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想象的“他者”——二十年代女性文本中欲立而不得的男性书写
作者: 张明杨   来源: 牡丹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性形象   女性性权利   女性文本   历史文化语境   中国现代文学史   凌淑华   现代中国   女性书写   女性觉醒   亚侠  
描述: 在“五四”这个特定的历史文化语境中萌发了现代女性觉醒与成长的根基点,掀起了中国现代女性文学的第一个高潮,她们开始以自身为切入点,展露情怀,言说心声,同时,有史以来作为主宰者的男性也进入了她们的书写视域。纵观20年代女性文本中关于男性形象的审视,可见“五四”女作家们主体意识的流变历程:想象中的欲建立而不得。20世纪20年代席卷全国的“五四”新文化运动
乡土经验与女性悲歌——孙惠芬小说论
作者: 杨晓梅   来源: 青岛大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乡土经验   孙惠芬   女性形象  
描述: 孙惠芬是新时期以来为数不多的专注于乡土写作的女作家,独特的乡土经验是她创作的灵感来源,这也使她笔下的乡土女性人物具有强烈的现实性和浓郁的悲剧性色彩。论文以“乡土经验”为核心视角,主要运用女性主义批判方法、形象学、文本细读等理论及方法,以孙惠芬小说中的女性群体形象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乡土叙事文本的解读,深入探讨乡土经验在孙惠芬乡土小说中女性人物形象塑造中的得与失。一方面,独特的乡土经验丰富了孙惠芬小说的女性人物类型,展示了辽南乡土女性野性、泼辣的性格特点以及无法逃脱的悲苦命运。孙惠芬小说的女性人物塑造与乡土
《小城大爱》翻译实践报告
作者: 杨敬瑞   来源: 辽宁大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读者反映论   释义理论   翻译策略  
描述: 笔者选取凯特·高曼的一篇爱情小说《小城大爱》进行的翻译实践报告。凯特·高曼是美国新时代下的浪漫主义女作家,她的每一部小说都塑造了自信、坚强、乐观的女性形象。她们执着于梦想、爱情,面对困难和挫折从不胆怯和轻言放弃。这些形象代表了作者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而《小城大爱》是一篇爱情小说,它可以净化读者的心灵,带给读者强烈的幸福感。另外,作为一名译者,笔者喜欢翻译优美的文字,这既是一种享受,也是一种贡献。把美好传递给读者是我们的责任。最常见的翻译起来未必容易。普通的才是最贴近我们日常生活的。论文以奈达的读者反
女性主义视角下新中国第一夫人媒介形象研究
作者: 杨丽萍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新闻传播学   媒介形象   角色定位   第一夫人   女性主义  
描述: 女性主义由西方女权运动发展而来,自上世纪80年代传入中国,作为一种批判方法,女性主义迅速冲击了其他人文社科类学术研究,新闻传播学自然也不例外。<br> 随着媒介的发展,媒介在人们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媒介逐渐成为人们认识和理解世界的来源,媒介也成了社会价值观的映射。女性主义与新闻传播学的结合,其研究很重要的一个部分是媒介中的女性形象。“第一夫人”是一国女性的代表,其形象代表了一个国家广大女性的生存发展状态,其媒介形象代表了社会的女性观念。通过研究第一夫人媒介形象及其变化,试图剖析其背后
生态神学视野下福克纳短篇小说中的自然与女性研究
作者: 杨秀萍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威廉·福克纳   自然   生态神学   短篇小说   女性  
描述: 威廉·福克纳(1897-1962)是二十世纪美国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曾以其“对当代美国小说做出的强有力的和艺术上无与伦比的贡献”而荣膺1949年诺贝尔文学奖。作为一个讲故事的大师,福克纳不仅在其长篇小说中展现出了杰出的创造力,而且在其短篇小说中也表现出了很高的造诣。他所创作的约克纳帕塔法世系小说一直以来受到世界文坛的极大关注。正如在福克纳的长篇小说中,人与自然、男性与女性的关系问题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与其长篇小说关系密切的短篇小说也与这两个问题分不开。本篇论文旨在以生态神学的视角对福克纳短篇小说中的自然
唐代宫廷女子教育研究
作者: 杨子敬   来源: 山西大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内文学馆   女子   掖庭局   内教坊   宫廷教育  
描述: 唐代处于中国封建时期的中间阶段,教育体系完善,大众的文化水平较高,在官学、私学教育发展的同时,宫廷中的女子教育也迅速兴起。唐朝宫廷女子人数众多,这个阶段的宫廷女子教育,继往开来,兼具传统与创新。本文主要围绕唐朝宫廷女子教育的史实,运用文献法等研究方法,从宫廷女子受教育状况入手,分别对宫廷女子受教育的机构、内容、方式、特点进行研究。因为宫廷教育的特殊性和复杂性,本文还抽取了宫廷女子教育的代表上官婉儿,对其进行个案分析。宫廷女子受教育的原因分为三个方面,分别是职责的必要、社会教化的要求和内在的动力。唐朝宫廷女
“她者”的文学史与独立史
作者: 杨健民   郑珊珊   来源: 中国图书评论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学批评   文学作品   性文学   文学传统   情感方式   学史   传统女性形象   女性解放   本土理论   女性主义  
描述: 《台湾女性文学史》,林丹娅,厦门大学出版社,2015女性文学和女性主义一样,它不是一种本土理论,而是一个“跨国概念”。但无论如何,它是文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领域。一方面,女性解放的许多思想探索、价值重估以及情感认定,往往通过女性作家的作品体现出来;另一方面,女性文学作品的阅读影响力的不断提升,需要大量优秀的女性文学作品和正确的女性文学批评加以引导。然而,当我们说“女性文学”时
< 1 2 3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