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作者:张晶】搜索到相关结果 25 条
-
On the Witchcraft Traditions and the Literary Functions of the Three Witches in Macbeth
-
作者:
张晶
来源:
四川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Macbeth
witch
witchcraft
-
描述:
女巫和巫术的传统几乎与人类历史一样古老。然而,女巫的形象却并非是亘古不变的。本文通过考察女巫形象在学界研究以及文学作品中的演变,指出女巫形象在经过了千百年的发展之后,其形象特质由最初的邪恶转向更为中性的形象,而学界对女巫的研究也呈现出从相信女巫存在并论证女巫恶的形象到怀疑女巫存在并且视“女巫”为值得同情的被边缘化的女性形象的阶段性变化。最后,本文以莎士比亚的著名悲剧《麦克白》为文本,讨论剧中女巫在场景、情节安排、戏剧结构、以及主题等方面的作用,说明这一形象与作品的有机结合,得出该剧中女巫的形象是既迎合了当
-
新时期女性文学与现代性
-
作者:
张晶晶
来源:
中国新时期文学30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第15届学术年会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
描述:
新时期以来,随着五四新文学传统的复苏,女性文学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也呈现出许多新质,这些新质与现代性的主体性要求不谋而合。集中体现在女人基于人的觉醒而改变,表现在由他者、次性的身份到作为与男人一样的人的主体性要求,表现在女人由依附性到独立性这一精神过程的艰难蜕变。新时期女性文学在20世纪新文学的人学主
-
从女性主义视角看译者主体性:浅谈《紫颜色》男女译者的译作特征
-
作者:
张晶
来源:
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0年年会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翻译
女性主义
译者主体性
性别
-
描述:
随着译学研究发生"文化转向",翻译的性别化视角日益受到重视。女性长期以来都是处于父权制的压抑之下,女性解放必先语言解放。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在译者主体性的研究中开辟了一个全新的性别视角,要求对翻译文本进行以女性主义为价值取向的干预和改写。在翻译美国黑人女性文学《紫颜色》时,男女译者呈明显差异,这些差异大多是由于性别意识的不同而导致的。
-
斯佳丽的“明天”意识与美国的未来时间取向
-
作者:
张晶
徐春艳
来源: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明天”意识
未来时间取向
斯佳丽
-
描述:
斯佳丽是玛格丽特·米切尔在《乱世佳人》中所塑造的一个女性形象。明天意识是这部作品的主旋律。斯佳丽从小生长在美国的南方,深受美国价值观念的影响。塔拉这片神奇的土地孕育了斯佳丽乐观向上、积极进取、不屈不挠的性格。拒绝反思过去,勇于挑战未来是她生存的法则。
-
中国妇女参政百年的回顾与展望
-
作者:
杨湘岚
张晶
来源:
中国妇运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子参政
女干部
换届选举
妇女参政
参政运动
男女平等
中国妇女
妇女运动
中国共产
女性参政
-
描述:
中国妇女参政百年的回顾与展望●杨湘岚张晶□争鸣与探索□伴随世纪风云变幻,中国妇女参政已走过近百年的历程。当我们站在世纪之交的坐标点上,回顾百年妇女参政的思维轨迹和行为历程,深切地感受到,从封建社会沉沉暗夜中爆发出的第一声呐喊,终于化作男女并驾携手擎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