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弱者,你的名字不叫女人:试分析莎士比亚四部戏剧中的女性角色
作者: 周颖   来源: 上海外国语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角色   莎士比亚   女性  
描述: 莎士比亚在世界文学中享有特殊的地位,许多评论家都认为他是最伟大的剧作家。他所创作出来的艺术形式并非遥离人生,充满了学究味,而是再现真实的人生,使读者产生共鸣,并间接地融入其中。在他的作品中,有着不同类型的女性角色,她们无论是农妇还是女王,都努力奋斗,争取更多的自由、权利、教育机会以及他人的尊重。 本文旨在通过分析四部莎士比亚戏剧作品中的主要女性人物,试图改变在大多数人头脑中那根深蒂固的概念——女性是软弱的。全文共分三大部分。 前言部分概括了本文研究的重点所在,并且对本文的研究方法作了简单介绍,即从社会学的
越战期间美国妇女和平运动
作者: 周启琳   来源: 浙江师范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越南战争   评价   美国妇女   和平运动  
描述: 当前国内外关于和平运动的研究中,妇女和平运动尚未得到其应有的重视。本文主要考察越战期间美国妇女和平运动的情况,将其放在美国人民及美国妇女和平运动的整个历史背景中来认识和把握,力求展现尚未引起人们足够关注的美国妇女和平运动的状况,为我们了解美国乃至世界当代妇女和平运动提供一些思路和借鉴。 本文内容分为五个部分: 一、关于美国妇女和平运动的几个问题 二、美国妇女反对越战的兴起及其原因 三、反对越战运动的斗争过程、目标和方式等
女性写作的突围——试论20世纪90年代女性文学的“私人化写作”
作者: 周昌卓   来源: 东北师范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性体验   私人经验   私人化写作   欲望话语   女性写作  
描述: 新时期女性文学以独特的思想和艺术魅力,丰富了文学的写作,推动着中国文学的现代化进程。20世纪90年代,中国女性作家更加把写作当作一种文化使命,来章显女性写作的独立意义,寻求女性的自我实现。他们深受西方女权主义理论的影响,用自觉的女性意识和女性视角来审视世界,注重“角色差别”和“性别意识”,以一种新的协作方式和话语方式来开创着中国女性文学一个自由、多元的境界。“私人化写作”的出现引起了文坛的广泛的关注,对于“私人化写作”在文坛上褒贬不一,有人认为它是现代意义上对女性文学的一种解构和颠覆,也有人对其全面否定,
吴藻词研究
作者: 周云   来源: 武汉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审美特质   吴藻词   女性文学  
描述: 清代是女性文学发展的高峰期,一时名家迭出,蔚为壮观.吴藻是其中最负盛名的女性词人之一.吴藻词是在清中叶的思想解放潮流和女性文学繁荣的时代背景下产生的.启蒙思潮兴起,引起社会观念的变迁,一方面有利于人们解除封建思想的束缚,追求个体的生命价值.另一方面,促进了妇女地位的提高,为女性文学全面繁荣的到来准备了条件.出身商人家庭的吴藻,有着卓越的艺术才华、敏感多情的忧郁气质、孤傲高洁的人格、豁达的心胸和自由叛逆的精神。 本文在论述了吴藻所处的时代背景和个性气质的基础之上,从词体审美的角度出发,详细分析了吴藻词的审美
美国黑人女性主义批评研究
作者: 周春   来源: 四川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黑人女性主义   文学传统   批评话语   本质主义  
描述: 本文是对美国黑人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思想进行的系统研究。作为当代最成熟的第三世界女性主义批评,美国黑人女性主义批评已经成为当代女性主义理论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它把性别、种族、阶级的共时性话语引入到当代女性主义批评中,从而改变了女性主义的方向。 美国黑人女性主义批评在既有的研究领域里,进行了一种研究范式的转变。在黑人研究中,黑人女性批评加入了性属的成分;在女性主义研究中,加入了种族成分;在主流学术话语中,则是以种族、阶级、性属的多重话语改变了既有的学术话语。这种范式的转变,不仅使黑人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作为一种
格氏会话含义理论在《简·爱》会话语言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 周育萍   来源: 广西师范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简.爱》   合作原则   会话准则   会话含义  
描述: 关于世界经典女性文学作品《简﹒爱》的研究可谓不胜枚举。可是从语用学的角度剖析《简﹒爱》里颇为丰富的会话含义则不多见。本文正是这样的尝试。本文首先回顾了自十九世纪以来历代文学家、文艺批评家等对夏绿蒂﹒勃朗特和她的《简﹒爱》所作出的文学研究及批评,挖掘出运用语用学理论研究《简﹒爱》的会话含义的可行性与必要性。接着,本文对Grice会话含义理论体系及其发展现状作了详细的阐述,为分析《简﹒爱》里的会话含义提供了明确的理论支持和研究工具。本文发现《简﹒爱》里有许多典型的使用间接表达的对话,表现出小说中人物往往多违背
嬗变与超越
作者: 周晶   来源: 重庆师范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90年代女性写作   诗性写作   虹影   智性写作   隐性对话  
描述: 中国传统女性文学的影响和西方外来女性意识的激发,使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中国女性文学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早在五四时期,中国女性文学在新文化运动反封建反传统的背景下,提出反对封建人伦秩序、要求男女平等,妇女解放的文学主张,出现了一大批优秀的女作家,创作出了大量优秀作品,从社会和时代的角度上进一步探讨和追求女性作为人的价值和意义。历史演进到新时期,经历浩劫之后的女性文学逐渐恢复了生机,女作家们为了反抗传统赋予女性的文化宿命而再次发出了激烈的呼喊之声,形成声势浩大的中国女性文学浪潮。建构女性叙事
女性群体的写作狂欢
作者: 周磊   来源: 西南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当代网络女性创作   明清江南闺秀创作   狂欢  
描述: 在整个中国女性文学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有两次较为突出的群体性女性创作景观:一是明清时期江南闺秀创作,一是当代网络女性创作。这两次创作景观都是在一个特定的区间内集聚了相当数量的女性从事文学创作并相互交流,进而形成一种专属于女性的创作氛围。然而,由于学界对整个古代闺阁文学创作的评价不高,加之明清江南闺秀创作在作品题材、风格上与李清照、朱淑真等名家之作并没有质的改变,而水准上又大多有所不及,因此往往被简单归为闺阁文学而未引起评论者的过多关注。至于当代网络女性创作,由于网络文学本身的新兴性与争议性,因此大部分学者也
通向自我与自我实现的旅程
作者: 周星   来源: 南京理工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黑人女性文学   艾利丝·沃克   佐拉·尼尔·赫斯顿   传承性  
描述: 佐拉·尼尔·赫斯顿是第一位以黑人妇女为主人公,并以表现黑人妇女寻求自我为主题的黑人女作家,为当代黑人女性主义文学建立了框架。著名黑人女性作家艾丽斯·沃克,在创作手法上继承了赫斯顿的风格,并通过自身对黑人女权主义的理解使其文章的思想内容得到了飞跃。近年来国内外众多文学评论家对两位作家及其作品产生了浓厚兴趣并加以评论,但在众多评论中,国内就两位作家的两部代表作《他们仰望上苍》和《紫色》的对比研究却还比较有限。本文拟从黑人女性主义批评的角度,通过对赫斯顿的《他们仰望上苍》和沃克的《紫色》这两部不同时期,不同时代
人民币上的女性人物
作者: 周传芳   周国卿   来源: 收藏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形象   机手   人民币   女性人物  
描述: 一、1960年版1元券女拖拉机手形象——梁军1960年版1元券,正面有一位女拖拉机手形象,这便是梁军(图1)。[第一段]
< 1 2 3 4 5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