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对《可可西里》中的一场女性缺席谈话文化解读
作者: 刘顺   贺闱   来源: 电影文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知识型   叙述期待   女性想像  
描述: 《可可西里》是难得一见充满男子汉情怀的作品,作为影片叙述事件参与者和目击者的“记者”的“女友”是一个颇为值得关注的缺席女性形象。“女友”在影片中的缺席,在某种意义上是女性主体性地位缺失的一种暗示,女性需要在男性的叙述中存在。
晚清女诗人刁素云诗作“德”之表征论
作者: 贺闱   来源: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刁素云   诗作   传统道德   表征  
描述: 刁素云的诗歌表现出对传统"妇德"与"母德"意识的自觉表现和遵从,明确显露其创作的"德"之表征。通过对刁素云诗集《红薇阁诗草》细致的文本解读,即可了解"德"是认知其生平经历和诗歌创作的关键词,组诗《春闺十二咏》更是典型具有不涉艳语的悱恻情致。刁素云及其《红薇阁诗草》所呈现出的"德"性色彩,与明清江南女性创作的总体风貌不尽相同,亦为更为全面、切实地识见中国女性文学的历史面目提供管窥之机。
真切文字蕴情性:晚清女诗人刁素云及其创作简论
作者: 贺闱   来源: 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刁素云   真实   传统道德   《红薇阁诗草》  
描述: 晚清女诗人刁素云的诗歌创作,存在较为明显地遵循"妇德"与"母德"意识的现象,在描写自身生活和日常情境的文字中,表现出作者对传统道德的接受及所受之影响。这一特点在她的诗集《红薇阁诗草》中有着具体而深刻的体现。题材内容方面,刁素云的诗作主要围绕平常的家庭生活展开笔触,思夫与教子主题占据一定的比重;同时,其作品呈现出温柔敦厚、含蓄的艺术风格。与柳如是、吴藻等女性作家所着力表现的个性独立和精神自由不尽相同的是,刁素云及其《红薇阁诗草》具有浓重的德性色彩,展示出明清女性文学发展真实而丰富的格局。
阴阳越界:論《三言》人鬼恋故事之意涵
作者: 刘顺文   来源: 有凤初鸣年刊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以死观生   人鬼恋   越界   女性形象   三言  
描述: 本文以《三言》的五篇人鬼戀故事为讨論中心,首先提出「万物有靈」、「靈魂不死」,和「心理时间」建构意义世界的观念,为人鬼戀故事的思想源流之一,进而探究此故事類型的传承与发展。女性作为文本内的行动决策主体与文本外的意义形构主体,其形象投射出男性内心追寻的理想,以及商业社会重利轻义的倾向。笔者归纳越界主体的特殊性有四:一、在空间和个性上均表现积极主动,二、呈现向阳与向上的单向移动性,三、内外兼备,为男性欲望的想像折射,四、鬼的形貌及其他特质与生前如一。阴阳越界的歷程,是人们寄托理想的心理反映,虽然不能维持长久,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