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作者:刘思谦】搜索到相关结果 3 条
-
“性别视角下的文学文本解读”笔谈:女性文学中的父权制解读
-
作者:
刘思谦
来源: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父权制
文本解读
社会文化
西方女性主义
性别视角
女性文学
文学研究
文学文本
-
描述:
主持人语:在以往有关文学研究方法论的研讨中,我们根据阐释学的视角理论和西方女性主义有关人的自然性别与社会文化性别理论,提出了文学研究的性别视角问题。视角作为一种阅读阐释文本的角度,关系到对文本意义的发现和阐释,关系到阅读者、阐释者能够从文本中看到什么和对什么熟视无睹、视而不见。作为一种文学研究的方法论,性别视角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就在于作为个体的一个个女性或男性都既是一定民族的、阶级的人,同时又是有性别的人,而性别在绵延几千年的父权等级制社会里,形成了一整套严密的以自然性别为基础的男主女从、男优女劣的社会文
-
生命与语言的自觉
-
作者:
刘思谦
来源: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生命
主体性
语言
女性散文
-
描述:
20世纪90年代女性散文,主体性是其思想理论的凝聚点.生命与语言的双重自觉,是女性主体性的起点.90年代女性散文基于对生命与生命的相关性和珍爱、尊重生命价值的自觉,在总体倾向上表现出对主体间性的理论自觉,表明世纪之交的中国女性已经走向一个独立和完整的主体性女人.这是女性文学一百年来关于人是什么和我是谁的追问一个大幅度的跨越.
-
生命与语言的自觉——20世纪90年代女性散文中的主体性问题
-
作者:
刘思谦
来源: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生命
主体性
语言
女性散文
-
描述:
20世纪90年代女性散文,主体性是其思想理论的凝聚点.生命与语言的双重自觉,是女性主体性的起点.90年代女性散文基于对生命与生命的相关性和珍爱、尊重生命价值的自觉,在总体倾向上表现出对主体间性的理论自觉,表明世纪之交的中国女性已经走向一个独立和完整的主体性女人.这是女性文学一百年来关于人是什么和我是谁的追问一个大幅度的跨越.