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从田边圣子作品看日本当代女性的“家庭观”
作者: 孙瑞雪   来源: 南昌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田边圣子   女性文学   家庭观  
描述: 日本当代女性文学在经历了巨大的变革之后,日本女作家的作品以独特的视角进行文学创作。田边圣子是日本战后出现的具有代表性的女性作家。其作品表现了日本新一代女性勇敢追求自我的精神。从田边圣子的文学作品中可以看出日本当代女性“家庭观”的变化,这也体现出了日本当代女性的“家庭观”。
女性视野下的中国传统剪纸艺术思想内涵分析
作者: 孙丽   来源: 青年文学家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封建礼教   文化价值内涵   男权社会   剪纸   女性  
描述: 通过运用社会性别知识,在女性学这一视角下,对中国传统剪纸艺术文化内涵进行重新阐释与分析,围绕剪纸意象中的人文内涵,探讨女性在中国古代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价值定位和发展问题,对当下女性解放自由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与启示。
兼容与超越——世纪之交湖北女性文学发展态势
作者: 孙旋   来源: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双重和谐   生存意义   平民视角   女性  
描述: 以女性意识的觉醒与确立为基础的女性文学正以从容的姿态步入新世纪,从五四时期平地崛起的女性文学,对强大的男性世界由艰难的抗争到自如的应对,走过布满荆棘的漫漫长路。湖北文坛作为创作大省,也在女性文学的衍进中发出自己的声音,并在全国文坛有不俗的成绩。面对新世纪为女性文学提供的多元与平等的话语空间,湖北女性文学将如何发展。笔者试图在粗略梳理湖北女性文学特征的基础上,探讨湖北女性文学的发展之路。
浅析《傲慢与偏见》中的女性反叛意识
作者: 孙倩   来源: 青年作家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伊丽莎白   《傲慢与偏见》   女性反叛意识   简·奥斯汀   丽迪雅  
描述: 作为简·奥斯汀的代表作,《傲慢与偏见》充分体现了作者的女性反叛意识。女主角伊丽莎白反抗世俗"金钱至上"的婚姻观,追求真爱和家庭中男女地位的平等;追求个体的独立,轻视才艺、率性而为。其妹丽迪雅虽为配角,却反叛地更为彻底,漠视世俗礼法,颠覆父权社会男子的中心理念。两个鲜明的女性文学形象全面而深刻地彰显了奥斯汀的女性反叛意识。
浅论池莉女性意识的主体削弱
作者: 孙艳丽   来源: 电影文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意识   影视改编   主体削弱   文学文本  
描述: 近年来,由于体现生活描写的细腻、情感描摹的真实、视界视角的独特,女性作家的作品逐渐成为影视剧关注的热点。文学作品的影视改编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促进文学作品的传播,但我们仔细分析对照后会发现,许多改编后的影视作品和原著有着很大的差别,尤其是一些女性作家的作品,她们的作品被改编成影视作品后,其中的女性意识和主体思考,在传统文化及男性中心文化的影响下,往往都会被抹杀掉,变成了男性审美视角下的影视作品。本文试以池莉作品《生活秀》的影视改编来分析和探讨女性文学在影视改编中女性意识主体削弱的原因。
忧伤却不绝望的写作:读迟子建的《雪山的长夜》
作者: 孙巧莲   来源: 语文月刊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额尔古纳   茅盾文学奖   力量感   文学大奖   冬夜   鲁迅文学奖   河右   迟子建   秋夜   寒风刺骨  
描述: 迟子建是当代中国具有广泛影响力的作家之一。主要作品有《雾月牛栏》《白银那》《光明在低头的一瞬》《额尔古纳河右岸》等,曾荣获"鲁迅文学奖""冰心散文奖""茅盾文学奖"等文学大奖。相较于一般女性文学的作家,迟子建的文章有些特别的力量感与厚重感,这一方面大概与她自己所生长的环境有关:她出生在中国的最北方——黑龙江漠河的北极村;另一方面与她自身的人生经历有关:她在而立之年才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另一半,而在刚尝到爱情带来的
林译小说中的女性观——以《迦茵小传》为例
作者: 孙倩   来源: 文教资料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迦茵小传》   重构   女性文学  
描述: 林纾是中国近代小说翻译界的巨擘,其译作对中国近代文学的革命,乃至中国的社会革命都有极其深远的影响.本文将主要围绕《迦茵小传》来说明林纾对女性的形象重构.
《理智与情感》中简·奥斯丁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思想研究
作者: 孙萍   来源: 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现实主义   理智与情感   浪漫主义  
描述: 《理智与情感》是一部描写英国18世纪末19世纪初英国女性的文学作品,特别体现了两位女主人公埃莉诺的现实主义思想和玛丽安的浪漫主义思想。旨在表现简.奥斯丁对浪漫主义的思维方式有浓厚的兴趣,同时又用现实主义进行创作的写作风格。
弗洛伊德与女性主义——兼论女性文学传统
作者: 孙小光   来源: 唐山学院学报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权主义   前俄狄浦斯情结   阴茎中心论  
描述: 在前俄狄浦斯阶段,母亲是儿童免受焦虑困扰的第一位保护者;在俄狄浦斯阶段,女性从小就被告知,女性身体是一切苦难的渊薮,与母亲决裂后的女性性征成为弗洛伊德阐释的中心.女权主义批评者在反对弗洛伊德的同时,却试图用其理论来证明一个强大的母系文学传统的存在.
女性文学:狂欢于“私人化”写作的坚冰上
作者: 孙秀昌   来源: 河北学刊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私人化”写作   意义   局限   女性文学   出路  
描述: 产生于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女性文学“私人化”写作,有其合法的本土语境和全球语境。它的出现,推动了文学的多元发展,丰富了文学的话语表达,更新了文学批评观念,拓宽了意义生成的空间,并具有一定的社会认识价值。但由于“私人化”写作不断向“欲望化”、“肉身化”滑落,导致了审美价值的畸变,并陷入商业操纵和男性窥视的双重陷阱,从而走向了女性解放的反面。
< 1 2 3 ... 46 47 48 ... 101 102 103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