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作者:张燕,李行】搜索到相关结果 38 条
-
《觉醒》的文本再读与男权制解构
-
作者:
张燕
来源:
山花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
描述:
作品评论 凯特·肖邦的小说《觉醒》的女性书写反映了19世纪美国文化意识形态和性别文化特点,其所引起的负面评论凸显了当时美国女性的文学地位和男权社会对女性主义思想的有限宽容度.作者以反传统的文学叙事形式和细腻浪漫、敏感随意的笔触以及新潮反叛的自主意识倡导了女性主义,表达了对钳制女性思想的宗教信仰的厌恶,发起了对男权制的质疑,流露出对女性主义思潮前景的悲观预测.
-
重塑黑人女性形象:从黑人女性主义视角解读托尼·莫里森的三部曲
-
作者:
张燕
来源:
苏州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形象
自我意识
重塑
黑人女性
-
描述:
在白人作家的笔下,黑人女性总是一成不变地被描述成忠诚老实的黑人保姆,严格的女家长,懒惰的社会福利寄生虫,以及淫荡的妓女。这些负面的形象使得黑人妇女在政治和社会生活中都处于不利的地位。作为一个黑人女性作家,托尼.莫里森始终把改变这些传统的支配性的负面形象并塑造生动的黑人女性正面人物当作自己写作的中心话题。在她的文学创作生涯中,她塑造了许多不同的优秀女性人物。在她的历史三部曲《宠儿》,《爵士乐》和《乐园》中,她打破了传统的弱势群体黑人女性形象,向读者展示了与白人笔下传统形象完全不同的黑人女性新形象:她们勇敢地
-
从沉默到爆发:从女性主义视角解析卡罗尔•希尔兹在《如果不》中的女性角色
-
作者:
张燕燕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如果不》
失语
边缘化
女性主义
-
描述:
作为一位极富盛名的加拿大女作家,卡罗尔·希尔兹共发表了三本诗集、四本短篇故事集和近十本小说。《如果不》是卡罗尔·希尔兹生前的最后一部作品,被称为其女性主义观点最鲜明的一部小说。这部小说的情节围绕祖孙三代女性(诺娜、她的母亲蕾特和祖母洛伊斯)展开,描写了她们在诺娜出走前、出走过程中和出走后的心理和行为变化,深刻地体现了希尔兹的女性主义观点。本文从女性主义的视角出发,分析《如果不》中的三位女性人物从沉默到爆发的女性身份的重建过程,指出希尔兹在小说中揭示了女性被边缘化和失语的生存状态,表达了女性必须发出自己的声
-
美国1906年《纯净食品和药品法》出台的推动因素研究
-
作者:
张燕
来源:
福建师范大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威利
纯净食品和药品法
妇女组织
扒粪者
罗斯福
-
描述:
19世纪末20世纪初之时,掺假食品和药品横行美国市场,肆意威胁着美国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同时,掺假食品和药品的盛行不仅仅给消费者带来了危害和损失,而且也是食品和药品行业以及美国政府的信誉受到巨大损害。随着公众对国内食品和药品现状越来越不满,美国妇女和妇女组织最先对食品和药品问题发起攻击。她们通过自身努力,竭力调查和研究食品与药品的掺假情况及其危害,并不断向政府施压,敦促国会通过联邦纯净食品和药品法。随之,“黑幕揭发运动”中的“扒粪者”开始全面报道药品和食品掺假和危害的详细情况,在全国掀起了纯净食品和
-
妇联组织对女性幸福感提升的作用研究
-
作者:
张燕
来源:
上海交通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妇联组织
幸福感
女性
-
描述:
在当前尊重人性、崇尚公平、追求和谐的时代背景下,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自我幸福感的体验越来越重视。近几年,国内幸福感的研究方向逐步走向应用型,幸福指数成为了各地政府关注的民生指标,提升幸福指数成为了各地政府的施政导向。女性在社会发展中承担着“半边天”的角色,但随着社会竞争压力的增大,女性面临的生活和工作上的压力与日俱增,与此同时,女性群体的幸福感越来越受到各地妇联组织的关注,提升女性幸福感已经成为妇联组织一项新的社会职能,因此,很有必要采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对女性的主观幸福感进行细
-
论《最蓝的眼睛》的创伤叙事艺术
-
作者:
张燕
来源:
河北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创伤
叙事结构
叙事话语
叙事视角
-
描述:
1993年,托妮·莫里森荣获诺贝尔文学奖。她是获得此殊荣的第一位美国黑人作家,也是继赛珍珠之后第二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美国女性,她的小说成就标志着20世纪美国黑人文学史上继赖特、艾里森之后的又一座高峰。她的作品深刻揭示了广大黑人在遭受种族歧视和压迫下痛苦的创伤历史,呼吁黑人建构本民族文化,追求个性自我。她的处女作《最蓝的眼睛》一问世,立即引起美国文坛的重视,在今天,《最蓝的眼睛》已成为美国女性文学经典作品,也成为研究莫里森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作为美国黑人女作家的托尼莫里森身上流着与黑人同胞相同的血液,她的
-
一批先进集体和个人受表彰
-
作者:
张燕张嘉璐
来源:
巴音郭楞日报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报纸
关键词:
示范
新农村建设
自治州
先进个人
妇女代表
妇女组织
女职工工作
伟大实践
文明家庭
妇女儿童权益
-
描述:
一批先进集体和个人受表彰
-
广西双桅船
-
作者:
张燕玲
来源:
广西日报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报纸
关键词:
女主人公
女性独立
不期而至
陌生人
双桅船
夸张的故事
中篇小说
广西
批判力
女性文学
-
描述:
广西双桅船
-
《麝香之爱》:女性的精神牧场
-
作者:
张燕玲
来源:
文艺争鸣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审美方式
自由自在
社会批判
宗教背景
女性形象
牧场
麝香
精神
-
描述:
在梅卓唯美灵异、忧伤悲悯的《麝香之爱》中,她以自己的藏地的审美方式放养了一个高远苍茫的精神牧场,梅卓在此不仅用精微敏感、仁慈上善的笔触放牧了一个个独具个性的藏族女性形象,凸现了藏族女性的生存状况尤其是爱情悲喜,而且还自由自在地放逐自己,一任才情飞扬,一任泪河深流。诗人
-
复仇:西方女权的自我实现——试论《老妇还乡》中克莱尔的精神实质
-
作者:
张燕菲
来源:
戏剧之家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复仇
《老妇还乡》
精神实质
克莱尔
-
描述:
本文借迪伦马特的代表作《老妇还乡》中女主人公克莱尔形象的塑造,通过她可怕的复仇行径,进而联系赫拉、美狄亚这两位西方经典的复仇女神的形象,从这三位女性形象的比较之中,分析了克莱尔复仇计划背后的深层次原因,也为这个人物的塑造找到了一个合理的支点。最后,指出了“复仇”是西方女权的一种自我实现形式,并对女性权力的出路问题给出了自己的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