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地》中的阿兰与《母亲》中“母亲”形象之比较
-
作者:
智建颖
来源:
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比较
阿兰
“母亲”
女性形象
赛珍珠
-
描述:
1938年,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认为赛珍珠的《大地》三部曲及《母亲》等一系列描写中国的杰出作品"使人类的同情心跨越了种族的鸿沟","为西方世界打开一条以更深的人性洞察力去观察一个陌生而遥远的另一世界的道路"并且"符合阿尔弗雷德·诺贝尔对未来的期望"①而授予她诺贝尔文学奖。作为赛珍珠描述中国农村题材的代表作,这两部作品不仅表现了中国农村妇女共有的特征:善良、坚强、勤劳、勇敢,而且塑造了两种具有不同性格特征的中国农村妇女形象。我们将1931年出版的《大地》与1934年出版的《母亲》作比较,不难发现《大地》中阿兰
-
改进基层连队妇女工作的几点建议
-
作者:
李建秀
来源:
兵团工运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
描述:
随着团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基层连队妇女在家庭生活、农业生产中的主力军作用日益突出,在连队发展中的地位日趋重要.做好这项工作,对于推进团场经济社会建设、维护基层社会稳定、构建文明生态小康连队具有重要作用. 一、目前基层连队妇女组织作用发挥的现状 妇女组织作为团党委联系妇女群众的桥梁纽带,承担着组织、宣传、教育、服务妇女的工作职责,在长期的连队妇女工作中形成了独特的优势.
-
红颜不让须眉:浅谈李清照的女性意识
-
作者:
吴建俊
来源:
快乐阅读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东方女性美
李清照
新境界
中国古代文学史
女作家
女性意识
中国文学史
男女平等
人格魅力
女性文学
-
描述:
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有作品流传下来的女子不少,但能称得上女作家,且能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的却不多,李清照是这为数不多的女作家中极具光彩的一员。李清照可以说是中国文学史上唯了一一位堪称大家的女性文学家,她毫无封建女性的卑顺之气,把典雅的东方女性美提高到一个新境界。追求男女平等的李清照深受隐逸传统的影
-
巾帼学者蔡莉
-
作者:
郭建杭
来源:
管理学家(学术版)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学科融合
科学研究
管理学院
跨学科
学者
诺贝尔经济学奖
管理学研究
创业者
女性学
吉林大学
-
描述:
2009年10月12日,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女教授艾利诺·奥斯特罗姆(Elinor Ostrom)成为诺贝尔经济学奖历史上首位女性得主。与经济学相比,管理学领域的情况要糟糕的多,在众多的管理学大师中,除去玛丽·福莱特和莉莲·吉尔布雷斯以外,几乎再难找出女性的身影。虽然从科学研究到民间探索,无数事实证明女性比男性更聪明,但是女性管理学者仍然凤毛麟角。吉林大学党委副书记、原吉林大学管理学院院长蔡莉,作为中国技术经济专业第一位博士,作为女性管理学者,她对管理学学科的未来发展,对现今企业管理中面临的问题有哪些思索?
-
清代女批评家汪端“知人论世”的诗学观
-
作者:
付建舟
来源:
第二届江南文化论坛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女批评家
江南
的诗学观
汪端
知人论世
-
描述:
清代汪端开女批评家批评男性文人之先河,其著作《明三十家诗选》堪称女性批评实践之典范。她在批评实践中提出"知人论世"诗学观,以此评价明代三十位诗人。她独尊高启,重评前后七子以及其他诸家,同时她还把"知人论世"分别与"清真"风格、女性文学谱系联系起来,发表自己的独到见解。
-
《国语·晋语》论
-
作者:
吴建国
来源:
哈尔滨师范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问对和论辩
艺术溯源
《左传》
《晋语》
晋国记事
人物形象
-
描述:
《国语》是我国先秦一部重要的史学著作,也是一部出色的文学著作。刘禹锡称赞其《国语》“辨而工”[1],宋代陈造说“文壮而辞奇”[2],柳宗元在《非国语序》中言《国语》,“其文深闳杰异,固世之所耽嗜而不
-
男性在哭嫁仪式中的“失语”到“开声”——以鄂东南地区哭嫁仪式为例
-
作者:
周建新
王有
来源:
地方文化研究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哭嫁仪式
哭嫁歌
角色表演
男性在场
-
描述:
国内外学者对于哭嫁习俗的研究多注意其在不同民族的发展演变过程、形式、唱词以及与地方社会文化环境的关系等,强调其所具有的社会功能.以上研究成果的共同特点是集中于对哭嫁歌文本及唱哭嫁歌的女性的研究,而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鄂东南地区哭嫁仪式的田野调查,重点对哭嫁仪式中的男性角色予以关注,探讨男性在哭嫁仪式中的参与及其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