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作者:张丽红】搜索到相关结果 2 条
-
《白鹿原》中的女性人物解读
-
作者:
张丽红
来源:
短篇小说(原创版)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父权制社会
茅盾文学奖
女性意识
陈忠实
小说创作
文学成就
长篇小说
白鹿原
女性人物
短篇小说
-
描述:
一、引言陈忠实是我国当代的一位重要作家,也是"文化陕军"的杰出代表,从1965年开始发表作品,主要从事小说创作,兼写散文。目前已经出版三卷本的《陈忠实小说自选集》与五卷本的《陈忠实文集》等。其中《信任》获1979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长篇小说《白鹿原》于1998年获第四届茅盾文学奖,陈忠实的文学成就自此达到了一个巅峰。《白鹿原》自从1993
-
象征原型模式的“大梦”:论《红楼梦》太虚幻境的神话思维
-
作者:
张丽红
来源:
社会科学战线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金陵十二钗
终身误
神话思维
原型模式
太虚幻境
爱情悲剧
贾宝玉
神话原型
枉凝眉
黛玉
-
描述:
太虚幻境的梦是贾宝玉梦见的神话。曹雪芹重构那个神话的根本用意在于,他要发掘出隐藏在金陵十二钗人物和贾家颓势后面的决定其命运的必然性的东西。曹雪芹创造太虚幻境的神话是事先暗示了金陵十二钗和贾家的命运,但是,那不是对叙述故事后面的暗示,而是要创造一个"先例和范型"。太虚幻境的"神显"不是对后面具体人物和命运的象征,而是以"神谕"的形式,对一种原型模式形式的显现,"太虚幻境梦"的灵验就在于一种神话原型的灵验。《红楼梦》的现实人生和贾家的命运是对贾宝玉"太虚幻境梦"的应验。因为"太虚幻境梦"所象征的是一种"范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