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老舍小说中的市民女性形象
作者: 张治安   来源: 文艺报(周四版)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老舍小说中的市民女性形象
女性意识的重建与自审——浅析徐小斌的《羽蛇》
作者: 张旭   来源: 山东文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家族   人性   女性意识   自审   女性形象   女性主义   徐小斌   重建   心理痼疾   女性自我意识  
描述: 在徐小斌营造的《羽蛇》世界中,女性形象占据了主要篇幅,她描绘了一个家族五代女人曲折跌宕的命运故事,五代女人的命运符码记载在血液
孤独“红粉”的剩余想象——苏童小说人物论之二
作者: 张学昕   来源: 南方文坛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想象   孤独   苏童小说   女性人物形象   文学人物   剩余   女性形象   人物论  
描述: 即使仅仅从女性人物形象的角度讲,苏童对当代文学人物画廊的丰富也是有着重要贡献的。他以荡气回肠的柔美文字创作了许多独特的女性形象。他通过对女性世界的描摹、观照,表现她们的哀苦悲凉、缱绻细腻的风骚与艳情。我们注意到,苏童小说女性人物形象最令人耳目一新和不同凡响之处就在于,他极力地抒写了许多女性凄艳的命运及其无法避免的毁损,同时还从这一角度毫不隐晦地映现出男性世界的颓败的生存境况。“颓废”这个外来语词,在中国现代语汇的不同语境、不同范畴中产生了不同的涵义,一般地说,它与“情色”“放荡”“颓唐”“败落”“欲望的宣
晚清至五四时期知识分子的性别话语及其社会文化意蕴
作者: 张素玲   来源: 妇女研究论丛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民族主义   性别   性别话语  
描述: 本文主要从性别分析视角,通过梳理晚清至五四运动时期精英知识分子关于妇女解放的话语,揭示女性与中国现代性之间的关系,探讨这一时期女性形象如何被不断建构,从而展现性别化了的历史图景。文章认为性别的变化并不只是女性社会地位的变化,从某种意义上说,女性是作为一种文化符码被纳入到了知识分子的话语系统与现代民族国家的建构之中的,民族主义一直是性别表述的主旨,同时,女性形象的变化也与精英知识分子自身的身份认同危机紧密相关,性别变化背后有着丰富复杂的社会文化内涵。
新疆少数民族女性荧屏形象的变奏
作者: 张华   来源: 电影评介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现代性   少数民族   新疆   符号化   女性  
描述: 新疆少数民族女性荧屏形象大致经过了三个阶段:即符号化、工具化;准男性化;回归女性自我。笔者认为:女性形象的塑造必须跳出将女性符号化、抽象化的怪圈,以借鉴和融合新疆多民族文化的大视野,在“民族性”与“当代性”结合的背景下,塑造具有现代色彩和民族个性的女性荧屏形象。
张爱玲女性文学创作现代性简论
作者: 宋桂珍   张萍   来源: 学术交流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张爱玲   男权   颠覆   自审   现代性   女性  
描述: 张爱玲女性文学创作的现代性主要体现为男权颠覆意识和女性自审意识.她塑造的男性形象多为穷嫖滥赌、淫靡荒唐的纨绔子弟,封建遗少或肢体、精神残障者,构成了当时社会上丑怪男性形象的图谱,从而揭露了男权社会的黑暗和腐败,男权伦理道德的反动和荒谬.他塑造的女性形象多为麻木、卑琐、匮乏或焦虑、变态、丑怪的女性,走向女性本体和灵魂的内审,从反面警醒女性只有自尊、自爱、自省,反叛传统,坚守自我人格和女性意识,焕发生命力,才能成为人和女人.
平等 真爱——对简·爱个人信仰的研析
作者: 张喜荣   来源: 电影文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等级偏见   反叛   极端宗教   道德意识  
描述: 《简·爱》中成功地塑造了一个极具反叛意识的女性形象。女主人公简·爱在反抗社会等级偏见、冲破极端宗教桎梏、追求平等真爱的过程中,完成了从自我认识到自我实现的道德意识成长历程,并最终得到了真爱。
文本中的女人——解读男作家笔下的女性和女作家笔下的自己
作者: 张晶   来源: 白城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父权社会   女性意识   女权主义   女性形象  
描述: 文章以福克纳最具代表性的女性形象——《献给爱米丽的玫瑰》中的爱米丽以及波特《老人》中女权主义者伊娃为例,分析了作者是如何通过对这些女性形象的塑造,展现出不同时期的女权运动对南方社会的影响,以及这些女性形象对压抑她们的父权社会所持的态度,从而突出了寻求自我,实现自我价值的女权主义思想主题。
“乡下人”看世界——论沈从文的女性观及其创作
作者: 张体坤   来源: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沈从文   女性观   女性形象  
描述: 通过对沈从文笔下的不同女性形象及创作态度的分析,指出了作家对女性的态度和认知的复杂性,尤其是在对女性的抒写上有一个明显的分离和整合的过程。沈从文在创作后期试图用一种基于生命的美学观点来整合自己创作中的这种矛盾和分歧,从而使其笔下的乡村和都市具有了某种内在的统一性,构成了一个独特而自足的艺术世界。
东边日出西边雨
作者: 张岳   来源: 大庆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一男多女   言情小说   扁形人物   女性形象  
描述: 《五子登科》中出现了六个女人争夺一个男人的故事,一男多女的叙述模式符合男性中心话语的同时又揭示出男主人公的荒淫无耻的本质。没有真正女性生命体验的女性人物是为揭示男性人物丑恶的工具,女性形象艺术生命力的苍白体现了这篇小说并不属于张恨水的言情小说的范畴。
< 1 2 3 4 ... 16 17 18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