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杜牧诗歌中的女性形象看杜牧其人
-
作者:
孙大军
来源: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形象
诗歌
杜牧
女性
-
描述:
杜牧由于其留世的女性题材诗而成为文学史上很有争议的诗人。深入探究杜牧诗歌中描写的四种女性形象,可以看出杜牧对女性的同情和悲悯,难以找到史载杜牧轻薄女性的内容。杜牧诗歌中女性形象的选择与塑造,是与其社会环境、家庭环境、个人经历以及人生态度有着密切的联系。我们理应把文学形象的杜牧向历史形象的杜牧还原。
-
两性视野下的犹太女性
-
作者:
孙宏
来源:
作家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犹太教
女性意识
男性世界
-
描述:
随着19世纪末大量犹太移民来到美国,叙写犹太移民生活的美国犹太文学逐渐兴起,其中不乏对犹太女性形象的塑造。犹太男女两性作家对其文本中的犹太女性有不同的诠释,本文试图从全面公正的角度来探讨犹太文学中的女性形象,她们的女性意识和生存境况,以消解社会对她们的种族偏见和性别歧视。
-
从神性美到人性美―浅谈金庸武侠小说中美女形象的嬗变
-
作者:
孙翔
来源:
邢台学院学报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人性美
神性美
嬗变
-
描述:
对金庸先生武侠小说中的四个女性人物形象―香香公主、小龙女、王语嫣、阿珂作比较,从她们的美的共性中分析她们不同的特点,结合金庸先生创作包括以上人物的四本著作的先后顺序,理顺出一条金庸先生刻画女性形象从神性美到人性美的嬗变轨迹。
-
藿桑与海丝特
-
作者:
孙艳
来源:
湘潮(理论版)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霍桑
海丝特
红字
女权思想
-
描述:
海丝特·白兰——追求独立自主的女性,是纳撒尼尔·霍桑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她漫长而卓绝的抗争中,不仅完成了自身的追求,而且改变了周围人们的看法和社会的世俗观念。可以说,鲜活的海丝特女性形象,正是在现实与理想矛盾中煎熬的纳撒尼尔·霍桑的投影。
-
喧嚣都市中西部女性命运的沉浮:评《都市街灯》中的女性人生
-
作者:
孙杏花
来源:
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下岗
创业
《都市街灯》
女性
-
描述:
苗馨月的长篇小说<都市街灯>从女性视角出发,以其独特的生命体验,通过诸葛萍、韩梅、柳文慧、苏香梨四位女性形象的塑造,向读者展示了都市下岗知识女性的生存环境及在面对金钱时表露出来的种种欲望.
-
霓虹灯:都市与女性的双重指向
-
作者:
孙彤
来源:
戏剧丛刊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都市
城市化
新感觉派小说
女性解放
文化背景
霓虹灯
女性主义
-
描述:
上海是一座充满阴柔气息的城市。它因为女性的存在而生动、立体、丰富;女性也是这座城市的脉搏,传达着城市生命的律动,她们是这座城市的皮肤,散发着柔软的欲望气息。上海也以其文化的开放性、多元性、丰富性为女性解放提供了一个独特的生存环境和文化背景。现代化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城市化和工业化,女性主义是城市化的产物,城市的进化给了女性文学以发展的契机。新感觉派小说和卫慧棉棉小说中所塑造的女性形象迥异于传统文化中的女性,她们是摇曳在都市上空的“夜之花”,穿梭于夜色斑斓下,起舞于灯影迷离中,
-
新时期以来民族国家话语的女性表述
-
作者:
孙桂荣
来源:
学术月刊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疏离
认同
女性
民族国家
-
描述:
现代性是一个以民族国家为框架的同质化世界的过程,民族国家对妇女问题的控制与吸纳是其权力建构的重要一环。新时期以来,随着社会文化的发展与女性主义话语的崛起,女性写作试图对此作出某种层面和某种程度上的反拨。在此期几个著名的文本里,我们看到了《人到中年》中女性人物作为民族国家主体时的突围与陷落,《水与火的缠绵》中女性与时代的裂隙与纠缠,《长恨歌》中女性游离意识形态主潮之后的边缘与暧昧,《作女》中女性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借用与超出。对这样一些有代表性的文学文化现象的分析梳理,表现出新时期以来民族国家话语的女性表述所
-
2008北京奥运 因我们的参与而精彩
-
作者:
孙央丽
来源:
农家女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运动会
北京奥运
妇女
奥运会
-
描述:
也要办一次妇女运动会,我们要以实际行动点燃奥运的激情和梦想,我们要让奥运的精神传遍村庄的每一个角落,我们要让2008北京奥运因我们的参与而精彩。
-
试论张洁小说《无字》的女性意识
-
作者:
孙北平
来源:
安徽文学(下半月)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意识
女性写作
女性主义
-
描述:
《无字》承继了张洁创作一贯的女性视角,在男性形象设置、两性关系描写及叙述形式混杂多变等方面都体现出对以往女性写作的超越,体现出中国女性文学创作的成熟走势。
-
“乐园”的覆灭:从《他们的眼睛望着上帝》和《乐园》看黑人民族主义的盛衰
-
作者:
孙薇
来源:
英美文学研究论丛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黑人民族主义
“乐园”
黑人女性文学传统
分离
-
描述:
黑人民族主义中躁动的分离主义情绪支持着黑人民众脱离白人社会,自己去寻找和建立自己的乐园。从20世纪初期的回归非洲运动到60年代黑人权力运动所主张的分离和独立无一不昭示着民族主义的乌托邦实践。他们的乐园是否能存在下去?黑人女性作家赫斯顿与莫里森在她们的作品当中预示和验证了这一乌托邦建设的成果,指出黑人民族主义运动中潜在的一些问题,否认黑人女性文学传统脱离社会现实的非政治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