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20世纪英国小说中知识女性形象浅析
作者: 张娟   陈秋玲   来源: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伍尔夫   多丽丝·莱辛   德拉布尔   女性形象   知识女性  
描述: 对知识女性的大量书写是20世纪英国文学的一大特色,随着女性各种权利的获得和普及,女性知识份子主体意识逐渐强化,她们不再仅仅要求物质经济上的平等,两性关系上的和谐,更多关注的是精神上的自我实现和人类整体的生存状况。到了20世纪中后期文学作品中女性形象的塑造显得更加的丰富和深入。文章选取了对知识女性较为关注的三位女性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玛格丽特·德拉布尔,多丽丝·莱辛,她们作品的主人公大多是那个时代知识女性的生活现状,通过分析,展现了20世纪不同时期文学作品中知识女性形象的转变过程。
两个拉美文学经典女性形象对比分析
作者: 张琼   侯健   来源: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坏女孩的恶作剧   爱情   女性   霍乱时期的爱情  
描述: 本文通过对《霍乱时期的爱情》和《坏女孩的恶作剧》两部小说中男女主人公相似的爱情经历的分析,重点论述了两位女主人公不同的爱情观,并从法国文学家波伏瓦的女性主义角度入手,剖析造成这样的爱情观的历史及社会原因,并阐述了笔者对于新世纪女性所面临道路的思考。
从《理智与情感》中看简·奥斯丁的婚姻观
作者: 张倩   来源: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理智与情感   对立   婚姻观  
描述: 在本文中通过对《理智与情感》中两姐妹爱情矛盾的展示,来实现对简·奥斯丁婚姻观的分析。这种分析包括对她们择偶标准,处理爱情危机,对经济基础的看法的多方面对比。通过对两姐妹的多方面对比,来展示两人的恋爱矛盾,理智与情感的矛盾,进而了解简·奥斯丁婚姻观,从而得出获得幸福婚姻的方法。本文还浅析了简·奥斯丁的女性主义观点,以帮助读者理解埃莉诺的理智与玛丽安的情感,以及玛丽安的新女性形象,以便读者更好的理解文章。
作品与人生的纠结:也谈作家海明威的妇女观
作者: 张敬   来源: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新女性   海明威   女性形象  
描述: 海明威笔下女性人物研究中一直存在着争议,这是时至今日人们不断探索这一领域的原因。本文基于当时女权运动的社会背景,结合作家的人生经历,分析作家矛盾、对立的妇女观的成因及其在作品中的深刻体现,以佐证作者并非众多评论中没有女人的男人,有助于解读海明威内心深处对两性关系和谐融存的渴望。
浅谈英国女性文学及女权主义研究
作者: 张媛   来源: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社会意识   女性作家   文学作品   女权意识  
描述: 19世纪的英国文坛,快速崛起的女性作家群体以及文学作品形成了具有特殊魅力与巨大影响力的文化风景线。本文探讨19世纪女性文学发展,对其蕴含的女权意识进行深入研究。
男权社会下的牺牲品——浅析《喧哗与骚动》中女性“他者”形象
作者: 武丽媛   张巧毅   来源: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权   他者   《喧哗与骚动》  
描述: 福克纳,美国文学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意识流文学的代表。他在作品中刻画了许多女性人物的形象,但是大部分都成为了男权社会下的附属品也就是女性“他者”,而且最终都走向了毁灭。本文将以《喧哗与骚动》中的凯蒂为例分析福克纳笔下的女性“他者”形象,揭示在男权盛行的时代女性所受到的压迫,以及她们如何在压迫中走向人生悲剧。
再议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在文学作品中的体现
作者: 张艳   董丽丽   来源: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翻译理论   文学作品   女性主义  
描述: 在十九世纪的女性主义运动中,促进了女性主义思潮的发展,女性运动的内容主要是以女性为中心的社会制度的变革,为女性争夺权力提供了基础,标志着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在运用的过程中,主要是对传统翻译的颠覆,对传统翻译的“忠实性”问题进行阐述和理解,强调女性的话语权,提升女性的形象。同时,翻译理论还是一项政治活动,希望通过翻译来达到政治的目的。女性翻译理论在文学作品中应用较为广泛,本文主要针对该理论在文学作品中的应用,进行阐述。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