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日用家当》看美国黑人女性的身份认同
-
作者:
张倩
来源:
商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日用家当》
美国黑人文化
艾丽丝·沃克
身份认同
-
描述:
《外婆的日用家当》作为艾丽丝·沃克的经典短篇小说,已有相当丰富的分析和解读,但大多数评论都从文中的隐喻、象征、女性人物形象、文化冲突、妇女主义等角度进行分析,对于黑人女性文化身份及社会身份的寻求方面写的却不多。因此本文试图以《日用家当》为基础,从美国黑人女性的文化及社会身份认同角度出发,对文中的三位黑人女性进行重新解读,从而给出一个相对全面的研究结果,即面对白人及其文化,黑人女性自己如何更好地认同自己文化和社会身份!
-
《最蓝的眼睛》中黑人女性叙事声音的建构
-
作者:
张倩
来源:
安徽文学(下半月)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主体建构
女性主义叙事
叙述声音
-
描述:
托妮·莫里森是当代美国著名黑人女作家,共出版了十部小说和一部文学批评著作。她于1988年获得普利策文学奖,199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不仅奠定了黑人文学在世界文坛的地位,同时标志着黑人女性文学的发展。她的第一部小说《最蓝的眼睛》发表于1969年,从那时起莫里森开始了她的文学生涯。这部作品以黑人小女孩的悲惨命运开始,展现出莫里森对黑人女性生活的关注。莫里森在这部小说中构建了两种叙事声音:作者型叙述声音和个人型叙述声音。通过这两种叙事声音莫里森向读者展示了黑人女性所遭受的压迫与她的女性主义思想。
-
Construction of Female Subjectivity:A Feminist Narrratological Study of Toni Morrison's The Bluest Eye
-
作者:
张倩
来源:
南京理工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主义叙事学
女性主体建构
《最蓝的眼睛》
叙事声音
叙事视角
-
描述:
托妮·莫里森是当代美国著名非裔女作家,共出版了八部小说和一部文学批评著作。她也是迄今为止唯一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黑人女作家。这不仅奠定了黑人文学在世界文坛的地位,同时标志着黑人女性文学的发展。随着她第一部作品《最蓝的眼睛》的发表,莫里森开始了她的文学生涯。这部作品不仅帮助莫里森确立了其女性作家身份,也揭示了她对黑人社区和黑人女性命运的关注。由于莫里森出色的叙事艺术,其作品中的叙事策略是评论家笔下的重要话题。但当前极少有作品从女性主义叙事学角度来分析其处女作《最蓝的眼睛》,因此本文试图采用这一理论来分析莫
-
A·沃克小说中的女性人物与非洲文化意识
-
作者:
张倩
来源:
南京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
描述:
A·沃克小说中的女性人物与非洲文化意识
-
女性的身份建构与男性气质危机:《嘉莉妹妹》之消费文化探析
-
作者:
张倩
来源:
河北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身份建构
物化
消费文化
男性气质
-
描述: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美国社会经历着一场急剧变革,正在从以生产型为主的社会转变为一个以消费型为主的社会。西奥多·德莱塞的处女作《嘉莉妹妹》真实地反映了这一时期美国兴起的消费热及由此带来的人们意识形态的转变。近年来国内虽有文章从消费文化角度研究该作品,但对其中女性在消费社会中的体验却鲜有论及。受后学思潮影响,近年来女性主义对消费文化的研究已从早期的批判态度转向了对其“解放”和积极作用的突出与强调。鉴于该作品创作时期消费文化盛行的背景及目前学术界的研究现状,本文采取消费文化研究与女性主义批评相结合的方法,尝试
-
《月亮宝石》中的暗影
-
作者:
张倩
来源:
重庆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月亮宝石
柯林斯
犯罪
暗影
侦探
-
描述:
威廉·威尔基·柯林斯是英国维多利亚时代最富盛名的作家之一。其巅峰之作《月亮宝石》在当时可谓享誉世界,如今也被誉为侦探小说的经典作品之一。 小说的结构基本借鉴于他的上一部成功之作《白衣女人》。通过让不同的人物以其独特的视角来观察事态,形成他们对事态和人物独有的观点和理解,柯林斯将情节步步推进;而这种叙事方式也在客观上暴露了不同叙事者内心有意或无意掩藏的真实。此外,通过这种技巧,柯林斯便可以在不打断叙述者声音的前提下隐约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柯林斯善于选取现实中的犯罪题材进行文学创作,《月亮宝石》的创作灵
-
柳美里家庭作品中日本女性家庭观的转变
-
作者:
张倩
来源:
辽宁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崩溃
柳美里
再生
家庭观
-
描述:
柳美里(1968~)出生于日本,在日韩国人二代。从幼年时代起,因为在日韩国人身份以及无法敞开心扉与他人沟通,经常被同学欺负。中学时代,柳美里经历了离家出走和自杀未遂,这样的生活经历对她的文学创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高中一年级退学后,柳美里加入了东由多加的剧团,迎来了人生的巨大转机。在东由多加的鼓励与帮助下,柳美里作为作家亮相。她的作品以自己的家庭状况和亲身经历为题材,主要分为两类:一类以《家庭电影》为代表,这部获得芥川奖的作品讲述的是20年前就已经分崩离析的家庭为了实拍一部反映一家人现实生活的纪录片,又重聚
-
女性的身份建构与物化:《嘉莉妹妹》之消费文化解读
-
作者:
张倩
田秀峰
来源:
芒种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消费主义社会
消费文化
物化理论
女性人物
-
描述:
美国现实主义作家西奥多·德莱塞率先打破了统治美国文坛的"优雅传统",以真实的笔触描写了20世纪上半叶美国社会转型期消费主义影响下人们思想行为和社会风尚变化。其中,他的处女作《嘉莉妹妹》以芝加哥、纽约等大都市为背景,赋予了主人公嘉莉妹妹一种非凡的自由意志和驱动力,驱使她超越性别和社会的束缚去实现她的梦想。深刻地展示了消费主义社会中人们的畸形关系。近年来,虽有文章从消费文化角度解读该作品,但对以嘉莉妹妹为代表的女性人物在消费社会中的体验却很少论及。本文以女性在消费社会中的经历和体验为视角,采用女性主义批评和消
-
浅析大学生两性差异成因
-
作者:
郑丹莹
郑海林
张倩
来源:
考试周刊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性别自我歧视
性别自我概念
性别差异
-
描述:
男女平等的观念自妇女运动兴起后已经深入人心,但研究表明大学生性别自我概念中依然存在显著差异。本文就男女性别差异存在现状做出描述,并从生理、社会及自我几个角度探讨性别差异的形成原因,并就此提出自己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