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女性视角与夏娃形象的改写:读濮舜卿剧作《人间的乐园》
-
作者:
左怀建
来源:
名作欣赏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智慧
女性视角
形象
上帝
五四时期
女性写作
作品
女性文学
女性觉醒
夏娃
-
描述:
五四时期著名女作家濮舜卿的剧作《人间的乐园》无疑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不可多得的艺术佳构。最早收入作者1928年6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同名剧作集(作为文学研究会通俗戏剧丛刊第七种),1935年收入赵家璧主编《中国新文学大系·戏剧》卷。《大系》该卷导言指出,这部作品和侯曜的《山河泪》均成为当时校园剧的代表。作品的魅力和艺术可阐释空间在于,虽写自五四时期,但并
-
宋词中女性形象众多的原因探微
-
作者:
刘建芳
来源:
科学大众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宋词
女性题材
原因
-
描述:
词中女性形象众多的原因,分以下几方面论述:从词的产生特点,宋词产生的地域,宋词的题材,宋代的社会环境。
-
浅谈探春的女性价值观
-
作者:
徐建
来源:
理论界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群体
独立
价值取向
探春
-
描述:
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塑造了上百个富有鲜明个性的女性形象,其中探春是其塑造的具有探索者特征的典型形象。探春作为一个探索者,体现了作者对青年女性社会价值与人生价值的探索,体现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更深层的思考。
-
镜像——余华小说女性形象研究
-
作者:
高建祥
来源:
西南交通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意识
余华小说
社会无意识
-
描述:
当代先锋小说家余华的小说曾经多次获得国内外各种奖项,其作品受到国内外众多读者及国内研究者的关注。然而在对余华小说的研究中,却少有研究者关注到余华小说中的女性人物形象。既有的对其作品中女性形象进行研究的研究者也多从作者本身所具有的男权意识角度对其进行解读评判。余华的小说,将女性置于一种无声的地位,让其作品中众多的女性形象处于遮蔽状态。但其对中国女性的现实生存状况的客观再现让人深思。分析其作品中众多女性人物形象,我们可以看到女性处于暴力的牺牲者、社会的依附者地位。她们在社会生活当中以一种畸形的愉悦方式完成了自
-
女性主义视角下先秦两汉文学中的女性形象研究
-
作者:
刘建波
来源:
山东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儒道情色观
审美特征
先秦两汉文学
社会身份
身体消费
女性形象
女性主义
-
描述:
近年来,女性主义理论日渐盛行,并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文学批评,为我们重新审视文学史提供了新的视角,成为比较文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手段。女性主义上世纪80年代开始传入我国,随着西方女性主义与后现代主义各种理论的结合,它在中国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影响越来越大,成为我国文学批评家的有力武器。简言之,女性主义为文学批评提供了一种性别的视角,这是我国传统的文学批评中前所未有的。另一方面,女性主义发端于上个世纪的欧洲,缺乏对第三世界国家的广大女性的观照,而第三世界国家的女性受到夫权与帝国主义的双重压迫,西方的女性主义理论家
-
论唐宋艳情词兴盛的佛因禅缘
-
作者:
赵建华
来源:
苏州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唐宋
佛教
艳情词
-
描述:
艳情词是唐宋时代一种重要的文学样式,其发展、兴盛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佛教作为唐宋时期最重要的宗教形式,对社会各个领域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对艳情词的兴盛也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本文即试图探讨艳情词兴盛的佛因禅缘。从文化渊源上来说,佛经的艳情描写为我国文化输入了艳情的成分,在佛教中国化、世俗化的过程中,佛门兴起了纵欲狎妓的浇薄风气,而一些造诣高深的禅师则将女色及情欲纳入到自己说法悟道的体系中来,遂开创所谓“艳思通禅”的修行法门。佛家对于女色情欲的重视为艳情词的创作和传播提供了适宜的文化土壤。从创作主体来说,艳
-
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行为与色氨酸羟化酶、单胺氧化酶A基因多态性的关联研究
-
作者:
郭建雄
来源:
广州医学院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基因多态性
C等位基因
精神分裂症
攻击行为
色氨酸羟化酶
单胺氧化酶
-
描述: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攻击行为与色氨酸羟化酶(TPH)和单胺氧化酶A(MAOA)基因多态性的关系。 方法:按照美同精神疾病统计和诊断手册(DSM-IV)的诊断标准,选取符合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的患者,采用《修订版外显攻击行为量表》(MOAS)评价患者有无攻击行为,其中MOAS加权总分≥4分者99例入研究组(有攻击行为),MOAS加权总分0分者102例入对照组(无攻击行为):每例患者抽取静脉血5毫升提取DNA,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及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技术检测TPH和MAOA基因多态
-
19世纪美国黑人妇女高等教育鸟瞰
-
作者:
李建萍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高等教育
美国黑人妇女
社会影响
-
描述:
黑人妇女在美国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她们从一开始就面临着种族压迫和性别歧视。她们在这个最大的移民国家里是怎样挣扎,怎样获得受教育的权利而跻身于美国的大熔炉之中呢?对黑人妇女高等教育状况的考察是我们了解美国教育状况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主要对19世纪美国黑人妇女高等教育的发展状况作比较深入的考察,旨在探讨黑人妇女教育的艰辛发展历程以及给美国社会带来的深刻影响。本文正文分为四章,第一章首先回顾了美国早期黑人妇女教育发展情况,主要阐述了在殖民地时期美国自由黑人妇女和女奴的受教育情况,这是后来黑人妇女争取高等教育权利的
-
应运而生,与时俱进——30年上海女性研究的探索与创新
-
作者:
陆建民
来源:
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
描述:
一、上海女性研究发展的三个阶段(一)1978—1991年,上海女性研究的起步期这一时期上海女性研究的主要成就,第一是建立了开放性的民间学术团体。1982年5月,上海市婚姻家庭研究会宣告成立;1986年8月,上海市妇女学学会成立。这为上海女性研究奠定了组织基础。
-
女性意识的沉睡与觉醒——苏青作品中的女性意识及意义
-
作者:
李建军
来源:
作家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苏青
女性意识
意义
-
描述:
苏青作品批判了女性几千年的封建心狱,表达了女性的挣扎和抗衡。其作品渗透出的女性意识,标志着中国女性文学开始向女性意识的深层进行探索和剖析,女性意识从沉睡中真正觉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