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林海音小说中的女性形象
-
作者:
张实
来源:
东北师范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艺术手法
人生经验
女性形象
叙述策略
-
描述:
林海音是中国现当代台湾著名的女作家,是台湾女性文学的开山人。她的童年和青年时代生活于北平,三十岁回到故乡台湾。特殊的生活经历使林海音对北平和台湾充满感情,她的文学创作的灵感也是来自北平与台湾的生活经历。作为独立自强的职业女性,她体会到新旧时代中不同女性的经历和遭遇,塑造了一系列跨越各个时代的丰满的女性形象。她关注女性的命运,通过女性形象的塑造来探讨人生的各种问题,表达作家对女性的同情和悲悯。本论文对林海音小说中女性形象进行分析和思考,并详细考察作者用于塑造女性形象的艺术手法和叙述策略,力图通过作者在对女性
-
论张爱玲小说中的“红楼笔法”
-
作者:
张薇
来源:
东北师范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张爱玲
《红楼梦》
小说
笔法
-
描述:
《红楼梦》作为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以其长久不衰的魅力,对后世的小说创作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很多中国现当代作家如鲁迅、林语堂、张恨水、张爱玲、贾平凹、陈忠实等都受到了《红楼梦》的滋养,张爱玲是这些作家中受《红楼梦》影响最深的人。她一生挚爱《红楼梦》,自觉地把《红楼梦》奉为自身创作学习、模仿的摹本,用今天的文学视角进行打量,她的“流言”体散文和“传奇”式小说之所以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中永恒的经典,甚至在世界文坛中都有其一席之地,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她深厚的古典底蕴,尤其是对“红楼笔法”的娴熟掌握和运用。她创造带有
-
泰戈尔与中国现代文学
-
作者:
张羽
来源:
东北师范大学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文体变革
泰戈尔研究
叙事与审美取向
思想文化论争
女性形象
-
描述:
1913年,罗宾德拉纳特·泰戈尔(Rabindranath Tagore 1861~1941)成为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亚洲人。他带着独特的民族文化走向世界,这让一直处于失语状态的东方话语受到了西方世界的注意。受西方和日本“泰戈尔热”的影响,从1913年起,泰戈尔的思想和文学作品就开始在中国文学的园地上传播开来,到了1923年,“泰戈尔在中国,不仅已得普遍的知名,竟是受普遍的景仰。”(徐志摩语)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泰戈尔对中国文学存在着广泛的影响。1924年,泰戈尔来华讲学,一时间,各大报纸、杂志纷纷刊登
-
从缺失到顿悟:论《黑王子》中的爱
-
作者:
张弛
来源:
东北师范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爱
伦理学
顿悟
缺失
-
描述:
集作家和哲学家于一身的艾丽丝·默多克是二战之后英国文学界颇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作为一个多产的作家,她一生创作了26部小说,4部哲学著作,一部诗集还有大量的散文。身为道德哲学家,她一直都鼓励作家们去不断地深入探究艺术的道德意义,以及他们所塑造的人物的内心道德世界。相对于同一时代的其他作家来说,默多克的大多数作品都致力于吸引大家对伦理道德的关注。而伦理学不仅仅关注个人的行为准则,同时也关注如何去不断地完善人们的内心世界。于1973年出版的《黑王子:爱的庆典》就是她的众多道德哲学作品之一。这部小说还于同年获得了
-
维多利亚小说中的中产阶级妇女道德观研究
-
作者:
张佳
来源:
东北师范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中产阶级妇女
道德观
维多利亚小说
-
描述:
维多利亚时代是英国历史上辉煌的时代,在这一时期,英国的工业化、民主化、城市化进程基本完成,中产阶级逐渐成为了社会的主流,此时,作为他们妻子的中产阶级妇女被认为是全世界最完美、最纯洁的女性,表面看来她们终日在家闲居,如贵夫人一样打发时光,享有很高的社会地位;可实际上她们整日禁锢在家庭领域,毫无自由可言,她们在精神上遭受着巨大的压抑。投射在维多利亚时期的作品中,不难发现工业革命为英国妇女所带来的改变,以及英国中产阶级妇女由被动地从属于家庭向新的社会角色的转变,其自我意识开始觉醒,成为女权主义思潮的先声。本论文
-
敢与命运抗争的“准则英雄”
-
作者:
张心嘉
来源:
东北师范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准则英雄
命运
爱情
婚姻
死亡
战争
抗争
-
描述:
厄内斯特·海明威是20世纪美国著名的小说家,“迷惘一代”的杰出代言人,并在1954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他独特的文体风格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美国作家。他成功地把个人的传奇生涯与创作的辉煌结合起来,塑造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在迷惘中顽强拼搏的“准则英雄”。“准则英雄”的魅力,笔者认为,在于它体现了海明威的美学思想,面对失败而顽强地坚持人的尊严,在逆境中显示出一种打不垮的风度。可以说,海明威是以塑造男性角色、关注男性世界而著称的。因此,许多海明威的研究者都认为海明威只长于描写“准则英雄”,驾驭没有女人的男人世界。他作
-
《妇女共鸣》杂志关于女子权利地位的讨论述评
-
作者:
张晨
来源:
东北师范大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子地位
妇女共鸣
社会角色
女子权利
-
描述:
《妇女共鸣》是1929年成立于上海的国民党籍妇女团体妇女共鸣社的机关刊物,办刊时间为1929-1944年。从时间段限上看,它基本经历了整个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从内容上看,它涉及了妇女问题的方方面面。本文以《妇女共鸣》原始资料为基础,对杂志文献进行梳理分析研究,对杂志关于女子权利、社会角色地位方面的主张进行述论,并探讨其所产生的社会意义。文章主要由四部分内容构成。第一部分是对《妇女共鸣》创办的背景时期进行介绍。主要阐述杂志创办既处于世界范围内第一次女权运动的余波中,又面临着中国妇女运动在经历国民大革命之后
-
论特瑞·麦克米兰小说《妈妈》中的母女关系主题
-
作者:
张芳
来源:
东北师范大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妈妈》
母女关系
共同成长
-
描述:
美国黑人女性文学是美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二百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一代代优秀的黑人女性作家以其独特的观察视角,深刻的创作思想以及精湛的写作技巧丰富了美国黑人女性文学。特瑞·麦克米兰是20世纪80年代末登上文坛的美国新锐黑人女性作家。其作品契合时代背景,旨在描绘当代美国黑人女性的生活与困惑。本文以特瑞·麦克米兰的小说《妈妈》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小说女主人公米尔德里德与其长女弗丽达的母女关系,揭示当代美国黑人母女关系的特点,母女关系对女性的影响并探究作者建构和谐母女关系的原因。本文由六个部分组成,分别是引言部
-
陈染作品中的房间意象研究
-
作者:
张影
来源:
东北师范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文本阐释
陈染
文本价值
房间意象
-
描述:
陈染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著名的女性文学作家,她的作品大多描写女性生存状态,建立女性话语权,但细读她的作品,却发现她的作品中出现了许多房间意象。本文试图在个体与存在的空间关系基础之上,探讨文学所建立的女性空间世界,并对陈染作品中出现的房间意象进行分析,归纳出房间这一独特的空间意象所具有的文化内涵,阐释其背后所折射出的当代都市女性生存状态和女性意识,进而反观女性文学的创作主题与生活理想,探寻空间意象与女性文学创作的内在关联。 本文第一部分是在个体与存在空间的关系基础之上建立文学所建构的女性空间世界,并指出女性的
-
颗颗沙粒见世界:评介凯·曼斯菲尔德小说中的女性形象
-
作者:
张继琴
来源:
东北师范大学
年份:
198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
描述:
五十多年来所发表的评介凯瑟琳·曼斯非尔德及其作品的文章中.对她和她的短篇小说,看法不一众说纷纭。本文概述了这些评论,进一步肯定了她在英国短篇小说史的创新作用。本文通过概括、分析十三篇精选小说,评述了凯瑟琳.曼斯菲尔德描写妇女和孩子的方式,并在此基础上论述了作品中的写作手法、意象和反语。 第一章,筒介凯。更斯菲尔德的生平及作品, 第二章,着重评介了她笔下女性的形象,具体例证从沙粒中看世界的特色。 第三章,是结论部分:凯·曼斯非尔德实际上是个意象作家,而且进一步断定,鉴于任何一位作家都是利用个人生活经验来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