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论20世纪20年代乡土小说中女性形象的塑造
作者: 刘洋   来源: 金田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乡土小说   塑造   女性形象  
描述: 封建宗法社会,妇女完全没有自己的地位,她们一出生就注定此生都要依附于男人。本文从对生活在封建社会最底层的妇女形象的分析入手,深度剖析了封建社会女性处在社会底层的根本原因。
从苦难中觉悟——雪漠小说中女性形象的一次超越
作者: 刘楠   来源: 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超越   坚韧   苦难   女性  
描述: 在雪漠新作《野狐岭》中,莹儿、兰兰、月儿、豁子女人、雪羽儿、紫晓、木鱼妹是雪漠笔下典型的女性形象,她们集温柔、善良、坚韧于自身。一方面,在男权社会的桎梏下,女性自身的奴性地位和极度的贫穷状况,使得她们承受着巨大的苦难与不幸;另一方面,雪漠并非一味地书写苦难,而是让雪羽儿、紫晓、木鱼妹在爱与宗教的滋养下实现证悟,从而摆脱苦难,实现超越。
天使、魔鬼与夏娃:从二元对立角度解析《觉醒》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 刘永丽   来源: 海外英语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二元对立   魔鬼   天使   夏娃  
描述: 《觉醒》是美国女作家凯特·肖邦的代表作,被誉为女权主义文学的经典之作。作者在小说中成功地塑造了三位女性人物,她们分别代表着父权制文学作品中的天使、魔鬼和夏娃。该文试图应用结构主义二元对立理论,对小说中的三位主要女性角色进行解析,从而探索作者笔下的理想女性形象。
倔强的女人:以《献给爱美丽的玫瑰》女性形象为例
作者: 刘晓英   来源: 中学生导报(教学研究)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本文试图通过分析威廉姆.福克纳的小说中爱美丽的形象以及性格特点,展示了倔强和脆弱的南方没落淑女形象。失去了自己的父亲,爱美丽对生活失望,因此撤退到她自己的世界里;失去了爱人的爱,她对现实绝望,以至于用毒药毒死爱人;失去了爱人的生命,她保留尸体,更甚至与尸体同床共枕。这些令常人无法想象的选择使得她虽生犹死,而这一切看似无奈的结局却与她的形象性格中的倔强因素密不可分。
女性生存的悲歌——苏童与福克纳作品中女性形象比较研究
作者: 刘娟   卜立进   来源: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悲剧之源   悲剧命运   妇女观   女性  
描述: 苏童和威廉·福克纳在各自文学创作中都细致而深刻地刻画出了女性的成长、爱情以及结局之悲剧。但在女性悲剧命运之源的理解上,福克纳着重批判美国旧南方奴隶社会的清教传统、父权制文化以及南方妇道观对女性的戕害,而苏童更关注女性自身的弱点,着重刻画潜伏于人类内心深处固有的文化结构和心理背景,不过二人对女性悲剧命运的体察、关注和同情却体现出了他们相似的人道主义立场和相同的对弱者的人性关怀。
从反传统女性形象看艾丽斯·沃克的妇女主义:以《拥有欢乐的秘密》为例
作者: 刘娜   来源: 芒种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塔西   艾丽斯·沃克   《拥有欢乐的秘密》  
描述: 艾丽斯·沃克是当代美国著名的诗人、小说家和社会活动家。她是一个黑人后裔,她的小说中都是表现黑人妇女为争取妇女自身权利而奋斗为主题。代表作品有《紫色》《父亲的微笑之光》。其中《紫色》获得了普利策奖,并被改编成同名电影。她的小说不仅记录了黑人妇女的生活,对于黑人语言和运用也作出了贡献。《拥有欢乐的秘密》这部小说就是通过黑人妇女受割礼这件事情展开的,将非洲传统给妇女带来的深重灾难做了批判。
浅析围城中女性的性格特征
作者: 刘晓静   来源: 小品文选刊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爱情观   性格特征   人生观   女性形象  
描述: 围城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巨著,是大文豪钱锺书先生唯一的一篇长篇小说,小说塑造了鲍小姐,苏文纨,唐晓芙,孙柔嘉四个性格各异的女性形象,以的爱情观为出发点,对四个女性进行了诠释,从她们与主人公方鸿渐的情感纠葛中,可以窥见她们的性格特征,从而反映了在西方思想文化冲击下女性的转变。本文着重对这四位女性的不同性格特征进行深入分析和探究,剖析性格对她们的人生观和爱情观所造成的影响。
析唐代敦煌壁画中女性供养人形象的审美特征
作者: 刘高阳   来源: 宿州学院学报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敦煌壁画   女性形象   供养人  
描述: 敦煌地区在唐代经历了三个不同的政权——初唐盛唐的唐王朝统治时期、中唐的吐蕃统治时期、晚唐的归义军统治时期。随着政权的交替,敦煌壁画中女性供养人形象亦展现出不同时期的艺术特色:初唐时秀丽、盛唐时丰韵、中唐时秀丽、晚唐时雍容。为探究唐代敦煌壁画中女性供养人的审美特点,以时代发展为线索,深入分析女性供养人形象的造型、服饰、妆容特点。究其原因,是多教并存的社会开放风气、绘画的功能和西方文化的传入对唐代女性形象审美产生了具体的影响。
东方女性的形似与神异——论林黛玉和雪子形象的异同
作者: 刘建房   来源: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异同   雪子   林黛玉   女性形象  
描述: 林黛玉与雪子是中日文学中经典的女性形象。她们在相貌、才情、性格以及对爱情的态度等方面具有相似性与相异性。作为男性作家理想的女性形象,两者对待爱情、生活的反叛方式和各自的命运结局表现出形似与神异的特点。解读两位女性不仅有利于深入理解两位女性形象的性格特征,而且还利于从中发现中日文化的民族差异性。
浅谈丁玲作品中的女性意识及转变
作者: 刘明   来源: 北方文学(中)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意识   丁玲   女性形象   转变  
描述: 丁玲是一位致力于女性文学创作作家,她的作品由内而外散发着独特的女性意识和鲜明的个人主义。本文着重从女性意识视角,通过对《梦珂》《莎菲女士的日记》《阿毛姑娘》《我在霞村的时候》四部作品的解读,阐述女性形象的魅力及女性意识的不同和转变。
< 1 2 ... 19 20 2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