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列夫·托尔斯泰的自然观与其小说中的人物形象
作者: 张兴宇   来源: 俄罗斯文艺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自然观   列夫·托尔斯泰   大自然   人物形象  
描述: 列夫·托尔斯泰赋以大自然完美、至善的意象,张扬人与自然的和谐及大自然对人的道德情感的激发作用。在托尔斯泰的笔下,下层人民和正面贵族女性形象往往与大自然保持着密切无间的联系,通过他们作家表达了对素朴的生命理想和自然生存方式的推崇;同时,借助大自然这一与人自身自然本性和社会物质文明相对比的意象,作家亦揭示了人被社会化后的精神异化现象及文明对人物内在精神层面的消极影响;作为托尔斯泰笔下著名的人物群像,"忏悔贵族"们无一例外均受到大自然的感召,在心中意识到原本善的自我,进而确立了其生命意义,并走向了其人生道路上自
21世纪俄罗斯女高音歌唱家演唱风格的“普美”与“独美”泛论
作者: 张素华   来源: 音乐创作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21世纪   “独美”   “普美”   演唱风格   俄罗斯女高音  
描述: 21世纪,世界歌剧舞台上涌现出了如安娜·涅特里布科、玛丽娜·巴普拉夫斯卡娅、奥尔加·贝芮蒂雅可等一批俄罗斯的女高音歌唱家,她们以不同的演唱风格解读不同时代的作品,用富含深情且生动的舞台表现力再现了不同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并在其中注入了时代气息,鲜活而生动,获得了极高的赞誉。成功的背后,俄罗斯悠久的历史、人文底蕴,古典时期以后涌现的大批巨匠级音乐家的积极创造与探索,20世纪声乐学派的成熟以及教育理念的严谨和体系化,都为她们的功成名就积蓄了力量,可谓厚积薄发。
超越民族主义的反战表述:费穆的两部寓言化抗战片
作者: 张颖   来源: 当代电影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超越民族主义   费穆   国防电影   性别角色  
描述: 本文讨论的是费穆的两部寓言化抗战片与“国防电影”历史话语的区别和联系。费穆在这两部影片中试图创造一种超越民族主义的反战表述。从叙事结构看,两部电影都在呼唤一种超越二元性别结构的英雄主义,与同时代其他抗战片相比,其叙事不再简单地重复“英雄—女性—恶棍”的情欲三角结构,而是变异或者戏仿这一结构。其中,女性形象不仅是被拯救的对象,而且是反抗的主体。这样一来,两部影片并非单一地回应着抗日的民族主义论述,而是展示了费穆对战争暴力的彻底否定。
自由之路的朝圣
作者: 张密   来源: 电影评介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尽管在当下电影产业中,格莱德西尔所概括的“女性不是男性,所以她们是不作声、不露面的……电影中的女性形象仅用于再次肯定男性的统一、完整和安全”[1]的状况已经有了很大的改观,但是,具有普遍启示
自由之路的朝圣——评电影《窈窕主妇》
作者: 张密   来源: 电影评介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莱德   娜拉   离家出走   肚皮舞   拍摄题材   自由之路   玛丽   当代女性   Woman   女性主义  
描述: 尽管在当下电影产业中,格莱德西尔所概括的“女性不是男性,所以她们是不作声、不露面的……电影中的女性形象仅用于再次肯定男性的统一、完整和安全”[1]的状况已经有了很大的改观,但是,具有普遍启示
浅析中拉文学作品中悲剧女性人物形象
作者: 张倩   来源: 英语广场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玛丽亚   林黛玉   女性形象   拉丁美洲文学  
描述: 哥伦比亚作家豪尔赫·伊萨克斯的小说《玛丽亚》是拉丁美洲浪漫主义代表作,描述了女主人公玛丽亚和埃弗拉因的悲剧爱情故事。《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为主线,揭露家族悲剧和封建制度的没落。玛丽亚和林黛玉之间相隔了一个多世纪,又相距了千山万水,却拥有极为相似的命运——父母早逝,寄人篱下,爱情破灭,红颜薄命。是什么导致了她们的悲剧人生?是她们的主观性格,还是客观境遇,亦或是作者的刻意安排?
浅谈《昆昌昆平唱本》中的女性身份与形象
作者: 张美娟   来源: 环球人文地理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社会地位   女性形象   昆昌昆平唱本  
描述: 《昆昌昆平唱本》是一部很有名的泰国民间唱文和民间故事,由曼谷王朝二世王及宫廷诗人集体撰写。由于唱本中讲述的是平民故事,而不是王子公主的故事,使唱本更接近人民,且流行于宫廷和民间,长期在泰国人中口耳相传,深为泰国人的喜爱。本文拟从唱本中的妻子形象、女儿形象及母亲形象三种不同女性身份来分析当时女性社会地位。以便读者更好地了解当时女性在社会中的位置。
浅析中拉文学作品中悲剧女性人物形象
作者: 张倩   来源: 英语广场(下旬刊)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玛丽亚   林黛玉   女性形象   拉丁美洲文学  
描述: 哥伦比亚作家豪尔赫·伊萨克斯的小说《玛丽亚》是拉丁美洲浪漫主义代表作,描述了女主人公玛丽亚和埃弗拉因的悲剧爱情故事.《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为主线,揭露家族悲剧和封建制度的没落.玛丽亚和林黛玉之间相隔了一个多世纪,又相距了千山万水,却拥有极为相似的命运——父母早逝,寄人篱下,爱情破灭,红颜薄命.是什么导致了她们的悲剧人生?是她们的主观性格,还是客观境遇,亦或是作者的刻意安排?
90年代之后军旅文学中的女性叙事
作者: 张倩   来源: 文学教育(上、下旬刊)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军旅   女性作家话语   女性叙事   女性形象  
描述: 90年代之后军旅文学中的女性叙事
简析《虫姬》作者的创作意识
作者: 张学超   来源: 青年文学家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创作意识   虫姬   女性形象  
描述: 《堤中纳言物语》是日本现存最早的短篇小说集,成立于平安末期到镰仓初期之间。其中最有名的一篇是《虫姬》,这篇作品描写了一位喜欢养各种虫子的公主。人物形象完全和当时的贵族公主不同,在平安时代的物语里完全是独特的存在,在文学史上也是大放异彩。一直以来关于《虫姬》的研究基本上都集中在其与佛教的渊源以及对虫姬形象的分析。本文主要从作者的创作角度出发,探讨作者的创作意识。
< 1 2 3 ... 5 6 7 ... 24 25 26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