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伤逝:从自由女性主义视角透视《简·爱》
作者: 王晓芳   来源: 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简·爱》   命运   爱情   解放   自由女性主义  
描述: 发表于1847年的《简·爱》以主人公追求独立、平等的新知识女性形象而备受女性主义者的青睐。但是,对于作品中梅森·伯莎的死,以及小说完美结局的"败笔论",历来众说纷纭。从自由女性主义角度出发,对这些争议进行了探究,揭示了《简·爱》女性主义爱情观的合理内核及彻底性,同时也分析了自由女性主义的伤痕——女性解放力量、解放道路、女性命运归宿的局限性。
中国新石器时代女性人物雕塑及其功能分析
作者: 王晓婷   来源: 大众文艺(学术版)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人物雕塑   功能  
描述: 我国考古发现的女性人物雕塑主要是新石器时代的遗存,概括的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独立的女性人物雕塑,其中包括一些大型的和小型的雕像,材质各异;另一类是作为器物附饰的女性人物雕塑,主要是陶瓶的口部。这些女性人物雕塑并不是为了纯粹的欣赏而被制作出来的,它们各自有着各自的不同的功能,概括的说是和原始的宗教信仰有着密切的关系。
浅谈雷雨式性格繁漪的形象
作者: 王晓辉   来源: 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繁漪是五四运动后,受过现代教育又生长在封建大家庭的女性,她既有保守的一面,又具有叛逆的一面,她既是受害者,同时又伤害了他人;她在命运的压迫下,既有不正常的举动,又具有清醒的认识,她的生命中交织着“最残酷的爱”和“最不忍的恨”。同时她的身上也具有封建落后女性的局限性。繁漪的悲剧具有深刻的社会根源,又有作者所极力表现的“宇宙里斗争的残忍”和“冷酷”。她丰富了叛逆女性的人物画廊,彰显女性对男权社会的反抗和冲击,具有一定文学价值和广泛的社会意义。
鲁迅笔下的村镇愚民
作者: 王晓琨   来源: 心事(教育策划与管理)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鲁迅先生小说中的人物塑造非常成功,我们今天就着重分析几个典型的人物形象。 一、自怨自艾——祥林嫂 祥林嫂是鲁迅作品中影响深远的女性人物形象之一,是封建制度下社会底层妇女悲剧命运的缩影。《祝福》中的祥林嫂是另一类被侮辱被损害的人物代表。在他的这篇小说中,着力揭露的是阴暗愚昧的社会环境摧毁善良勤劳的国民这一特点。
大跃进时期农业生产中的福建妇女(1958年—1960年)
作者: 王晓莹   来源: 黑龙江史志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福建妇女   农业生产   大跃进  
描述: "大跃进"时期,福建妇女们在各个战线上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个时期,福建妇女在农业生产上成为一支主力军,参加生产的妇女人数是空前的,这是福建省妇女运动史上非常重要的一个阶段。
老师的教诲
作者: 王晓   来源: 中华魂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同学   班主任   教授   南通大学   文友   大学生   林徽因   大学老师   文学院   女性文学  
描述: 先生要参加南通大学892班毕业22年的同学聚会,我也因通大文学院已退休教授陈学勇的点名,陪先生一起回他的母校。陈学勇教授北大毕业,林徽因研究专家,因为对女性文学的关注,教授想见见我这个以文为生的学生媳妇。师生见面叙旧在通大专家楼进行,同学之间22年不见,一定有许多话要说。我和南通当地的几位文友见面,有意去迟些,
莫言长篇小说主题学研究
作者: 王晓燕   来源: 辽宁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主题学   意图   莫言   人物   主题   长篇小说   意象  
描述: 莫言自80年代登上文坛,其小说不管在文体上还是在内容上都对中国的当代文学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和影响,其创作改变了中国传统小说的轨迹,莫言始终在用一种奇异而新鲜的艺术感觉来重新认识我们民族的生命和文化心理。本文在主题学宏观视野的关照下,分析莫言长篇小说的几大主要主题、人物、意象及其意图的指向。本文主要对莫言的十一部长篇小说所涉及的主题类型、主题人物、文本意象、意图指向做主题学的研究,力求对莫言的长篇小说做全面系统的分析和研究。本文主要分四部分,第一部分主要阐释莫言长篇小说的主题类型。莫言在作品中所涉及到的主题有
从象征主义角度解读《小城畸人》
作者: 王晓静   来源: 郑州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小城畸人》   安德森   孤独   交流   象征主义  
描述: 舍伍德·安德森是美国当代文学史上的一位杰出作家。他的小说不仅吸引了很多评论家和学者,还对随后几个世纪的作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例如,美国著名现代作家威廉·福克纳;欧内斯特·海明威;弗朗科斯·斯科特·菲茨杰拉德。在安德森所有的作品中,《小城畸人》是他最成功的的作品。自小说出版以来学者们已经从多个角度去阐释该小说,但对其象征主义的解读仍未引起足够的重视。论文拟从象征主义角度对舍伍德·安德森的代表作《小城畸人》进行解读。通过对小说场景,人物和物品的象征主义解读,论文探讨了十九世纪后半叶美国从农业社会转变为工业社会
城镇化进程中妇女土地权利的实践逻辑:南宁“出嫁女”案例研究
作者: 王晓莉   李慧英   来源: 妇女研究论丛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城镇化   出嫁女   土地权利  
描述: 伴随着城镇化进程中的农地征用",出嫁女"成为土地权利受侵最为普遍的群体。研究认为,征地带来了"性别化"的身份认定,在村民自治背景下,村民表决的决策程序又为其提供了一个合法化的条件。基层政府难以纠正村民自治中的违法规定,且面临维稳的政绩压力。建议在农业和农村能力建设的培训中纳入性别平等内容,重视组建妇女组织,开展妇女的能力建设培训;明确"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认定"的法规标准,保证征地补偿机制中的性别平等,保障妇女在村庄公共事务中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和监督权;强化对村规民约的法律约束,保障基层政府对违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