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当代文学研究三题
-
作者:
杨矗
来源:
晋东南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主流化
诗体小说
女性角色
战争文学
审美诗学
语言审美
女性文学
-
描述:
文章从不同视角对孙犁的诗体小说 ,杨沫的《青春之歌》中的女性角色和《红旗谱》中的朱老忠作了新的解读
-
《简·爱》中的女性群像研究
-
作者:
杨鸿雁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性的颠覆
亚文化
性别压抑
女性
-
描述:
通过塑造一系列的受压抑的女性形象,夏洛蒂在作品中表达了维多利亚时代女性现实、女性性别话语和她独特的属于早期女性写作的性别颠覆意识.主人公简·爱最终与她所爱的人的结合过程也是她平衡灵与肉的需求、最终取得理智和情感协调的过程.这个形象驳斥了维多利亚时代?
-
从《小妇人》看父权主义思想影响下的女性文学
-
作者:
杨咏梅
来源:
河北师范大学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父权主义
女权主义
被动
服从
女性
-
描述:
该文通过对《小妇人》的分析,揭示了女性文学创作的怪圈.受父权主义思想的压迫,女性作家在她们的作品中接受甚至为父权主义歌功颂德.该文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对《小妇人》中母女关系进行分析,发现母女关系实际上是将父权主义思想传递给女儿的工具,从而使女儿遭受与母?
-
三维视野与张爱玲的国民性观察和审视
-
作者:
杨亮辉
来源:
中南大学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张爱玲
传统
国民性
视野
现代
女性
-
描述:
张爱玲是一位融现代、传统与女性身份于一身的作家,这三个方面又各自形成了她的西方视野、本土视野和女性视野。本论文通过研究她在现代、传统、女性三个方面的具体表现,进一步研究她在各个维度的视野下分别对国民性进行的发掘工作。张爱玲以西方视野观察出中国人因循守旧、个性粗俗、喜多生多育;以本土视野观察出中国人性格中知足常乐、超脱老猾、道德自律的方面;以女性的视野审视出女性国民的最内在的性格:自我奴化,同时也提出了自己心目中的女性本质。她以最深渗透中国人性格的传统京戏与宗教为载体来发掘国民性,非常独特,但由于受成长背景
-
对女人式生存突围的世俗描写
-
作者:
杨喜钧
邱戈
来源:
当代文坛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玉米》
男权
中国社会
师范学校
小议
王家庄
“五四”精神
三部曲
毕飞宇
女性文学
-
描述:
对女人式生存突围的世俗描写
-
论当代中国女性文学创作的主要特点
-
作者:
杨子奇
来源:
黔东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主要特点
中国女性文学
创作
-
描述:
中国女性文学创作一方面受西方女性主义的影响 ,另一方面融进了本民族女性对文化和人性的理解。女性文学中对女性话语权力的渴望、青春期“新人类”的关注和主题蕴含的具体意象以及作品的结构形式等 ,都十分明显
-
祁彪佳及其《远山堂曲品·剧品》研究
-
作者:
杨艳琪
来源:
复旦大学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戏曲理论
祁彪佳
生平
文化背景
-
描述:
本文力图在总结前人祁彪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祁彪佳的生平思想交游及理论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和分析,以期展示明代末年清流士大夫的政治际遇和特殊心态,揭示祁彪佳曲论的批评特色和理论建树及其在戏曲理论史上的地位。在研究过程中,特别重视他的生平活动与他《远山堂曲品·剧品》创作的联系,二者互相参证,有助于对他生平及曲论思想的深入研究和理解。
第一章论述祁彪佳的生平思想及其文化背景,共分为三节。第一节阐述祁彪佳的生平经历与思想变迁,主要利用前人很少引用的祁彪佳日记、祁彪佳尺牍及多种祁彪佳传记和祁彪佳的文学创作作
-
呼唤乡村女性的春天:评萧红小说
-
作者:
杨雪飞
来源:
河北大学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文化批判
乡村女性
萧红小说
女性文学
-
描述:
呼唤乡村女性的春天:评萧红小说
-
个体生命价值纵横谈
-
作者:
刘思谦
耿占春
张清民
张兵娟
沈红芳
杨珺
傅书华
李仰智
胡全章
来源:
黄河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价值支点
价值论
人与人
生命哲学
历史进程
个人意识
个人主体性
个体生命价值
集体
分类学意义
-
描述:
发生在21世纪初的9·11事件及此后发生的多次恐怖事件,加深了我们对个体生命价值的忧虑。成十、成百、成千鲜活的生命毁于一旦,在历史的长流中永远永远地消失了,为人类良知和他们的亲人们、朋友们留下了永久的伤痛和焦虑,也向我们提出了有关人类生存的根本话题:人是什么、个人是什么、人和人、个人和群体(种族、国家、宗教、社群等)究竟该如何相处?人和人之闻到底能不能相互尊重并和谐、和平地相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