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江南文化背景下的金华当代女性文学——以卢文丽《外婆史诗》为例
作者: 汪全玉   来源: 宁波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外婆史诗》   “外婆”形象   金华   江南文化   当代女性文学  
描述: 卢文丽的《外婆史诗》堪称近年金华女性文学的杰作,对其文本具体审视可见:江南文化与金华文学水乳交融,金华女性文学在江南文化要义的实践和渗透过程中,展现出了与金华传统文化高度契合的特点,表现为人物塑造上诗性、质朴和自由风格带来的勃然生机。《外婆史诗》又是用江南金华学派的经世情怀和致用手艺历经岁月沧桑打磨而成,以精神回乡的乌托邦式的深化,将金华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植根其上的小人物平凡而伟大的生命观,展露得自然生动。小说绵绵不绝的生命力,也就跃然纸上了。金华当代女性文学的成就,由此可见一斑。“外婆”这一典型形象的塑造
严歌苓《第九个寡妇》对男性叙事中心的解构
作者: 汪蒙   来源: 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第九个寡妇》   男性叙事中心   女性文学   严歌苓  
描述: 《第九个寡妇》是严歌苓颇具代表性的作品。以王葡萄的形象和诸多男性形象的鲜明对比为视角,从王葡萄形象对男性神话形象的颠覆、对男权意识中心与寡妇话语偏见的解构以及女性性欲的重构等三个部分,来探讨严歌苓文本中对男性中心叙事的消解和在已有女性文学的基础上对女性文学的自觉书写。
D. H. 劳伦斯的遗产和六十年代的英国:解读拜厄特的《巴别塔》
作者: 汪小萍   来源: 海外英语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性放任   巴别塔   女性文学重构   一体性   拜厄特   D.H.劳伦斯  
描述: A.S.拜厄特的《巴别塔》描写了20世纪六十年代英国知识女性的个人成长和社会文化风貌,特别关注了这一时期出现的女性解放和社会无序等问题。而这些问题的背后均可见D.H.劳伦斯的影响。劳伦斯的“一体性”(oneness)思想影响了女性的性爱观和婚恋观,助长了“性放任”的社会风气,而其作为男性文学传统的代言人形象又成为女性作家成长的障碍。拜厄特在《巴别塔》中系统反思劳伦斯的社会和文学遗产对女性个体成长和六十年代英国社会风气的不利影响,并由此袒露拜厄特本人对劳伦斯所代表的男性文学传统的复杂态度以及自己的女性文学重
李香兰银幕形象研究(1938-1944)
作者: 汪欣   来源: 中国人民大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伪装   李香兰   银幕形象   “国策电影”   失败  
描述: 作为明星的李香兰,是演员、歌手,也是政治名媛,日本在侵华战争期间制造了明星李香兰,李香兰是侵略者中的一员,伪装成中国人为日寇服务。本文通过对李香兰出演的“国策片”进行文本细读,整理分析报刊中对李香兰的报道,解析出李香兰银幕形象的构建及其体现的殖民主义意识形态。从银幕形象的转变看日本侵略者矛盾变化的心理,最后得出“国策电影”失败的结论。 本文第一章简述了随着日本的侵略,日本在沦陷区建立了“国策电影公司”,制作并发行“国策电影”,并制造出“亲善明星”李香兰的过程。日寇迫切希望通过电影传播其侵略思想,但即使是在
女性·身体·写作:新时期女性文学中“身体写作”的反思
作者: 汪小燕   来源: 上海大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主体性   身体   叙事视角   叙述话语   女性  
描述: 20 世纪90 年代以来,“身体写作”成为中国女性文学中备受争议的文学现象。关于它的评论,则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多数研究主要集中在女性意识觉醒、女性的身体及消费社会文化等方面。评论者或者从女权的角度介入文本;或者只将目光锁定在卫慧、棉棉等“另类作家”的创作上。然而,由于我国女性的“身体写作”受法国女性主义评论家埃莱娜·西苏“身体写作”理论的影响,其理论强调要在女性自身经验的基础上使女性成为言说主体,于是身体就成为建构女性主义的主要场域。而从主体性角度对“身体写作”展开专门研究则十分少见,即便一些研究者对新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