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明清长篇世情小说中女性的丑怪身体
作者: 孙宏哲   来源: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明清长篇世情小说   丑怪身体   女性形象  
描述: 本文从女性主义的批评视角,结合身体诗学、心理分析等方法,深入分析明清长篇世情小说中的女性形象,通过对女性形象生理、心理、文化层次的解剖,揭示在封建宗法父权家庭中,在各种宗法礼教和道德禁忌上,女性压抑、内囿的处境以及共同具备绝望、焦虑﹑病态的特质,构成了丑怪身体群像。
“女汉子”的符号意义解析——当代青年女性的角色认同与社会基础
作者: 孙艳艳   来源: 中国青年研究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青年女性   女汉子   角色认同   时代精神   出路  
描述: 网络语言“女汉子”快速走红。这一新的女性形象符号的产生,具有深厚的社会基础,反映了社会文化、意识形态和个体话语之间的冲突和融合,透视出当代青年女性的角色认同。然而,“女汉子”群体也面临着一些困境。青年女性应合理地认知自身的角色和行为模式,社会政策也应该为女性和家庭提供支持,以帮助女性平衡家庭和工作之间的关系。
女性主义视角下乔伊斯《死者》的独特创作观
作者: 孙晓青   来源: 作家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死者》是詹姆斯·乔伊斯的代表作之一,在这篇小说中,乔伊斯设计了几位女性的形象,并且赋予这几位女性人物以强烈的爱憎意识和民族意识。在《死者》中,乔伊斯主要设置了三个女性形象,这三个女性形象都与爱尔兰民族的民族劣根性有关联,她们几乎代表了长期以来爱尔兰民族由于饱受殖民统治而形成的逆来顺受、民族怨恨以及好斗成性的几种特征。虽然小说表面上是在刻画女性,但是从深层意义上来说,小说是将女性形象与爱尔兰的民族形象相互联系在了一起,通过女性主义观点来暗喻民族特征。
祥林嫂与阿酉嫂人物形象对比浅析
作者: 覃小桐   孙梦笛   来源: 西江文艺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祥林嫂   阿酉嫂   女性形象  
描述: 《祝福》中鲁迅笔下的祥林嫂是受封建礼教迫害典型的农村劳动妇女形象。越南现实小说《熄灯》中吴必素笔下的阿酉嫂是典型的深受法国殖民及半封建统治残酷剥削的农村妇女形象。本文从两位女主人公的遭遇、性格品质及面对命运不公所做的反抗意义为切入点进行对比,探讨她们悲剧命运的共性与异性。
论韦庄词清丽疏淡的独创性特征
作者: 孙艳红   来源: 社会科学战线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韦庄词   女性化   词体特征   清丽疏淡  
描述: 词史上温韦并称,但韦庄词既有对温词的继承,更有继承基础上的发展。文章主要论述了韦庄词的独创性,从女性形象的写实性和雅化倾向、曲折婉转的自我化的抒情模式、清丽意象的运用和选词用语的纤柔之美等四个方面分析论述了韦庄词清丽疏淡的词体特征。韦庄词在整体上通过意象的转换形成了清丽的特征,保持了纤柔与婉转的女性化特点,但是在纤柔中蕴含风骨,在婉转中显现个性化的深情,使词在定型化中确立了主观化抒情的女性化特征。
论温庭筠词的女性化词体特征
作者: 孙艳红   来源: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温庭筠词   女性化   词体特征  
描述: 以温庭筠为代表的花间词派崇尚雕饰,追求婉媚,充溢着脂香腻粉气味的词风的形成,不仅是文学自身兴替嬗变的结果,更是社会发展和文化变迁的曲折映照。晚唐的时代精神和词体的自觉,加之温庭筠的人生经历,使其词呈现出鲜明的女性化特征。温庭筠的词通过对女性形象的塑造、女性化情思的婉曲表达、感官意象的直接呈现和女性化器物和空间的大量抒写,为我们展示了温词香艳绵密的女性抒情特征。温庭筠处于词定型的关键时期,其词体的女性化创作倾向直接影响了后人对词体的认知,将词体引入了以女性化特征为正宗的发展之路。
旋转的舞台:玛侬的三个歌剧肖像
作者: 高晓东   孙大鹏   来源: 歌唱艺术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咏叹调   普契尼   作曲家   大歌剧   浪漫主义小说   自然主义   女性形象   人物形象   林荫路   意大利歌剧  
描述: 在歌剧舞台上,经典的人物形象很多都来自于戏剧文学作品。多位作曲家谱写的"玛侬",无疑是音乐史上经典的女性形象之一。《玛侬》是法国18世纪作家普雷沃神父创作的一部风靡一时的爱情小说,比欧洲19世纪风靡一时的浪漫主义小说发端更早;从人物性格来看,玛侬身上流露出浓郁的本我色彩,《玛侬》也比19世纪晚期开始流行的自然主义小说更为直接和真实。
《李生窥墙传》与《离魂记》之比较
作者: 陈雅飞   孙惠欣   来源: 牡丹江大学学报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比较   主题思想   人物形象   《离魂记》   《李生窥墙传》  
描述: 中国与朝鲜半岛共处于亚洲文化圈中,有着深刻的民族文化渊源和联系,文学创作在题材上表现出了一致性。以同为婚恋题材的《李生窥墙传》与《离魂记》为例,二者在题材及内容上都表现了青年男女对爱情的追求,并且都出现了"离魂"这一情节。但是他们在主题思想、男性与女性形象以及男女地位格局上又有一定差异,表现出了中国与朝鲜半岛在不同社会背景下形成的独特的文化心理和价值取向。
论美国当代女性主义电影作品中的女性意识——以《简·爱》《蒙娜丽莎的微笑》《欲望都市》为例
作者: 孙瑜   崔娟娟   来源: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意识   电影作品   女性叙事   女性主义  
描述: 以美国电影《简·爱》《蒙娜丽莎的微笑》《欲望都市》为载体的女性主义叙事直接参与了西方女性主义运动的历史进程。《简·爱》中的女性形象直接解构父权制社会并争取女性权利,《蒙娜丽莎的微笑》中的女性力图通过张扬女性意识而成就为独立的女性形象,《欲望都市》中的女性通过多元的主体性选择而对女性自我进行多元化的欲望叙事,三者共同构成了西方女性主义叙事的艺术主流与逻辑发展。
门罗与女性主义解放思潮
作者: 孙艳琳   来源: 青年文学家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妇女解放运动   门罗   女性主题  
描述: 西方妇女解放运动在历史上的影响不只体现在社会学领域,更在文学创作中得到呼应。而在门罗的众多写作主题中,女性形象、女性命运始终是对其研究中难以绕过的主题。将二者相互对照来比较分析,将小说创作放之于更广阔的历史空间内进行考察,为解读门罗小说提供了新鲜角度。
< 1 2 3 ... 67 68 69 ... 101 102 103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