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美国女性黑人文学对自我身份的探寻
作者: 杨冰   来源: 知音励志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性别歧视   种族主义   黑人女性   身份认同  
描述: 20世纪70年代的后期美国女性烦人黑人文学主要是以自身独特视角和实践理论开创了美国文学领域的最新理论思想和新思潮。而作为身受种族歧视与性别歧视双重压迫的特殊群体,美国女性的黑人文学以其独特的视角,在文学作品中对其自我身份进行了长期的探寻与抗争。从长远意义来说,黑人女性主义文学的产生与发展改变了人们长期以来固有的对美国黑人女性的认知,也为美国黑人文学以及少数族裔女性文学的创作抹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恰如飞鸟倦知还:解读朱淑真
作者: 杨朝红   来源: 时代文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文学   朱淑真  
描述: 朱淑真(有的文献也写做朱淑贞)是我国文学史上著名的女词人,与李清照齐名,并称"词坛双壁".自20世纪20年代,对朱淑真的研究开始受到学者们的重视.尽管,有关朱淑真的史料不足,但近20年来,时朱淑真的研究有很大突破.本文试图从生平和诗词的角度解读朱淑真.
爱的建构——张洁早期作品中的婚恋观
作者: 杨晓霜   来源: 河南城建学院学报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建构   张洁   婚恋观  
描述: 在历代文学作品中,爱情总是一个与女人密切相连的永恒主题。女性文学亦始终高唱着爱情的悲欢离合。在不同的作家笔下,爱情也被赋予了不同的内涵。作为女性作家的张洁,在其创作初期一直怀揣真爱梦想,构想着美好而和谐的两性情感关系。在这个时期的作品里,看到的是纯真无瑕的真爱,感受到的是男人对女人的呵护与关爱和女人对男人的崇拜与追随,上演了一出出“天堂里的爱恋故事”。
一瞬烟火:浅论梅娘作品中的女性意识
作者: 杨洁   来源: 黑河学刊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意识   生存状态   梅娘  
描述: 梅娘是东北和华北沦陷区文坛一位享有盛名的女作家。她的创作深切关注女性命运,思考女性前途,探索女性出路,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她用一双女性的眼,一颗女性的心,一支女性的笔,传达出一种深厚的女性意识。梅娘的文学创作在中国现代女性文学史上具有不可磨灭的地位与价值。
大陆和香港女性文学之再比较——亦舒和池莉的创作比较
作者: 张杨   来源: 世界华文文学论坛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叙事语言   叙事角度   婚姻   爱情  
描述: 本文通过对香港作家亦舒和大陆作家池莉的创作在意蕴层面和文本层面的比较,来阐释当代香港女性文学对大陆母体文学的继承和突破,以及百年来受异质文化思潮影响而形成的独特文学意识。
再谈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理论概述
作者: 杨谨旖   来源: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批评理论   女性文学   女性主义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  
描述: 回顾社会发展进程,女性主义对西方各国的女性文学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西方女性主义理论的发展,历经不断的创新、挑战、质疑与突破,形成了独特的生命力和思想活力。
解读简·奥斯汀《爱玛》中爱玛的恋爱观念
作者: 杨廷勇   来源: 短篇小说(原创版)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婚姻观念   门第观念   情节设置   社会形势   奥斯汀   小说作品   心理描写   文中   终成眷属   写实性  
描述: 简·奥斯汀的小说作品往往不涉及严峻的阶级斗争与黑暗的社会形势,她的视角往往细腻独特,具有女性文学的光辉。在《爱玛》这部作品中,她更多地尝试写实性的手法,不避讳当时历史背景下强烈的门第观念,主人公爱玛在前期自负、势利的个性特点,等等,用巧妙的情节设置串联了文中每个人的爱情与婚姻,并在最后突出了爱玛与乔治的终成眷属。全文
现代女性革命小说文化价值的再认识
作者: 杨晶   来源: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革命小说   现代文学   女性文学   现代女性  
描述: 现代女性革命小说丰厚的文化价值应该重新予以认识。虽然现代女性革命小说具有其局限性,但其创作在促成中国现代文学新的女性传统和创作模式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形成了现代女性的角色意识、现代女性的心态、现代女性的审美取向、现代女性的话语,对推动五四女性文学现代化目标的实现具有划时代的贡献。
《野草在唱歌》中“他者”的斗争和反抗
作者: 杨国伟   来源: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反抗   “他者”   《野草在唱歌》   女性   黑人奴隶  
描述: 《野草在唱歌》反映了多丽丝·莱辛的写作的两大关注点:女性的挣扎和非洲殖民地的社会状况。女性文学和后殖民文学视妇女和黑人奴隶为被剥夺了话语权的"他者"。女性在以男性力量为主导的社会中受尽压迫;黑人奴隶同样地被殖民地的白人势力所欺凌和压制。但不可忽视的是妇女和黑人奴隶不断在对压迫进行斗争和反抗。通过对殖民地日常生活的真实描写及大量的对主人公的心理描述,《野草在唱歌》给我们展现了以玛丽和摩西为代表的妇女和黑人奴隶的生存境况,及他们是如何在压迫中挣扎斗争,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反抗身上的"他者"标签以期望实现"自我"的
雷妍小说的女性视角
作者: 杨静   来源: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雷妍   女性本体   女性命运   自由意识  
描述: 雷妍是20世纪40年代北平沦陷区的重要作家之一,其小说取材广泛:既有现代都市,又有田园乡村;既有上层显贵,又有市井贫民。但不管取材如何广泛,其创作总是贯穿着对女性命运的关注、对女性自身懦弱的审视以及对封建男权社会的批判,这也正体现了其创作的显著的女性文学特色。本文将从女性悲惨命运的申诉、女性自由意识的觉醒以及女性本体的审视三个方面来探讨雷妍小说的女性视角。
< 1 2 3 ... 8 9 10 ... 55 56 57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