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作者:李瑞】搜索到相关结果 10 条
-
《美狄亚》和《革命之路》中的女性形象分折
-
作者:
李瑞
来源:
当代小说(下半月)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革命之路
美狄亚
男性视角
-
描述:
美狄亚和爱普莉是生活在不同时代、不同国度的女性,她们的故事也迥然不同,但两者均为男性作家笔下塑造的女性形象,且作家都被誉为对维护女性权益做出了巨大贡献。本文尝试对男性视角下的女性形象予以解读。
-
《小说十八史略》中的女性间谍
-
作者:
李瑞雪
来源:
现代语文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小说十八史略》
陈舜臣
间谍
女性
-
描述:
陈舜臣被称为“日本中国题材历史小说第一人” [1] ,他发表了一百多部各类著作,获得过多项文学大奖,影响巨大,受到日本读者的追捧。《小说十八史略》是他根据中国古代从神话时代到南宋灭亡的历史背景创作
-
张瑞芳 德艺双馨的艺术家
-
作者:
李瑞
来源:
人物周刊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
描述:
著名表演艺术家张瑞芳,曾是话剧舞台上闻名遐迩的四大名旦之一,从舞台到银幕,她塑造了一系列鲜活生动的形象。为新中国电影奉献了一个独一无二的喜剧形象——“李双双”。 “李双双”以泼辣的性格、心直口快的荧幕形象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然而这个充满喜剧魅力的“李双双”今后将只能在胶片中与我们见面了。她的扮演者著名的表演艺术家张瑞芳于6月28日晚因病在上海逝世,享年94岁。 如果从业余演出开始算起,张瑞芳从艺已超过70年,先后参演了40余部话剧、近20部电影,《放下你的鞭子》、《棠棣之花》、《屈原》、《北京人》、《
-
政治传播中“第一夫人”形象研究——以米歇尔·奥巴马为例
-
作者:
李瑞
来源:
兰州大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政治传播
夫人外交
米歇尔·奥巴马
第一夫人
-
描述:
学界对政治传播的研究兴趣浓厚,但将政治传播与“第一夫人”相结合的研究并不多见,而本文将政治传播、“第一夫人”及女性形象三者结合起来进行研究,希望将政治传播研究的领域予以扩大,充实政治传播研究的内容,为将来的政治传播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本文着重从传播学的角度来研究政治传播中“第一夫人”形象的构建,研究米歇尔·奥巴马的女性形象对奥巴马政府以及美国的外交活动带来了哪些影响,并探讨米歇尔·奥巴马对美国国家形象的塑造起着怎样的作用。在政治经济一体化的今天,研究美国“第一夫人”的性别角色、形象、话语和行为等特点对一
-
苏童小说女性形象在文学史中的意义
-
作者:
李瑞萍
来源:
山东文学(下半月)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苏童小说
颠覆
继承
女性形象
-
描述:
苏童小说中的女性形象群体,呈现出阴郁、颓废的审美特征,一方面颠覆了当代文学经典叙事话语,另一方面继承了唯美颓废主义叙事传统,在当代文学史中有着重要的价值意义.
-
苏童小说中红粉情结的成因
-
作者:
李瑞华
来源:
文学教育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童年经验
苏童
地域文化
流派影响
女性形象
-
描述:
苏童的创作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江南青年才子们那梦幻感伤的叙事风格,其小说中的许多女性形象曾一度填补了当代文学中刻画女性性格缺乏心理深度的空白,女性在他的笔下显现出富有魅力和意味的侧面。苏童小说中的“红粉情结”,已经引起评论界的关注,本文试从以下童年经验、地域环境和流派影响几个方面探讨苏童小说中这一情结的成因,以期能够更进一步的理解其创作中这一特殊的文学现象。
-
《碧奴》与“孟姜女哭长城”故事的演绎
-
作者:
李瑞萍
来源: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碧奴
创作资源
传说故事
-
描述:
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在流传过程中,被不断演绎着,并被赋予着新的情感。苏童的新长篇小说《碧奴》是根据中国传说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改编而成的,作家改变过去自己笔下女性形象的颓废色彩,塑造了一个善良、忠贞的女主人公碧奴形象。古典传说故事也可以成为中国当代小说一种新的创作资源。
-
女权主义与民族文化的融合——谈托妮·莫里森的民族女权观在《秀拉》中的体现
-
作者:
李瑞英
来源:
徐州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秀拉》
托妮·莫里森
民族文化
女权主义
民族女权主义
-
描述:
莫里森的《秀拉》塑造了三个典型的黑人女性形象:伊娃、秀拉和内儿。伊娃是民族文化承载者,秀拉是激进的女权主义者,内儿是黑人文化传统的保守者。通过三个形象,莫里森表达了自己的民族女权观。
-
论苏童笔下的女性形象
-
作者:
李瑞萍
来源:
武汉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美学特征
文学意义
苏童
女性形象
-
描述:
苏童是一位当代著名的小说家。尤其是他的《妻妾成群》被张艺谋拍成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获得威尼斯大奖后,更是引起社会的关注。他的创作题材大致有三类:写故乡的“枫杨树系列”小说、描写少年成长的“香椿树”系列和旧时代女性系列小说。后来他又创作了以历史为题材的小说,如《我的帝王生涯》、《武则天》。去年9月以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改编的小说《碧奴》也已出版发行。而他的以“红粉”为意象的旧时代女性系列无疑是最成功的,改编成影视剧的也大都属于这类题材,如《妻妾成群》、《红粉》、《妇女生活》等。小说中成功塑造了一群独特的女性
-
《小说十八史略》的新历史主义解读
-
作者:
李瑞雪
来源:
大连外国语大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小说十八史略
新历史主义
解读
陈舜臣
-
描述:
《小说十八史略》是日本华裔作家陈舜臣创作的历史小说。这部作品是依据元代史学家曾先之的作品《十八史略》所作,但又与其呈现出很大的不同。在《小说十八史略》中,陈舜臣解构了中国传统道德评价下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对历史进行了重新的推理和建构。对该作品的新历史主义解读有助于初步认识陈舜臣的历史观。本文主要包括三个部分。第一章,消解与平反:英雄与奸佞的另一面。通过对比正史材料,分析《小说十八史略》中记述的帝王君子个人隐秘的情感;描述正史既定的奸佞小人的不得己为之;探求陈舜臣在书中进行的深刻的人性思考。可以得出,陈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