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作者:张】搜索到相关结果 174 条
-
湖南女性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意义
-
作者:
张炯
来源:
中国图书商报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报纸
关键词:
文学史写作
图片
文字书写
中国文学史
丁玲
湖南文学
文学研究
湖南女性
现代女作家
小平
-
描述:
湖南女性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意义
-
理性的负轻与生命的张扬——四川现代乡土小说中的女性形象论略
-
作者:
张瑞英
来源: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四川现代乡土小说
巴蜀文化
女性形象
-
描述:
在四川现代乡土小说的人物形象系列中,女性形象是颇为引人注目的一群。由于远处西僻之地,较少受到封建礼法、宗法文化的熏习,她们少有理性的负重与道德的桎梏,热烈而大胆地追求并享受着实实在在的世俗性生活与爱情;在艰难的生存环境中,毫无忌惮、泼野执著地展示着她们蓬勃张扬、鲜活本真的生存欲望与生命强力。
-
《紫钗记》和《威尼斯商人》中的女性形象——女性主义文学批评视角下的汤显祖和莎士比亚人文思想
-
作者:
张玲
来源: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威尼斯商人》
《紫钗记》
女性
-
描述:
汤显祖和莎士比亚在《紫钗记》和《威尼斯商人》中塑造了一系列反封建传统的新女性形象,从人性和人的价值角度探寻女性的处境和命运,为女性提出了作为“人”的生命欲求,呼唤人性的解放。汤显祖和莎士比亚的女性观是他们人文关怀的最伟大、最集中的体现。
-
《紫钗记》和《威尼斯商人》中的女性形象
-
作者:
张玲
来源: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
描述:
《紫钗记》和《威尼斯商人》中的女性形象
-
中国戏剧史上女性形象的发展
-
作者:
张锡梅
来源:
现代语文(文学研究版)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戏剧
女性形象
发展
-
描述:
从崔莺莺到杜丽娘再到李香君,中国戏剧史上的女性形象不断地向前发展,这三位佳丽,展现了戏剧史上女性形象发展的脉络:从追求单一的爱情到选择民族大义。
-
浅析女性形象在广告中的定位
-
作者:
张方
来源:
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广告
定位
误区
女性形象
-
描述:
目前,广告中的女性形象定位有明显的误区,造成了不良的社会影响。社会文化特别是女性主义文化的影响,对大众传媒无疑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
《左传》与《战国策》女性形象塑造比较
-
作者:
张凤秋
来源:
绥化学院学报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左传
形象塑造
战国策
女性
-
描述:
《左传》与《战国策》是先秦时期的两部历史著作,记录了两个时代的不同人物和事件,表现了两个时代的不同风貌。本文从两部著作中选择女性形象这个角度作切入点,分析这两部著作人物塑造方法之不同。左传纪女性人物事迹分散于各个篇章比较零散,战国策则开始有集中写一位女性人物的篇章。左传纪人笼统朦胧不具体形象,而战国策开始有生动的外貌描写。此外战国策还善于运用比较烘托等侧面描写的方法突出人物,体现了我国史传文学在人物塑造技巧上的日益成熟,从而成为后世小说之滥觞。
-
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中的女性形象
-
作者:
张婧
来源:
长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权视角
中国古典四大名著
女性形象
-
描述:
在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中, 女人们自觉或不自觉地按照男性的要求规范自己, 是男人的附属品, 是男性话语中的另类, 其结局是主动或被动地被男性毁灭, 这些女性形象体现了男权社会对女性的歧视.
-
论唐传奇中女性形象的嬗变及其原因
-
作者:
张杰
陈小波
来源:
晋中学院学报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变化
原因
女性形象
唐传奇
-
描述:
唐代是小说发展的重要转轨时期,女性形象的塑造也表现出了这一特点。前期的形象单薄,且以弱女子为主,中后期形象较丰满。其中,中期开始出现了大量的情女子,后期开始出现了大量的侠女子。造成这一嬗变的原因,既有小说这种文体自身发展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又有社会生活及士人心态发生变化这一深层的社会背景。
-
唐代艺术中的女性形象
-
作者:
张见
来源:
中国书画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唐代妇女
艺术史学
唐代人物画
女性存在
武则天
女性形象
墓室壁画
男性
仕女画
贵族妇女
-
描述:
艺术史学家马克斯·J·弗里德兰曾这样讲过:说到文明,一只鞋子透露给我们的信息,和一座大教学堂所蕴涵的内容一样丰富。这话虽有故作惊人之嫌,但我们却从中得到启示:鄙俗物件儿,仿佛更能体现出“时代精神”。那就让我们来看看唐代人物画中的男女服饰。打开尘封的历史,步入唐代的服饰世界,呈现在眼前的是一个“奇装异服”的缤纷世界。这里的男子穿的并不是现在流行的中式“唐装”,而是被时人称作常服的行当:胡服、胡靴、襆头,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