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从《祝福》与《金锁记》看女性的反抗及其意义
作者: 张惠玲   肖菊频   来源: 现代语文(文学研究)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反抗   救赎   非理性   女性  
描述: 女性对男性话语中心的等级制度及社会道德的反抗,往往呈现出盲目或非理性的状态,导致其反抗行为意义的缺失,《祝福》与《金锁记》的意义就在于通过祥林嫂与曹七巧这两个女性形象揭示出这种反抗无意义来达到一种全然的悲剧效果,引发读者对制度、道德、金钱与人性的长久而深入的思索。
颠覆传统的女性——用荣格的原型理论分析《荆棘鸟》中的玛丽·卡森
作者: 王艳飞   张少恩   来源: 文教资料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荆棘鸟》   原型   阿尼姆斯   荣格  
描述: 小说《荆棘鸟》讲述克里利一家三代人的传奇故事,浓缩了女性追求爱情,抗争命运的艰辛过程,塑造了让人回味无穷的聪明、勇敢、不同寻常的女性形象。本文利用荣格原型理论中的原型对小说中的女性人物进行探讨,阐述阿尼姆斯原型在玛丽.卡森身上的显现。
从性别视角看《尘埃落定》与《红楼梦》
作者: 张锦   李显波   来源: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红楼梦》   《尘埃落定》   性别视角  
描述: 阿来的《尘埃落定》与曹雪芹的《红楼梦》虽然相隔数百年,两者之间却有不少相似之处。但是若以女性主义批评视角加以考察便可发现,前者并没有达到后者的美学高度。两者在写作重心的取舍、对女性的审美现照、对女性形象的塑造上都表现出了鲜明的差异。
孤独成就的文学家:川端康成与沈从文文学特质比较
作者: 郭思妍   张剑利   来源: 党史博采(理论版)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沈从文   文学特质   孤独   川端康成  
描述: 川端康成与沈从文作为东方国度的日本和中国的两位文学巨子,虽然有着不同的人生经历,不同的文学主张,但他们都具有一颗孤独的心。这种孤独的心灵,带给他们的小说一些共同的文学特质:孤独的人物形象,人与自然的融合,爱与美的女性形象,对内心感觉的注重。
斯佳丽的“明天”意识与美国的未来时间取向
作者: 张晶   徐春艳   来源: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明天”意识   未来时间取向   斯佳丽  
描述: 斯佳丽是玛格丽特·米切尔在《乱世佳人》中所塑造的一个女性形象。明天意识是这部作品的主旋律。斯佳丽从小生长在美国的南方,深受美国价值观念的影响。塔拉这片神奇的土地孕育了斯佳丽乐观向上、积极进取、不屈不挠的性格。拒绝反思过去,勇于挑战未来是她生存的法则。
《雪国》女性人物之美研究
作者: 蒋广平   张玉红   来源: 考试周刊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哀与美   《雪国》   女性  
描述: 《雪国》是日本近代著名作家川端康成的代表作,标志着川端康成的艺术技巧达到了高峰。本文从作品中的两个重要女性人物驹子和叶子入手,阐述了《雪国》在女性人物描写上表现出来的哀与美相交融的艺术特色。
影响胃癌预后因素的研究现状和进展
作者: 杨海平   张才全   来源: 重庆医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预后   胃癌   进展  
描述: 预后涉及癌肿的分期、组织学类型、浸润深度和范围、肿瘤切除的彻底性、以及有无转移等,还与癌肿的生物学特性以及放化疗等辅助治疗有关。1常用的临床、病理指标1.1性别、年龄性别和年龄不是独立预后因素。临床
生态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在中国
作者: 张敬婕   廖春涛   来源: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学批评   生态女性主义   女性文学  
描述: 生态女性主义文学批评诞生于20世纪90年代,这一思潮吸收了生态主义和女性主义的所长,采用自然与女性的双重视角来对相关文本展开文学批评,构成文学批评领域一个独特的分支。本文试图对这一新兴的文学思潮和实践作一个阶段性的概述,从国际视野中的生态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入手,重点突出其在中国的发展状况,包括批评的源流、基本概念、主要理论以及发展展望。
中国古代妇女文学研究的现代起点
作者: 张宏生   石旻   来源: 江西社会科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胡文楷   妇女著作   目录   文学史  
描述: 胡文楷的《历代妇女著作考》是中国目录学史上的一部重要著作,作者通过辨章学术,考镜源流,以编著闺秀艺文目录的形式,写出了一部中国古代女性文学史,其中,所著录的四千多位女性作家的创作,能够清晰地展示出女性文学发展的一些脉络与特质。而且,这些女作家也从不同方面进行文学批评活动,包括编纂选集,撰写诗话、诗文评、序跋等,由此可见,古代女性实际上拥有相对宽松的生活空间,从中反映出非常独特的家族文化,也可以看出社会对女性从事创作的看法。胡文楷的这部著作让我们看到了非常丰富的中国古代妇女的文学活动景观,同时,也体现了他本
后殖民理论驱使下的“身体书写”:谈“70年代后”中国另类女性作家之创作
作者: 张筱红   姚冬青   来源: 学术交流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斯皮瓦克   法国女性主义   身体书写  
描述: 身体写作是法国女性主义写作理论的核心,强调女性身体语言在文学里的独特作用。受其影响,中国70年代后女性作家卫慧、棉棉等人的创作正视女性身体生存权,用无理性物欲和情欲主宰文本叙事,质疑传统社会对女性权利的界定。使这一时期的女性文学既带有消费文化和娱乐文化特色,又具有后殖民文化倾向。
< 1 2 3 ... 18 19 20 2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