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促进性别平等 推进妇女发展
作者: 孟宪范   来源: 妇女研究论丛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研究中心   中国社会科学院   小额信贷   出生性别比   学术论坛   贫困妇女   女性居民   女性文学   培训基地   性别平等  
描述: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妇女/性别研究中心、妇女研究培训基地、妇女工作委员会举办的中国社会科学院“女性.社会.发展”学术论坛于20071月11日在北京举行。5位专家就有关当代女性发展等问题作了发言。
追溯女性传统 重构女性历史——评A.S.拜厄特小说《占有》的女性主义艺术手段
作者: 孟育凤   来源: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手段   A.S.拜厄特   占有   女性历史   女性传统  
描述: 从女性历史的角度,探讨拜厄特在小说《占有》中连结女性经验片断、追寻女性文化传统、重构女性历史的艺术手法,以便全面深刻地理解小说中丰富的女性主义内涵。她发扬女性文学传统意象,揭示女性边缘化;她解构神话传说,重构女性叙事传统,并通过巧妙的叙事结构象征性重新连结起了知识女性的生命史。
劳伦斯作品中的女性
作者: 孟祥云   来源: 上海交通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权主义   现代主义   女性形象   性别角色  
描述: 戴维·赫伯特·劳伦斯(1885~1930)一生创作丰厚,既承袭了英国文学的伟大传统,又参悟出独特的哲学观以及独道的叙事手法。他的特殊性引起了世人的争议与分歧。他对女性特殊的笔触、独道的描述,皆源于他特殊的经历和敏锐的内心感应。他为读者开辟了一个人类了解自己、认识自己的新天地。很多人激烈抨击劳伦斯的大男子主义意识,但是他终生都在为女性谱写心灵之歌。本论文旨在分析劳伦斯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分析其女性形象在文学史上的意义和启示,为评论界公正评价这位文学天才提供一份证词。本论文首先追溯了西方哲学传统和当时流行的社会
《远离尘嚣》中的芭斯西巴对父权制的对抗与屈从
作者: 孟文华   来源: 哈尔滨工程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父权制   芭斯西巴   女性意识   女性悲剧  
描述: 托马斯·哈代是英国最伟大的现实主义小说家之一。他的大部分作品都主要描写女性。哈代对女性的生活方式和心理有着深入的了解。并且对那些生活在男性统治社会里的女性怀有深切的同情。哈代的成名作《远离尘嚣》就是一部全面、集中反映维多利亚时代妇女生存状态的力作。本文就从女性形象入手,展示了哈代对于一位在父权制下超越传统的维多利亚妇女—芭斯西巴的塑造。她有着不同寻常的个性和丰富的情感。在追寻独立和自由的过程中,她显示出鲜明的女性意识。她以性格、经济、爱情和婚姻上的独立对抗着父权制。但最终却被父权制的代表奥克驯服,心甘情愿
喷涌激情的复归——元散曲中的爱情作品研究
作者: 孟宪丛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草原文化   文人思想   爱情作品   诗歌创作   元散曲  
描述: 元散曲以它独特的变化灵动与朴拙浑厚为叠彩纷呈的中国诗歌史增加了一抹异彩,以其雅俗共赏的独特风格获得空前的普及,进一步缩短了雅文学与俗文学的距离。它对爱情的描写与以往含蓄委婉的传统诗词有着明显的不同:大胆、直露、泼辣。表达情感不再严守“发乎情,止乎礼义”;女性形象也发生了改变,出现了敢爱敢恨,敢说敢做的泼辣形象,作品显现出一种喷涌的激情。这种激情在《诗经》部分爱情作品中曾有所体现,在元散曲中得以复归。 本文第一章分析了诗经中喷涌激情的表现,介绍了儒家的诗教观、妇女观,正是在这种儒家思想的影响下,以后的
滚滚红尘中的一缕清音——张欣小说解读
作者: 王孟云   宋加峰   来源: 戏剧丛刊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性话语   清音   统治地位   张欣   小说解读   书写方式   20世纪90年代   女性文学  
描述: 狂热喧嚣的20世纪90年代已然过去,在种种让人眼花缭乱的潮流中,女性文学以其独特的话语书写方式成为一种夺目的存在,为颠覆男性话语占统治地位的格局起了不可低估的作用。张欣,一个属于这个时代的女作家,始终坚持着她的大众姿态去关注女性,凝望人生,以细腻、痛楚而温存的笔调展示都市爱情的失落或幻灭.在滚滚红尘中留下了缕缕浪漫的清音。在这里我想以自己的阅读体验对她的小说进行一番解读。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