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女性 叙事 主流意识形态:《白雪公主》的动素模型解读
-
作者:
张丽华
来源:
作家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主流意识形态
《白雪公主》
女性
-
描述:
真人版《魔镜魔镜之白雪公主》有意解构迪斯尼动画版《白雪公主与七个小矮人》的经典叙事。它不仅以更完整的叙事和多结构穿插来丰富故事的内容,而且还颠倒了传统的"英雄救美"模式,将白雪公主设定为行动的主体,解救屡屡陷入窘境的王子。但从深层的语义结构来看,这两个版本其实殊途同归,都旨在将女性形象类型化,以便道德说教。
-
从祝英台与朱丽叶的形象看中西文化差异
-
作者:
霍彩乔
张利明
来源:
作家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朱丽叶
祝英台
女性形象
差异
-
描述:
《梁山伯与祝英台》中的祝英台对爱情的忠贞执着,以身殉情的坚定选择与莎翁笔下的朱丽叶十分相似。二者的区别在于,祝英台作为中国传统封建社会下的女子,她的爱含蓄、深沉、无奈,最后选择祭坟化蝶,以示心意。而朱丽叶作为西方人文主义时期下资产阶级的女性,她的爱率直、热烈、无惧,最后勇敢地用匕首结束生命,与罗密欧双双殉情。这一切在性格特征和爱情观念上的不同,都源于中西文化的差异。
-
海明威笔下的理想女性
-
作者:
闫盛男
张志华
来源:
作家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战争经历
情感经历
女性形象
-
描述:
小说《永别了,武器》中的女主人公凯瑟琳是被海明威浪漫化了的理想女性。本文试图从海明威个人经历的角度揭示这一形象产生的原因,并且深入分析凯瑟琳在这部小说中所表现出来的独特性格。
-
“死亡”与“自我救赎”:余华小说主题价值解读
-
作者:
张富翠
来源:
作家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主题
死亡
余华小说
自我救赎
-
描述:
目前针对余华的研究资料可以简单地总结为以下几类:先锋小说的转型、女性形象的研究、小说的结构方式、暴力的研究等。本文所主要解决的就是弥补余华小说主题研究资料的虚无之处,让"死亡"与"自我救赎"这两个点成为余华小说中的"两大主题",而不是以附带的形式出现在研究资料中,从而阐明:"死亡"不仅仅是"暴力"的果,更是对人性的自我批判;"救赎"不仅仅是教化的方式,更是人类心灵的自我拯救方式。
-
19世纪英国女性文学创作意义思考
-
作者:
张秀梅
来源:
作家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创作意义
19世纪
女性文学
-
描述:
在19世纪,英国是世界上资产阶级革命爆发时间最早的国家,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社会出现了新的面貌。就是在这样的社会文化背景下,使得女性文学迅速崛起,并逐渐涌现出一大批女性文学作家,促使女性文学积极发展,并对后世文学的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形成了现代文学史上的女性文学繁荣的现象。
-
论女性主体意识的觉醒与苔丝悲剧命运的形成
-
作者:
张卫华
来源:
作家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德伯家的苔丝》
女性主体意识
悲剧命运
-
描述:
对于苔丝悲剧命运的形成,西方学者多从哈代的宿命论和悲观思想角度,中国和苏联论者多从社会因素出发来探究其悲剧成因。本文将以女性文学批评中的女性主体意识作为全新的切入点,对苔丝悲剧命运的形成原因进行独特的解析。
-
试析考琳·麦卡洛小说《荆棘鸟》中的女性形象
-
作者:
李健
尹丕安
张黎君
来源:
作家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形象
考琳·麦卡洛《荆棘鸟》
-
描述:
考琳·麦卡洛是澳大利亚当代著名作家,《荆棘鸟》是她构思了四年创作出来的优秀作品,这部小说以澳大利亚独特文化为背景,通过爱情和命运的主题,揭示了克里利家族三代女性的命运,表现了她们在传统女性命运面前的不满与反抗,以及自我意识觉醒和成长的心灵历程,充分展示出女性在痛苦中超越命运的精神美。
-
荒诞、自由、死亡:《秀拉》的存在主义解读
-
作者:
张浩杰
刘喜梅
来源:
作家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秀拉
自由
存在主义
死亡
荒诞
-
描述:
托尼·莫里森在其小说《秀拉》中,成功地塑造了一个追求个性解放的女性形象—秀拉。虽然小说自始至终都充满了压抑、死亡的色彩,当读完之后却总能让人感到黑人生存的希望。本文试从存在主义角度来分析莫里森的《秀拉》,进而从荒诞、自由和死亡中解释作家的写作意图,分析小说人物的内心世界的矛盾和其中的人生内涵。
-
空心人:亨利·詹姆斯小说男性形象初探
-
作者:
张明芳
刘薇
来源:
作家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亨利·詹姆斯
男性形象
艺术性
思想性
空心人
-
描述:
亨利.詹姆斯素以刻画女性形象而著称,后人研究的焦点也多集中在对其作品中女性形象的分析上,而对其作品中的男性形象鲜有涉及或探讨。事实上,詹姆斯小说中的男性群像也是多彩多姿的。纵观其22部小说我们会发现,其作品中刻画的男性人物大多是"空心人"形象,按其特性可分为:真君子、伪小人、伪君子、真小人四种类型,这些男性形象展现了詹姆斯对社会、对人性的深刻的、超前的认识,体现出高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
简·爱的抗争性格与其爱情发展的必然联系
-
作者:
张凤娜
温长先
来源:
作家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尊严
爱情
平等
抗争
-
描述:
《简爱》以自传体的形式,形象而又生动地塑造了一位敢于为正义、平等、人格、尊严、独立而与生活困境、社会歧视及男权主义进行坚决斗争的光辉女性形象。本文主要从心理、思想等方面分析简爱的性格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