊丽莎白和简.爱两个个性鲜明的形象塑造并表现了女权主义的爱情观。伊丽莎白和简.爱是英国文学史上两位以独特的方式对待爱情和生活并追求独立的重要女性形象。她们自尊自爱的性格取决于她们对生活、对爱情的态度,这也是女权主义思想的体现所在。相对而言,简.爱身上带有更多的现实主义色彩,是反抗父权社会的典型女性代表。因此,夏洛特.勃朗特继简.奥斯汀之后把英国的女性意识又向前推进了一步。
析《占有》中神话故事的女性主义内涵
作者: 朱海燕   来源: 语文学刊(外语教育与教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神话故事   拜厄特   女性主义  
描述: 拜厄特在其小说《占有》中,呈现给我们一个栩栩如生的神秘的神话世界,这与小说中的现实世界相互交融,相互印证,反映了其中女性人物对独立自主的追求,本文对小说中部分神话故事的女性主义内涵进行解析,以期更好地把握拜厄特的女性主义思想。
我国回族女性研究论文引文统计分析
作者: 曹海燕   来源: 黑龙江科技信息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研究   回族   引文分析  
描述: 运用文献计量方法,通过对我国回族女性研究19992009年所发表的论文引文(包括引文数量、引文年代、引文类型、被引期刊、被引图书)等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以揭示我国回族女性研究的现状及规律。
在自我和他者夹缝中的柳美里文学:以《在石头上游泳的鱼》、《家庭电影》、《女学生之友》为中心
作者: 姜海燕   来源: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关系   他者   寻找自我   家庭  
描述: 在当代社会,人的“自我”正在逐渐变得空洞。文学创作者们不断探索如何用新的形式和方法来反映当今社会的“自我”和“他者”。韩裔女作家柳美里,用敏感的笔触捕捉到这个激流涌动的时代的变化,从她过去不幸的个人体验出发,赤裸裸而又深刻地描写了家庭成员之间、自我与他者之间扭曲的“关系”,刻画出个人的丧失感和孤独感。本论文选取柳美里第一期的三部代表作——《在石头上游泳的鱼》、《家庭电影》、《女学生之友》,分析和论述了作品中柳美里如何表现“自我”和“他者”这一文学命题。在此基础上,意图阐明柳美里文学的理念、本质和社会性。第
我国回族女性研究文献计量分析
作者: 曹海燕   来源: 《图书情报工作》杂志社、图书情报工作研究会第23次图书馆学情报学学术研讨会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描述: 本文对国内近十年来回族女性研究文献的数量、发文地区、系统分布、研究人员、研究内容以及基金项目等几个方面进行计量分析,并对分析结果作了简要评述。
《傲慢与偏见》与《简·爱》的女权主义爱情观
作者: 周海燕   来源: 电影文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自尊   反抗   伊丽莎白   《简.爱》   爱情观   女权主义  
描述: 《傲慢与偏见》与《简.爱》通过伊丽莎白和简.爱两个个性鲜明的形象塑造并表现了女权主义的爱情观。伊丽莎白和简.爱是英国文学史上两位以独特的方式对待爱情和生活并追求独立的重要女性形象。她们自尊自爱的性格取决于她们对生活、对爱情的态度,这也是女权主义思想的体现所在。相对而言,简.爱身上带有更多的现实主义色彩,是反抗父权社会的典型女性代表。因此,夏洛特.勃朗特继简.奥斯汀之后把英国的女性意识又向前推进了一步。
生命史上的华彩乐章:浅谈丁玲延安时期的创作
作者: 赵海燕   蒋涛   来源: 电影评介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妇女问题   延安时期   丁玲  
描述: 丁玲是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上最早有着成熟的女性话语和独特女性风格的作家。她一直对女性命运给予极大的关注,她为百年中国文学提供了一批具有强烈性别意识和解放要求的女性形象。而1937年奔赴延安,无疑揭开了丁玲生命史上新的一页,她对妇女问题的思考和探求也随之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
从《简爱》两译本的比较看译者翻译立场的确立
作者: 韩海燕   来源: 山西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简爱》   译者   翻译策略  
描述: 《简爱》是英国十九世纪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代表作。小说中的女主人公简·爱具有独特的思想和个性,夏洛蒂·勃朗特成功地将一个敢于反抗,追求个性独立,敢于争取自由平等的女性形象呈现在读者面前。这部小说的独特魅力影响了几代中国的读者,成为最受欢迎的外国文学作品之一。小说的作者用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采用细致的描述方式向读者娓娓道来。小说的故事情节离奇曲折,跌宕起伏,语言简练生动,文笔流畅,自问世以来,《简爱》不仅被翻译成了多国文字,而且多次被改编成电影,其影响远远超越了时代和地域的限制。 在我国,已经被翻译成数个
新时期女性文学意识的论争
作者: 刘海燕   来源: 青年作家·中外文艺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固守   超越   女性意识   女性文学   论争  
描述: 女性意识是女性的主体意识之一,是中国女性文学成为一门学科研究以来评论家们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评论家们主要在两方面进行讨论:一是什么是女性意识,二是我们应该固守女性意识还是应该超越女性意识。围绕女性意识而展开的论争,丰富了女性文学的研究,对中国女性文学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本文通过梳理关于女性意识论争的情况,对具有代表性的观点进行分析,从而提出自己的观点。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