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浅谈大学生对电影《金陵十三钗》的文化认知
-
作者:
朱鸿鹄
徐明
来源:
安徽文学(下半月)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学改编
中国电影大片
女性形象塑造
服装色彩意境
-
描述:
《金陵十三钗》是2011年张艺谋执导的战争史诗电影,以抗日战争南京大屠杀为背景,讲述了1937年被日军侵占的中国南京,在一个教堂里互不相识的人们之间发生的感人故事。本片作为张艺谋导演的大片,从文学改编文化、女性形象塑造文化、服装色彩文化等方面,都追求了极其深奥的文化内涵,铸就又一部中国电影大片。
-
名人相册张应春
-
作者:
徐明
董扣宛
来源:
档案与建设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烈士纪念馆
吴江市
-
描述: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妇女运动的先驱张应春百年诞辰.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的时候,我们深深缅怀这位为崇高的革命理想和人民解放事业英勇献身的女杰.
-
挑战父权制
-
作者:
徐明
来源:
苏州大学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
描述:
19世纪下半叶,美国女作家的女性意识空前高涨,其中表现最突出、文学
成就最大的就是凯特·肖邦。在其短短十年创作生涯内,她驰骋文坛,发表了
两部短篇小说集和两部长篇小说,成为一位享有盛名的女性乡土文学作家。1899
年,肖邦的代表作《觉醒》问世,由于她塑造了“离经叛道”、追求自由与独立
的“新女性”形象——艾德娜,因而在文坛上掀起了一场轩然大波,作家与作
品均受封杀。随着20世纪60年代美国女权主义运动的兴起及对肖邦的再认识,
此书才被评论家重新发
-
陈云同志二三事
-
作者:
徐明清
来源:
党的文献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共六届六中全会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陈云同志
国民党
王观澜
妇女运动
革命根据地
统战部
中国共产党创建
陕甘宁边区
-
描述:
五块钱的重奖1 93 8年 4月 ,我从延安中央党校毕业后 ,被分配到中共中央组织部妇女科任副科长。原科长蔡畅大姐赴苏联治病 ,新科长张琴秋大姐尚未到任 ,所以妇女科的工作人员除我之外 ,只有浦安修
-
试论毕飞宇作品中的女性形象
-
作者:
徐明亚
来源:
闽南师范大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当代文学
毕飞宇
女性形象
-
描述:
毕飞宇是评论界所称赞的“当代最关注女性命运的男性作家”,他在作品中描摹并塑造了一大批光彩照人、栩栩如生的女性形象,并以他深入体贴的真诚,表现出对女性的深刻关怀,具有很强烈鲜明的个性特征。本文将立足于作品,采用文本细读的方式,对毕飞宇作品中的女性形象进行梳理总结,以期做一个整体的评述。本文将从三个部分进行论述:第一部分:分析毕飞宇的具体作品,以“疼痛”为母题,关照女性并将其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分为四类:母亲类形象、大浴女类形象、无辜受损类形象和现代妻性类形象,并一一分析她们各自的疼痛。第二部分:在认真剖析作品的
-
艾丽丝·默多克小说中女性自我身份的解构与重构
-
作者:
徐明莺
来源:
上海外国语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解构
艾丽丝·默多克
善
重构
女性自我
-
描述:
艾丽丝·默多克是二战后英国文坛颇具影响力的女性小说家和哲学家。有别于同时代的女性主义者,她在文学创作上偏爱男性的叙事视角,刻意回避自己作为女性作家的创作身份,崇尚低调女权运动,对女性人物的塑造和对女性问题的思考具有写实性与客观性。二战后,随着传统的理性和道德价值观念的摧毁,作为男女二元对立系统中的弱势群体,女性面临着如何在新的语境下重塑女性自我身份的困境,这也是默多克在她的作品中探索的重要内容。本文结合默多克的哲学观点及其创作的时代背景,通过基于她主要作品的文本分析,对作品中女性人物的自我身份的解构和重构
-
《黑王子》中女性人物爱情观的文学伦理学解读
-
作者:
徐明莺
康中丽
来源:
现代交际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学伦理学批评
艾丽丝·默多克
斯芬克斯因子
《黑王子》
-
描述:
《黑王子》是默多克创作中期以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中纠缠不清的爱情关系为重要主题的一部作品。其中的四位女性人物都渴望拥有完美的爱情,但因斯芬克斯因子的作用而走向殊途,同时展现了文本中女性人物"唯我主义"爱情观的的消融到向善的爱情观的重新建构的过程。由人性和兽性因子组合而成的斯芬克斯因子是文学作品解读与阐释关键点。斯芬克斯因子通过理性意志、自由意志和非理性意志之间的伦理冲突决定了人类伦理选择在个体发展和社会历史中的价值。本文指出,《黑王子》中爱情主题在斯芬克斯因子作用下展现了默多克作为道德哲学家对于女性爱情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