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作者:孙】搜索到相关结果 1028 条
-
这是一种高质量的文学:魁北克女性文学初探
-
作者:
孙桂荣
来源:
文艺报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妇女文学
现代文学
文学评论
加拿大
-
描述:
这是一种高质量的文学:魁北克女性文学初探
-
现代都市与女性生存的两种观照——张爱玲、王安忆小说创作比较
-
作者:
孙丽玲
来源: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张爱玲
王安忆
现当代文学
女性文学
都市小说
-
描述:
张爱玲、王安忆的小说创作在表现都市与女性的题材上都有相似之处 ,她们都关注都市生活 ,都将视域放诸于都市女性的生存境遇 ,显示出鲜明的市民立场和女性关怀意识。所不同的是 ,面对世俗人生 ,张爱玲是以俯视的眼光冷静地审视女性的脆弱与暗淡 ,体现了一种否定与批判 ;王安忆则以平视的目光热切地关注女性的成长与变化 ,表现出一种赞赏和祝福。
-
试论女性的科技参与
-
作者:
孙晓梅
来源:
中国妇运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创造性思维
科技人员
女科技工作者
理工科女大学生
女性科技人才
男强女弱
传统观
科技领域
女性自我意识
-
描述:
试论女性的科技参与孙晓梅在20世纪即将结束,人类正准备向ZI世纪迈进的时刻,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世界正在经历一场新的技术革命。面对这种紧迫的形势,中国政府把科技和教育的发展作为战略任务放在重要位置,这为女性成才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当代中国妇女如何把握住这...
-
拓女性写作天地,谱女性话语篇章---从《叔叔的故事》、《长恨歌》看王安亿小说中女性话语的建构
-
作者:
孙惠欣
来源: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叔叔的故事》
《长恨歌》
女性经验
女性小说
女性话语
王安忆小说
话语篇章
女性写作
女性文学
女性主义
-
描述:
王安忆的小说擅长通过象征、暗示等手法表现女性的人生经历及她们的内心困惑、抗争,以突现女性的价值意义。她的小说《叔叔的故事》、〈长恨歌》,从女性经验出发,以独特的叙述方式建构着女性话语,呈现出强烈的个性色彩,成功地实现了反男性叙述。
-
从1992年日本最新文学用语看当今日本文坛
-
作者:
孙树林
来源:
日本学刊
年份:
199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电脑
通信
纯文学
日本文学
随笔
连载小说
文坛
女中学生
女性文学
推理小说
-
描述:
回顾1992年的日本文坛,可谓光怪陆离,五彩斑斓,似乎很难对其整体去概括、抽象。为避免以偏概全,本文仅通过1992年日本文学最新用语,去管窥一下当今日本文坛现状之一斑。 1992年日本最新文学用语中,有这样颇为有趣的几则:“随笔复兴期”、“小说的小说”、“电脑通信连载小说”、“15岁文学”、“模拟文学”、“JR东日本广告小说”等。
-
解读现当代女性艺术家绘画中的女性形象
-
作者:
孙文娇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艺术家
绘画艺术
女性形象
现当代
-
描述:
女性形象在绘画中一直长期占据着显要的被关注的地位。在现代东西方女性艺术家绘画作品中,都以女性形象为载体,以传达女性心底最真实的世界为主题。虽然东方女性艺术家绘画作品中借鉴了西画的因素,但却显示出了与西方女性绘画不同的风格和内涵。笔者希望借助中国女性艺术家绘画中的图示特征,表现手法,图像寓意三个方面,深入分析女性形象在创作中的运用;通过与西方女性艺术家绘画作品的比较分析,探究女性艺术家如何在创作中即学习了西方现代艺术又找到了适合传统美学的、中国式的表达方式,总结创作规律与技巧,将其结合自己实际情况,更好的运
-
苏轼词中女性形象研究
-
作者:
孙晓红
来源:
延边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观
苏轼词
女性形象
-
描述:
苏轼是我国北宋时期著名的词人,历代词论家大多数以苏轼开创豪放一派为事实来评论其词学成就,但是在苏轼三百多首词中,多数是婉约词,其中又有一百八十多首涉及到女性。苏轼词中的女性形象,可以说一改“花间”词中的女性形象,是词史上崭新的女性形象。苏轼以独特的视角,全方位的描写,直接或间接的塑造了形色各异的女性形象。词作中通过各具特色的女性群象的描写,可以看出苏轼对女性的情感态度,以及对女性存在的本质、状况及价值的认识,是苏轼的女性思想的心迹坦露。 从女性角度切入,综合运用各种方法来分析苏轼词中的女性形象。通
-
近30年中国电视广告中女性形象的建构
-
作者:
孙美琳
来源:
中央美术学院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职业白领
电视广告
自我意识
清新学生
贤妻良母
魅惑女郎
女性
-
描述:
之问相互融合,最后形成一种“泛魅惑女郎”的女性形象;同时,这四类基本女性形象的形成又大致呈现前后相继的时间顺序。1因此,本文从实证考察与女性主义的角度,通过对这四种基本形象形成原因的探讨,来研究
-
女神情结与女性形象——郭沫若历史剧研究
-
作者:
孙丽娜
来源:
宁夏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神情结
郭沫若
女性形象
历史剧
-
描述:
郭沫若有着大量的文学创作和文艺批评,他的文艺批评与文学创作互相促进,逐渐形成了 其艺术世界的广博性与独特性,在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史上郭沫若研究已经成为一个非常重要 的领域。《女神》与历史剧的杰出成就奠定了他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崇高地位。学界一直从不同的 维度对郭沫若的文学作品进行研究与探讨,他的历史剧代表着中国上个世纪40年代历史剧创作 的最高成就。就郭沫若的历史剧而言,理论探讨多于对文本的审美探讨,仅就理论层面的梳理 与探讨还远不能触及郭沫若剧作的审美特质。 本文采用文本细读与审美批评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在对
-
女权主义视野下薇拉·凯瑟作品中的女性形象
-
作者:
孙晓妍
来源:
北京科技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权主义
薇拉?凯瑟
女性形象
-
描述:
美国现代著名女作家薇拉•凯瑟是美国文学史上第一位潜心描写美国中西部“拓荒时代”生活的女作家,被盛誉为“美国立国以来最伟大的女作家”。 本论文从女权主义视角研究薇拉•凯瑟的作品。凯瑟是具有强烈女权意识的作家,在她的作品中,她总是坚定有力地讴歌女性。她在女性身上所描绘的色彩大部分是明朗的、坚定的,于女性的柔和中透露出顽强的个性。这些女性通常还具备拓荒者所拥有的精神力量与人格魅力:自强不息,对恶劣的社会与自然环境有着非凡的应对能力。 薇拉•凯瑟的文学作品大多以女性为主角。在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以及作者个人经历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