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韦瑟罗尔与菲尼克斯:形象内涵及塑造方式之比较
作者: 刘畅   来源: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叙事学   菲尼克斯   韦瑟罗尔   人物形象   女性主义  
描述: 韦瑟罗尔和菲尼克斯是美国南方女性作家凯瑟琳·安·波特和尤朵拉·韦尔蒂笔下的两位老年女性形象,丰满而又富有个性。本文以叙事学相关技巧为背景,横向比较了波特和韦尔蒂在叙事话语、聚焦模式以及叙事空间等角度的异同点,并从女性主义的角度进行了两部作品的主题分析,纵向比较了两位奶奶的人生经历和个性特征。人物塑造方法必然深化作品主题,本文从而得出结论:虽然两位奶奶生活在截然不同的背景和环境中,她们却经历了相似的沉痛与苦难,她们在人生长河中所表现出的坚韧和顽强值得所有人敬佩。
论安娜·卡列尼娜的人物形象
作者: 刘畅   王艳   来源: 中国校外教育(美术)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悲剧形象   形成原因   独特个性  
描述: 安娜·卡列尼娜是19世纪俄罗斯文学巨匠托尔斯泰笔下最富有魅力的女性形象,她以内心体验的深刻与感情的强烈真挚,以蓬勃的生命力和悲剧性命运而扣人心弦,是具有资产阶级个性解放特征的悲剧形象.本文从当时的社会环境、道德秩序和她独特的个性入手,分析了其悲剧的产生、发展以及最后形成的原因.
郭沫若抗战史剧女性形象两题
作者: 刘畅   来源: 郭沫若学刊 年份: 199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如姬   婵娟   聂政   战史   女性悲剧   信陵君   郭沫若   屈原   女性形象   史剧  
描述: 对女性形象的偏爱是浪漫主义作家创作的一个显著特征,郭沫若作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者,其创作也鲜明地体现了这一特征。在他早期的诗歌中,他把女性作为一种芬芳、圣洁、完美的象征,赋予她们超越性别之上的鲜明的社会理想——“女神”;在小说中,他则从人生的潦倒和困顿的境遇中去体味女性的纯洁和青春的活力,充满了世俗的人情味。这两类作品中的女性形象都反映了郭沫若对光明对理想的追求和对人性
浅析《千只鹤》中女性人物的敬语使用
作者: 刘畅   来源: 科技视界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千只鹤》   社会地位   日本女性   敬语  
描述: 本文以川端康成的小说《千只鹤》为中心,简述日语敬语的历史变迁,阐明现代社会日语敬语的变化趋势,搜集这一文学作品中女性人物的敬语使用例,分析主要人物在作品中的角色定位,探究她们使用敬语的心理状态,从而理清作品中主要人物的社会关系,明确日本女性对日语敬语的使用与其社会地位的联系。
李特特“化缘”度晚年
作者: 刘畅   来源: 共产党员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妇联主席   共产党员   革命者   晚年   妇女运动   李富春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国务院副总理  
描述: 她的父亲李富春曾是国务院副总理;母亲蔡畅担任过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妇联主席;舅舅是著名的中共早期革命领导人蔡和森;舅母是我国妇女运动的先驱、中共最早的女共产党员——向警予。从小成长在这样一个革命者之家,李特特的人生非同寻常。
晚年李特特:一心做点有益事
作者: 刘畅   来源: 老年世界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妇联主席   共产党员   晚年   妇女运动   李富春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国务院副总理   蔡和森  
描述: 她的父亲李富春曾经是国务院副总理,母亲蔡畅担任过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妇联主席,舅舅是鼎鼎有名的中共早期革命领导人蔡和森,舅母是我国妇女运动的先驱、中共最早的女共产党员向警予,从小生长在这样一个革命之家,李特特的人生非同寻常。
谢觉哉的苏区反贪故事
作者: 刘畅   来源: 环球人物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父亲   专家学者   毛主席   反贪故事   中国司法   法律思想   苏区   谢觉哉  
描述: 谈起谢觉哉,很多人恐怕已经记不清他的相貌,甚至不知道他曾经做过哪些事;稍微熟悉点历史的人,知道他是“延安五老”之一,曾经在毛主席身边工作。而在中国司法界,很多专家学者至今还在阅读谢老的著作,研究他的法律思想。 谢觉哉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杰出的社会活动家,优秀的共产党员,人民司法制度的奠基者之一。他在中央苏区担任中央工农政府秘书长、内务部长时,就起草过《劳动法》、《土地法》和《婚姻法》等。新中国成立后,他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内务部长、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全国政协副主席等职,并在党的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寻觅女性救赎之舟:张洁作品中女性意识之评析
作者: 刘畅   来源: 文学界(理论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权中心话语   两性关系   女性意识   张洁   女性文学  
描述: 从《爱,是不能忘记的》到《无字》,张洁的作品中始终贯穿着强烈的女性意识。作为新时期崛起作家中创作特色最为鲜明、创作内涵最为深厚的作家之一,无论是其创作的成就、意义以及不足,都足以使其作品成为中国女性文学的里程碑。本文试图从女性意识、两性关系、婚恋观念及女性自身的发展等方面探讨张洁作品中的女性意识及其关于女性命运的思考。
从真诚到怀疑:张洁的嬗变——兼及其对女性文学的贡献
作者: 刘畅   来源: 重庆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从真诚到怀疑   张洁的嬗变   女性文学  
描述: 在社会意识形态中心话语的影响下,张洁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写下了一批不乏歌颂、赞美之词,并带有强烈理想主义色彩的关注政治历史伟大进程的小说,到20世纪80年代后期,面对社会转型,她的创作更多从现实出发,转向了以关注当下、关注生存质量为重点,扩大了社会批判题材,告别了理想高歌的文本模式,完成了“从真诚到怀疑”的叙述立场的嬗变。张洁对女性文学做出了自己的独特的贡献。
《傲慢与偏见》中女性主义思想解读
作者: 刘畅   来源: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简·奥斯丁   傲慢与偏见   女性主义  
描述: 18世纪后期到19世纪初期的英国女性文学开始以女性的视角表达女性情怀.简·奥斯丁作为那个时代的女性主义启蒙者和倡导者,在其作品<傲慢与偏见>中成功地塑造了具有时代反叛精神的女主人公形象伊丽莎白.奥斯丁首次尝试探讨了妇女的处境和地位,主张妇女人格独立和平等权利,表现出进步的思想.她对女性主义的关怀无疑为整个女性文学的发展作出了开拓性的贡献.
< 1 2 3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