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关键词
张恨水笔下的女性形象分析
作者: 张玉   来源: 青岛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独特性   叙事伦理   女性形象  
描述: 通俗小说大家张恨水倾注于女性形象的塑造,他笔下出现了不同类型的、绰约多姿的女性形象。本论文通过对张恨水极具代表性的若干部社会言情小说的分析,来感受他笔下的不同类型女性形象的独特魅力。论文的引言部分说明张恨水小说以及他笔下女性形象的研究现状,并说明女性形象研究对张恨水小说研究的价值意义。第一章:对张恨水笔下的女性形象进行类读。通过对张恨水代表性的社会言情小说的分析,将她们分成四种类型:理想女性、时代女性、女伶形象、娼妓以及姨太太形象,对于不同类型女性所具有的独特个性,会选择这些类型中较具代表性的女性,对她们
我国电视广告中的性元素分析
作者: 张玉   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电视广告   性元素   女性主义   多学科  
描述: 由于物质生产的发达和产品的丰富,服务的快捷,我们所处的时代正发生着深刻的变革。广告就如空气般弥漫和围绕在我们周围。进入21世纪,电视的发展尤为迅速,电视的影响力也逐渐超过广播、报纸,成为后来居上的“第一媒体”。电视广告的影响力也大大超过了报纸广告和广播广告。情色广告首先触怒的是女性主义。大量研究调查发现,广告总是在强调女性的外在美而非她们的成就,女性形象的塑造一直囿于“花瓶”或者是“美丽机器”……这也说明了我国目前性别意识存在的现实。广告女性批评也随即应运而生,广告女性批评,是一个严肃的历史和现实课题,浓
21世纪新生代电影女性导演创作研究
作者: 张玉   来源: 湖南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导演   叙事策略   创作特征   女性意识   新生代  
描述: 21世纪是一个女性备受关注的“她世纪”,随着当代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女性的社会地位、生命价值、政治权利、情感生活越来越成为社会大众所研究探讨的话题。女性身份地位的改观体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特别是在电影文化传播领域。电影作为一种综合的艺术形式,在营造诗意氛围、塑造人物性格的同时,还以充满艺术感染力的个性话语传递着时代的观念和意识。近几年来,无论是国际影坛还是中国影坛,都出现了一个值得关注的艺术现象,那就是以描写女性生存状态为表现主题并带有鲜明独特的女性意识的女性电影蓬勃兴起。一些女性形象在女性电影中所反
论时尚杂志《昕薇》对时尚美的传播
作者: 张玉洁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时尚美   传播   审美批判   昕薇  
描述: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经济文化的发展,女性时尚杂志,尤其是日系女性时尚杂志逐渐盛行起来。其所带动的日系时尚文化以及其所传播的日系时尚美也开始潜移默化地影响着都市女性的审美价值、消费观念和生活方式等等,受到了国内喜欢时尚潮流的年轻女性的热烈追捧。在众多女性时尚杂志中,《听薇》杂志作为后起之秀,在近年来发展迅速,逐步占领市场销售冠军的宝座,其发展思路、办刊理念以及其运作模式等对时尚报刊有着可贵的借鉴价值。本文采用个案分析法,选取日本时尚第一刊《VIVI》杂志的中文版——《听薇》杂志做为分析范本,将该杂
我国电视婚恋交友节目中的女性形象研究
作者: 张玉娟   来源: 西南政法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社会性别   电视婚恋交友节目   平等与自由   女性形象  
描述: 女性的发展是社会文明与发展的衡量尺度,我国当今的电视婚恋交友节目在对女性形象塑造的过程中,出现了许多不利于女性发展的因素,这些因素最终将阻碍女性平等与自由的实现。我国的电视婚恋节目从20世纪末进入人们的视野开始,大体上经过了三个阶段的发展。第三阶段中出现了等多个电视婚恋交友节目,尤以2010年《非诚勿扰》的出现最受瞩目。几千年的中国历史中,女性一直被封建礼教、社会制度所压抑,毫无政治权利、经济权利和婚姻权利,只能长期依附于男性。经过了五四运动、新中国成立和改革开放的洗礼,女性开始走出家庭,走进社会。女性终
解读《钟形罩》中埃斯特写作的焦虑
作者: 张玉玲   来源: 首都师范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钟形罩》   写作的焦虑   希尔维亚·普拉斯   女性写作  
描述: 本文从女性主义关于作家身份的焦虑与女性创造力等多重角度分析了希尔维亚·普拉斯的自传体小说《钟形罩》中女主公埃斯特写作的焦虑这一主题。直以来,评论家多关注埃斯特的自我身份构建上的困惑,但较少涉及埃斯特写作的焦虑。她想成为诗人,但为何不敢大声说出?为什么当她的男友说诗歌是“一粒尘土”的时候,她明明很愤怒却没有直接反驳。她又为何遭到她梦寐以求的写作培训班的拒绝?本文就是从女性写作理论角度来分析该小说,指出埃斯特“疯癫”的真正原因是写作话语遭到压抑所致。她的焦虑是一个有才华的女艺术家对于作家身份的焦虑。埃斯特始终
彭丽媛歌剧表演艺术研究
作者: 张玉玉   来源: 河南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民族歌剧   表演艺术   彭丽媛   演唱技巧  
描述: 中国的民族歌剧产生于二十世纪20年代,经过将近九十年的发展,产生了一批代表民族精神和反映时代风貌的优秀剧目。随着这些优秀剧目的上演也产生了一大批著名的民族歌剧表演艺术家。他们塑造的一个个鲜活、生动的人物形象给广大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影响鼓舞着几代人的成长。彭丽媛就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歌唱家。彭丽媛是中国当代最具影响力的著名女高音歌唱家,是我国民族声乐的领军人物。她的听众遍布各个年龄阶层,她的歌声成为时代的标志,群众的心曲。她演唱的曲目丰富,不仅擅长演唱各种民族风格的独唱歌曲,而且还开拓了民族歌剧表演的领域
诗意氛围下的女性书写:论凌叔华的小说创作
作者: 张玉红   来源: 南昌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小说创作   艺术风格   凌叔华  
描述: 凌叔华以描绘“高门巨族”的独特女性视角、温婉细腻的创作风格奠定了她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现代文坛上的地位。在女性刚刚浮出历史地表的时代,出身名门的她,用敏锐的眼光洞察现实生活中女性的变化,同时也用委婉的笔触描写了那个时代的“高门巨族的精魂”。纵观她的所有作品,女性世界是她关注的中心。她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在新旧交替的社会转型时期表现出来的:或固守传统,或徘徊犹豫,或自我觉醒。凌叔华用温和的女性批判来关注这个时代女性的成长和命运,用独特的审美眼光来反思女性的生存困境。深受传统文化影响的她非常善于把富有古典主义
论《世说新语》中的女性群体
作者: 张玉茸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世说女性   女性观   影响   生活状况  
描述: 在《世说新语》全书描绘的五、六百人中,各式各样的妇女形象占据了全书约四分之一的篇幅。本文把这些女性形象分为“贤媛”和“怪妇”两种类型,并在“贤媛”中分出有德之妇、有才识之妇和有美态之妇,“怪妇”中分出肆妇、妒妇和酷妇。本文通过对具体女性人物言行的分析,说明《世说新语》的女性形象在历时文本中的超越性和在共时文本中的局限性。本文通过对《世说新语》女性形象的分类分析,从中可以看出魏晋女性的一些生活状况。魏晋的上流社会女性,同男子一样,享有受教育的机会。门阀士族家庭良好的文化氛围,为这些女性的教育提供了丰厚的土壤
《紫色》:黑人女性的身份寻求
作者: 张玉红   来源: 上海交通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身份寻求   紫色   黑人女性   女性主义  
描述: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美国黑人文学呈现崭新局面,一批黑人女作家异军突起。艾丽丝·沃克是美国最有影响力的黑人女作家之一。她以长篇小说《紫色》引起了文学评论界的注目。这部反映黑人妇女生活的长篇小说曾荣获1983年美国文学界两个大奖---普里策奖、全国图书奖,1982年又获全国书评家协会奖提名,并于1986年改编拍摄成电影,引起强烈反响。此作在黑人文学和美国文学史上都占有一席之地。艾丽丝·沃克的创作有其独到深刻之处。她的作品与传统黑人男性作家和美国白人女性作家的作品相比具有不同之处。黑人男作家只关注到黑人所受的
< 1 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