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论凌叔华小说创作手法兼及女性形象的意义
作者: 王乃芳   刘芳坤   来源: 现代语文(文学研究)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价值判断   诗情画意   凌叔华   新与旧   悲情  
描述: 在五四女作家中,凌叔华作品不多,然而因其成熟的技巧和敏锐的观察能力,其成就却不低.以小说为例,体现在三个方面:诗情画意之下有悲情;女性形象新与旧的对照;作者议论的隐藏与价值判断的显现.从这三个对照中表现了过渡时期中国女性生活的真实状况以及作者小说创作的技巧.
从爱伦坡的《椭圆画像》看女性的边缘地位
作者: 刘玉梅   韩朝旭   来源: 时代文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边缘地位   叙事角度   精神缺失   女性形象  
描述: 本文从叙事角度和女性形象入手,分析爱伦坡的短篇小说<椭圆画像>,从中得出结论,该短篇小说是以男性叙述为中心的,女性的头脑和身体几乎是全然缺席的,也是失声的,没有话语权的,这也是受当时社会大环境所影响的.
类型、典型、迷思与女性影像形象
作者: 刘进   孙抒彦   来源: 电影文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迷思   典型   建构认知   女性书写   类型  
描述: 在影视剧中,我们常常看到类型性和典型性的女性影像形象,却难以看到迷人的女性影像形象。类型性和典型性女性形象,往往使影视作品的娱乐和教育启迪功能分离且审美缺失,而迷思性的女性形象,则有望将娱乐、启迪和审美合一。不拘泥于类型化和典型化,建构认知迷思,塑造迷思性的女性形象,不失为女性影像形象塑造的一种策略。
不同的视角,不同的形象
作者: 刘玉梅   张伟   来源: 山花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虎妞和郝思嘉是文学名著中个性分明的人物。她们在事业上都能干泼辣;在爱情上都不同于传统女性形象,都不甘于命运的安排,是主动出击者;对于各种教条,她们都可以不以为然,做出离经叛道
浅谈初中语文教材的二次利用策略
作者: 李光   刘伟   来源: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中学教研版)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分析能力   《我的叔叔于勒》   《蒲柳人家》   初中语文教材   《故乡》   女性形象   利用策略   阅读教学  
描述: 一、阅读教学中语文教材的二次利用策略1.选取同题材的课文进行类比,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如在《蒲柳人家》的教学中,把该篇同《故乡》和《我的叔叔于勒》结合在一起分析,让学生在探究中明白:三篇课文中都塑造了泼辣的女性形象,但其泼辣又各具特色,如一丈青大娘泼辣中显质朴、痛快、豪放、正义,是个顶天立地的女子
从生活伴侣走向性伴侣
作者: 王美花   刘俊   来源: 青年文学家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性伴侣   女性观   生活伴侣  
描述: 《围城》与《废都》都有一种明显的男性视角。他们笔下的女性形象各有不同,前者描写了一系列知识分子女性形象,后者则描写了一系列情欲女性形象。截然不同的女性形象折射出钱钟书与贾平凹的女性观从生活伴侣走向了性伴侣。
“精神的幸存,是我同胞赖以幸存的全部”:由《紫色》谈艾丽丝·沃克的女性主义观
作者: 刘媛媛   沈宁   来源: 语文学刊(外语教育与教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解放意识   艾丽丝·沃克   女性主义  
描述: 《紫色》是美国著名黑人女作家艾丽丝·沃克的代表作,堪称是一部对黑人女性勤劳、善良、坚忍及不屈不挠精神的赞美之歌,本文力图通过分析作品中的几位女性形象剖析作者蕴藏于其中的女性主义幻想及其创新自治精神。
潘金莲:靓丽外表下的多重性格
作者: 刘小玲   李文博   来源: 时代文学(下半月)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报复中有怜悯心   《金瓶梅》   狠毒   潘金莲   反抗社会  
描述: 从《水浒传》到《金瓶梅》,潘金莲都是女人中的花魁,那一副好皮囊羡煞了多少女人,迷倒了多少男人。在西门府里,她是狠毒的、报复的,敢于大胆反抗社会的有多重性格女性形象。
浅析《国风》爱情诗中的男性百态
作者: 殷梅   刘增月   来源: 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性性格   国风   爱情诗  
描述: 《国风》是我国古典文化中的一块瑰宝,而婚恋诗是其中大放异彩的部分。婚恋诗中塑造了多姿多彩的女性形象,文学评论者对此作了深入的解析。但作为婚姻的另一个主角——男性,很少有人提及和研究。这种情况势必会影响我们对作品的把握和理解。本文试图对《国风》爱情诗中男性的性格特征作简单剖析,以期对男性主人公的概貌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从生活伴侣走向性伴侣——论《围城》与《废都》女性观的演进
作者: 王美花   刘俊   来源: 青年文学家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性伴侣   女性观   生活伴侣  
描述: 《围城》与《废都》都有一种明显的男性视角。他们笔下的女性形象各有不同,前者描写了一系列知识分子女性形象,后者则描写了一系列情欲女性形象。截然不同的女性形象折射出钱钟书与贾平凹的女性观从生活伴侣走向了性伴侣。
< 1 2 3 ... 15 16 17 18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