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作者:孙丽,毛传清】搜索到相关结果 3 条
-
“三言”与《型世言》女性命运主题比较
-
作者:
孙丽华
来源:
齐鲁学刊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权
型世言
纲常
女性命运
三言
-
描述:
冯梦龙与陆人龙在自己的小说中都塑造了众多的女性人物,并对她们持一种赞美和褒扬的态度。但是这两位作家的小说却体现了相当不同的人生理念。在他们笔下,女子或作为不幸命运的承载者,或作为坚忍节烈的人格楷模,表现了相当悬殊的美学内涵。
-
女神情结与女性形象——郭沫若历史剧研究
-
作者:
孙丽娜
来源:
宁夏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神情结
郭沫若
女性形象
历史剧
-
描述:
郭沫若有着大量的文学创作和文艺批评,他的文艺批评与文学创作互相促进,逐渐形成了 其艺术世界的广博性与独特性,在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史上郭沫若研究已经成为一个非常重要 的领域。《女神》与历史剧的杰出成就奠定了他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崇高地位。学界一直从不同的 维度对郭沫若的文学作品进行研究与探讨,他的历史剧代表着中国上个世纪40年代历史剧创作 的最高成就。就郭沫若的历史剧而言,理论探讨多于对文本的审美探讨,仅就理论层面的梳理 与探讨还远不能触及郭沫若剧作的审美特质。 本文采用文本细读与审美批评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在对
-
鲁迅与台湾文学的关系
-
作者:
孙丽凤
来源:
辽宁师范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关系
鲁迅
因子
台湾文学
接受
-
描述:
20世纪20年代初,台湾新文学在“五四”新文学运动的影响下发生,浓重的“中国情结”成为其百年发展中存在的鲜明的特征。在探求百年台湾文学发展因由时,作为中国现代文学的灵魂人物——鲁迅,对台湾文学的发轫、发展所起到的推波助澜的作用是首屈一指的。鲁迅深邃的思想及大量的文学作品,成为台湾作家学习的标尺。鲁迅一生从未亲临台湾,却与台湾有着颇深的机缘,并在台湾引起了深刻的文化反响。台湾特殊的历史背景与政治环境,使得台湾对鲁迅的接受呈抛物线状,但是鲁迅的影响力一直是以强而深的状态存在着。大陆处于“五四”新文化运动时,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