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作者:德】搜索到相关结果 143 条
-
《静静的顿河》三位女主人形象
-
作者:
陈德银
来源:
山海经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静静的顿河》
美学价值
娜塔利亚
叛逆者
男权中心
女性主义视角
肖洛霍夫
阿克西
诺贝尔文学奖
达丽
-
描述:
《静静的顿河》是肖洛霍夫最伟大的作品之一,他凭借此作品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本文拟从女性主义视角来分析文中的三位女性形象,并探究根植于作家深处的男权中心意识,展现作品的美学价值。一、阿克西妮娅:对父权与夫权制的反抗在小说中从肖洛霍夫的创作目的来看,娜塔丽亚无疑是作者其极力维护的“正统,”形象,而阿克西妮亚则是作为一个“叛逆形象”出现的。阿克西妮亚的一生是受尽男性压迫的一生,在少女时期就遭到了自己生父的强奸,
-
菲利普斯历史小说中的边缘叙事
-
作者:
郭德艳
来源:
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历史叙事
创伤
受难者
卡里尔·菲利普斯
边缘群体
-
描述:
当代英国小说家卡里尔·菲利普斯在其所创作的历史小说中对奴隶贸易、二战中的屠犹事件以及战后加勒比海人民的移民经历进行了多层次与多维度的全景再现。他以区别于西方主流作家的视角记录了边缘群体的创伤历史。菲利普斯笔下的黑人形象完全颠覆了白人文学中对黑人的类型化塑造,揭示了种族屠杀给犹太人带来的巨大创伤,所刻画的女性人物打破了传统的男权意识对于女性形象的设定。菲利普斯将边缘群体的经历置于叙事中心,让失语状态下的他者发出自己的声音,将自己的故事写入历史。
-
花自飘零水自流——试析《春阳》与《竹山房》中女主人公的人生悲剧
-
作者:
左雯
黄德志
来源:
名作欣赏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菉竹山房》
比较分析
《春阳》
女性人物
-
描述:
施蛰存《春阳》与吴组缃《菉竹山房》中两位女性形象婵阿姨与二姑姑都是旧社会冥婚制度的不幸代表,两位女主人公不幸的人生轨迹有许多相似的地方,也有许多不同的地方。本文将从两位女性的人生悲剧及其成因,心理状态等方面出发,分析比较两位女性人物。
-
花自飘零水自流
-
作者:
左雯
黄德志
来源:
名作欣赏(中旬刊)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比较分析
《箓竹山房》
《春阳》
女性人物
-
描述:
施蛰存《春阳》与吴组缃《箓竹山房》中两位女性形象婵阿姨与二姑姑都是旧社会冥婚制度的不幸代表,两位女主人公不幸的人生轨迹有许多相似的地方,也有许多不同的地方。本文将从两位女性的人生悲剧及其成因,心理状态等方面出发,分析比较两位女性人物。
-
历代美女瓷上婀娜
-
作者:
王德安
来源:
东方收藏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历代
美女
甲骨文
-
描述:
传入中国,佛教的菩萨形象就在陶瓷上出现,明清两代主要崇信佛教,观音菩萨大多以女性的形象在瓷器上出现。观音菩萨有三十三个不同形象的法身,图1为明成化年的观音菩萨青花盘,观音画得细腻生动,慈眉善目结跏趺坐,面前一童子跪拜。
-
唐代妇女对儒教教义的认同与反叛
-
作者:
崔德全
来源:
青年作家(中外文艺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反叛
认同
主体意识
女性形象
性别观念
-
描述:
唐传奇中,有许多生动活泼的女性形象。在她们身上,往往呈现着看似矛盾而实则统一的两面性:一方面,她们认同并亲身实践着儒家传统性别制度和观念;另一方面,她们还对这种儒教教义采取了反叛和攻击的姿态。这种矛盾的观念,在笔者看来,标志着唐代女性主体意识的觉醒。
-
论茹志鹃小说中女性形象的塑造
-
作者:
王德勋
来源: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单一
茹志鹃
女性形象
小说
复杂
-
描述:
“从微笑到沉思”,是著名评论家黄秋耘对茹志鹃小说创作道路的精辟概括。这种风格的变化,也突出地表现在其小说中女性形象的塑造上。前期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大都单纯、善良、完美,有理想化倾向,反映的主题比较单一;后期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则显得复杂、丰富、真实,歌颂与鞭挞辩证地统一,反映了作家对生活的认识更深入、更全面。茹志鹃在塑造女性形象的方法的运用上,则体现了其作为女性作家的独特优势,在当代文坛上独树一帜。
-
舍伍德·安德森的女性主义意识
-
作者:
尹根德
陈玉玲
来源:
疯狂英语(教师版)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舍伍德·安德森
意识
女性形象
女性主义
-
描述:
被福克纳誉为我们这一代美国作家之父的舍伍德·安德森,在他的短篇小说里塑造了众多的女性形象,深刻地描绘了20世纪初美国中西部女性所遭受的无法表达的痛苦和挫折,并无时不表现出对女性的深切同情和密切关注。本文从女性主义的角度解读安德森的作品,探讨舍伍德·安德森的女性主义意识和他对女性的矛盾态度。
-
艺术·人性·唯美——论《世说新语》中的女性
-
作者:
张德瑞
来源:
蒲松龄研究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世说新语
人性
唯美
艺术
女性形象
-
描述:
唯美的女性形象在《世说新语》这部作品中得到了极大的彰显,在中国文学史上独树一帜,为后人研究魏晋女性的独特地位提供了宝贵的材料。本文探讨了魏晋时期产生唯美女性的原因,并结合《世说新语》中的实例,重点论述了唯美女性对"唯美的艺术"和"唯美的人性"的追求。
-
“春浓花艳佳人胆”--论宋代话本小说的女性形象
-
作者:
纪德君
来源: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宋代话本
“佳人胆”
爱情追求
市民阶层
-
描述:
本文认为,宋代市民阶层及其审美情趣的产生,促进了话本文学载体的出现。宋话本描写与表现爱情方面有着个性特点:首先,女性形象,不论是人、是仙、是鬼、是妖,都具“佳人胆”,即大胆同封建婚姻伦理抗争,要求婚姻自由;其次,她们对爱情有着热烈而真诚的追求,对负心人也敢于惩罚。
<
1
2
3
4
5
6
...
13
14
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