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栏目分组
关键词
试论维多利亚时代的女性文学
作者: 刘晓文   来源: 复印报刊资料(外国文学研究) 年份: 1989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试论维多利亚时代的女性文学
建立女性的“神话”(论维多利亚时代的女性文学)
作者: 刘晓文   来源: 复印报刊资料(外国文学研究) 年份: 1989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建立女性的“神话”(论维多利亚时代的女性文学)
自由意识、宗教人文主义、悲惨潜质:试论维多利亚时代的女性文学
作者: 刘晓文   来源: 暨南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自由意识  
描述: 引言:说明论题及范围 第一部分:从历史与文化的角度,分析英国维多利亚时代女性的社会地位,阐明英国女作家群体出现的历史性。 第二部分:从维多利亚女作家对自我世界的探索和对外在世界的开拓等四方面.论证维多利亚女性文学主体意识的确立。 第三部分:分析维多利亚女性文学中具有人文主义精神的道德伦理观,和它的宗教色彩.探讨这种宗教人文主义文学产生的原因,并作价值判断。  第四部分:通过分析论证维多利亚女性文学主体意识的失落,阐明它的潜在的悲剧特质.挖掘这一悲剧的社会根源。 结语:概括小结维多利亚女性文学的特点
自由意识·宗教人文主义·悲剧潜质——试论维多利亚时代的女性文学
作者: 刘晓文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描述: 自由意识·宗教人文主义·悲剧潜质——试论维多利亚时代的女性文学
西方女性文学的道德情境及其文化体认
作者: 刘晓文   来源: “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研究方法新探讨”学术研讨会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西方女性文学   宗教情结   道德情境   叙事伦理  
描述: 本文以西方情境道德理论为逻辑起点,试图阐明西方女性文学所体现出的道德情境的具体性和复杂性:即道德之善与人生幸福、道德反思与道德自律、自我存在与性自由、和谐情愫与反乌托邦、矛盾身份和话语道德等,并进一步分析指出,西方女性文学所展示出的道德情境,体现了女作家们的宗教道德情结。事实上,很多西方女性作家在其创作中都体现出了宗教与道德伦理的双重维度。
妇女小说家和文学市场——十八世纪英国女性文学兴起探微
作者: 简·斯潘塞   刘晓文   来源: 新疆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199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伊丽莎白   斯潘   书信体小说   小说读者   妇女作家   小说家   英国女性文学   十八世纪   史密斯   文学市场  
描述: 本文译自英国爱丁堡大学英国文学讲师简·斯潘塞1986年出版的《妇女小说家的兴起》一书。本译文是此书第一章第一节的部分内容,题目为译者自拟。因考虑到内容的相对完整性和篇幅,译时作了些删减。英国女性文学成就巨大,在欧美大陆是罕见现象。本人曾在攻读硕士学位时对英国19世纪文学作了较深入系统的探讨研究(见1989年《人文杂志》2期拙作《试论维多利亚时代的女性文学》)。简·斯潘塞的这本书对英国18世纪女性文学作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本人拟翻译其中的探讨英国女性文学兴起原因的一小部分。
角色·意识·小说家──十八世纪英国女性文学探源
作者: 简·斯潘塞   刘晓文   来源: 新疆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家庭生活   女主人公   中产阶级妇女   短途旅行   麦尔维尔   妇女作家   小说家   英国女性文学   十八世纪   未婚女子  
描述: 角色·意识·小说家──十八世纪英国女性文学探源
< 1 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