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女性主义音乐批评的贡献与局限
-
作者:
宋方方
来源:
人民音乐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社会性别
音乐史
女性主义运动
新音乐学
作曲家
音乐学研究
女性学
音乐文化
传统音乐
音乐批评
-
描述:
“女性主义”(Feminism)视角反思人文、社会及历史等学科是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女性主义运动第二次浪潮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并在此后形成一股巨大的学术思潮,在文学、艺术、历史、电影等学科领域引起广泛的论争。尽管音乐学界对此反应较为迟钝,但在整个音乐学界对颇具“科学”意味的、以实证主义为首的传统音乐学加以反思的同时,女性主义音乐批评(Feminist Music Criticism)以一种颇为激进的姿态出现,成为美国“新音乐学”(New Musicology)研究的一个重要分支。
-
清末到“五四”新女性形象的建构与衍变
-
作者:
马方方
来源: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建构
衍变
新女性
-
描述:
清末到五四,中国思想界处于新旧交替、中西杂糅的思想多元年代,这一时期也正是旧时代女性向新式女性形象身份演绎转化的一个时期。在不断变换的历史情境中,新女性的形象也在不断发生改变:从戊戌维新时期的"新贤妻良母"到辛亥时期的"国民之母"与"女国民",再到五四时期的"娜拉",其中建构与演变的轨迹,因应了近代社会政治话语的变迁,同时也进一步延展出女性权利伸张的诉求。
-
20世纪初新知识界的“国民”话语与新女性建构
-
作者:
马方方
来源:
史学月刊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新知识界
新女性
国民
-
描述:
20世纪初新知识界在新女性建构中运用的"国民"话语实际上是一个历史与女性共构的问题。知识分子在现代化追求的过程中,基于民族国家重建的需要,构建出新的女性形象:"国民之母"与"女国民"。共同衍生于"国民"语境中的两种女性形象塑造的目标指向相同,都以服务于国家为最高旨归,但却存在着建构思路上的分歧和内涵上的差异。两种形象既有矛盾冲突,又有互构包容,反映了其时思想界在这一问题上显示出的紧张与焦虑。值得注意的是,女性在被赋予国家责任的同时,其自我主体身份也开始建构,这正契合了"国民"语义的另一深层意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