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新疆墨玉地区维吾尔族成人中、重度慢性牙周炎与雌激素受体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 王东麟   吴龙   林静   赵今   来源: 医学研究生学报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慢性牙周炎   基因多态性   雌激素受体   维吾尔族  
描述: 目的由于地域、民族等不同因素影响,雌激素受体基因多态性与牙周疾病的关系尚未明确。文中探讨雌激素受体α、β多态性与新疆墨玉地区维吾尔族成人中、重度慢性牙周炎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选取2013年3-4月在墨玉地区流行病学调查并收集的97例中、重度慢性牙周炎和102例健康对照者的口腔颊黏膜细胞样本。所有研究对象均为维吾尔族,年龄18~70岁。牙周炎组纳入标准:口内至少有10颗牙可以进行牙周检查,其中包括4颗磨牙(不含第三磨牙),所有牙周炎组个体均无系统性疾病及已知可影响牙周状况的疾病。对照组纳入标准:无系统性疾病,
新疆墨玉县维吾尔族成人慢性牙周炎与维生素D受体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 吴龙   林静   王东麟   赵今   来源: 口腔医学研究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慢性牙周炎   维生素D受体   基因多态性   维吾尔族  
描述: 目的:探讨维生素D受体(vitamin D receptor,VDR)基因BsmI、TaqI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与新疆墨玉县维吾尔族成人慢性牙周炎(chronic periodontitis,CP)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3年3~4月课题组对新疆墨玉县维吾尔族进行的流行病学调查资料及采集的颊黏膜拭子样本,共纳入185例个体,包括CP患者95例和健康对照者90例,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olymerase chai
浅析媒介女性形象:当媒介女性形象置于消费主义文化背景下
作者: 林静   来源: 魅力中国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媒介   消费主义   女性  
描述: 大众传媒是社会的一面镜子,是一个引发、唤醒、塑造、强化某些文化元素和心理结构的过程。大众媒介正在乐此不彼的展示着女性形象的诉求,让受众尽情的吸允着媒介诠释的女性形象带来的乐趣,在媒介的营销策略中把"女性气质"变成了消费品。女性话语权的问题在媒介女性呈像上得以激发,然而文化消费又将进行怎样的抉择,又将如何与媒介形象有一个完美的嫁接了?
浅析媒介女性形象——当媒介女性形象置于消费主义文化背景下
作者: 林静   来源: 魅力中国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媒介   消费主义   女性  
描述: 大众传媒是社会的一面镜子,是一个引发、唤醒、塑造、强化某些文化元素和心理结构的过程。大众媒介正在乐此不彼的展示着女性形象的诉求,让受众尽情的吸允着媒介诠释的女性形象带来的乐趣,在媒介的营销策略中把"女性气质"变成了消费品。女性话语权的问题在媒介女性呈像上得以激发,然而文化消费又将进行怎样的抉择,又将如何与媒介形象有一个完美的嫁接了?
影像中的羌族女性形象分析
作者: 林静   来源: 西南交通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影像   羌族   女性形象  
描述: 羌族是在美丽云朵间游走的民族,在2008年汶川大地震后人们的视线也更多的倾注于这个有着多元独特性的民族,在历史里羌族女性曾有过至高无上的“母权”话语空间与“女神”地位,也是唯一拥有妇女节(瓦尔俄足节)的民族。但几千年的封建文化的沿袭,让社会性别规范下的两性意识根植于宏大国家叙事的意识形态里。民族文化的特殊性与神秘性,也让羌民族成为媒介新颖内容的形式呈现,而影像里的羌族女性形象往往成为民族文化里的特殊符号,对民族身份持有者与受众都形成一定的指示意义。影像本身作为一种文化产品,对少数民族女性树立与建构个体或民
天命无怨色,人生有素风:论萧丽红小说中的儒家伦理和佛教智慧
作者: 林静   来源: 杭州师范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佛教智慧   萧丽红   小说创作   儒家伦理   现代文学   文化书写   女性形象  
描述: 天命无怨色,人生有素风:论萧丽红小说中的儒家伦理和佛教智慧
边缘他者的无声抗争—解读谭恩美小说中的母亲形象及其隐喻内涵
作者: 林静   来源: 曲阜师范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母亲形象   女性主义理论   后殖民主义理论   隐喻内涵   谭恩美  
描述: 在美国华裔女作家中,谭恩美(Amy Tan)毋庸置疑地是最具有代表性的一位。1989年《喜福会》的出版,使谭恩美一夜之间成为美国文坛明星。这部小说曾跃居美国畅销书榜首达9个月之久。在第一部小说成功之后,谭恩美又相继出版了《灶神之妻》(1991),《百种神秘感觉》(1995),《接骨师之女》(2001)和《拯救溺水鱼》(2005)。在谭恩美的小说中,她十分注重描写中国移民母亲与美国女儿之间的关系以及中国和美国两种文化的冲突。此外,母亲形象和美国华裔女性的身份地位占据着谭恩美小说的情感中心。作为中国和美国社会
走出冲突——分析波特和她作品中的女权主义思想
作者: 吴龙桓   来源: 牡丹江大学学报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权主义   波特  
描述: 美国小说家凯瑟琳·安·波特不是一位多产作家,一生留下的作品不多,但是,她的绝大多数作品,都涉及到女性问题。与此同时,波特也非常热心于社会活动。尽管她坚决否认自己是个女权主义者,但这并不能否认她在女权主义发展史上的积极作用。本文试用社会性别理论,从她的生活和创作两方面来探讨她的女权主义思想和在女权主义发展史上,尤其是在女性文学和女性学科建设上的贡献。
新疆墨玉县维吾尔族成人慢性牙周炎与维生素D受体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 吴龙   来源: 新疆医科大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慢性牙周炎   维生素D受体   基因多态性   维吾尔族成人  
描述: 目的:探讨维生素D受体基因BsmI、Taq I酶切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与新疆墨玉县维吾尔族成人慢性牙周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3年4月-5月课题组对新疆墨玉县维吾尔族成人进行的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资料及采集的颊粘膜拭子样本,共纳入185例个体,包括慢性牙周炎患者95例和健康对照者90例,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法测定维生素D受体BsmI、Taq I位点基因型,通过比较两组间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的差异,探讨维生素D受体基因多态性与慢性牙周炎的相关性。结果:对照组和CP组在BsmI位点的
男性视域下的吴哥寺女性浮雕探微
作者: 林静静   来源: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性视域   女性浮雕   吴哥寺  
描述: 本文从吴哥寺神圣的宗教场域中,以男性视域即赞助人与实际雕工两种不同主体的角度,对吴哥寺外壁浮雕中的女性形象进行阐释,以期探究其形象作为宗教神性与现实世俗性交汇的隐秘内涵。
< 1 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